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和平發展是兩岸共同堅持的不變路線
2014/11/27 14:06:07瀏覽28|回應0|推薦0
    從去年10月在印尼舉行APEC「蕭習會」倍受世人矚目外,中華民國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首席官銜身分會面,更是兩岸關係的重要里程碑。緊接著今年2月,中華民國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訪問中國大陸,創下兩岸主管官署官員首度在中國大陸會面的歷史紀錄,6月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如約回訪臺灣,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更增添正向的能量。這些都是兩岸人民高度期待與肯定的事情,也深深具有「由經轉政,由易至難」的轉折關鍵,意謂著兩岸關係已由過去「淺水區」走向「深水區」。

    然而,不得不面對的是,過去這一年走向「深水區」的兩岸互動初期,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干擾亂流,先是太陽花學運,使得原本平穩發展的兩岸關係受到制肘。雖然各種民調顯示,社會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速度與幅度有些疑慮,接著馬英九總統力圖11月在北京亞太經合會上促成馬習會的歷史意義,很可惜,遭受挫敗而破局。馬習會破局後,中國大陸習近平主席在接見來自中華民國訪問團時又拋出「一國兩治」,而馬總統在雙十國慶演說時又公開呼籲中國大陸應走向民主憲政並肯定香港的民主運動,結果中國大陸國台辦又立即以「勿說三道四」回應。這一來一往之間,兩岸似乎又回到過去乎相拋出負面訊息的口水戰時期,如果這種負面情形不斷發酵下去,絕對不利兩岸關係的正向與和平發展。


    兩岸關係的正向和平發展得之不易,此時正在旭日東升卻被烏雲遮蔽,籠罩陰霾,六十年來關係最好的兩岸歷史成就是否已經走到盡頭?是否會倒退?這不僅使得有心促使兩岸正向和平發展之士憂心忡忡,更非兩岸人民之福址。事實上中華民國國內幾次民調皆在在顯示,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眾已達七成以上,充分說明和平發展路線方向正確,深入人心。正如中國大陸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前在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所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方向是正確的,前景是光明的」。


    基於兩岸人民的共同福祉,我們認為這一年來的不順,何不以兩岸交流進入深水區,必然要經歷調整期,不須要以這一年的不穩定而悲觀地認為,兩岸關係已然退却或走向政治對立。但這些影響兩岸關係的亂流與陰霾,也不能忽視。兩岸雙方仍共同堅持,兩岸和平發展是不變的主軸,如此就無須被弦外雜音干擾和平發展的主流,並且更應該以實際行動將兩岸關係拉回和平正向發展的方向。因此,兩岸領導人必須穩住腳步,避免演變為意氣之爭,應已大智慧重新修正、調整彼此的做法。


    兩岸和平發展之趨勢早已不可逆轉,但兩岸關係仍然是不可能一路穩定地高速前進,面對當前情勢,兩岸關係應該是進入了盤整階段,只要堅持正向的方向不變,整理之後再行出發也是兩岸之福。如果雙方不堅持正向發展的主軸而停滯不前,兩岸關係勢必引起到退之虞,問題必然逐一出現,層出不窮。因此,雙方不可錯誤或惡意負面解讀對方的動機或談話,要易位思考,多點同理心,了解對方的難處,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


    事實上,馬英九總統兩岸和平發展的主張從未改弦易轍,一再強調服貿、貨貿及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重要性,持續推動兩岸和解制度化,希望能夠有利於化解敵對思維,拉近兩岸人民心理距離,累積政治互信與好感並促進兩岸雙贏。如果,雙方能借由各種機會釋放善意,讓彼此感受到增進兩岸關係的真誠,才是兩岸人民共同福祉的提升。如果雙方可以適時地達成建設性的共識,如中國大陸協助臺灣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擴大開放陸生來台就學、陸客中轉、甚至讓已然破局的馬習會另有轉機可能,創造意外之喜的具體成果,是必將緩和不穩的兩岸逆流。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937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