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大陸禁奢令對藝文活動的影響
2014/10/16 08:58:29瀏覽41|回應0|推薦0
    習近平主政之後,在中國大陸吹起了一股簡約風,2012年末和2013年初,中國大陸中央和地方連續推出「8項規定」和「6項禁令」,2013年12月,中國大陸中央和國務院辦公廳更頒佈了《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這些統稱為「禁奢令」政策出爐,使得中國大陸各黨政機關、國營企業在為人詬病的「三公消費」(也就是公款接待吃喝、公費出國、公務車購置與開支)惡習方面開始有所收斂。而這股簡約風,也吹到了藝文娛樂界,一紙《廣電總局關於加強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一般稱為「限娛令」),讓影視娛樂業繃緊了神經,深怕這紙禁令讓紅火的電視節目瞬間蒸發、頓失商機。可以這麼說,中國大陸由於政府推動限娛令、禁奢令,使得商業的娛樂活動和一般的藝文展演,包括電視、劇場、樂團等行業領域,均受到程度不一的衝擊,雖不至於哀鴻遍野,卻也造成許多政策「災區」,亟待中國大陸政府予以關注。

    中國大陸藝文娛樂界過去十幾年逐漸繁榮的光景,主要得力於幾個面向:一、政府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編列預算,贊助大大小小的展演活動。二、民眾消費能力大幅躍進,無論收視媒介的普及或者觀賞意願的上昇,使得市場買氣與商業贊助居高不下。三、人才備出,無論是專業的商業演出者,或者是業餘的素人藝術家,都能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甚至風靡追捧,一夕成名。四、引入境外的通俗娛樂文化,以臺灣、香港、韓國或者歐美為主,尤其是臺灣,已經凌駕港、韓之上,在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或偶像劇領域有著穩固地盤。然而,熱門的商業演出或影視光環,雖然造就了明星效應與可觀商機,卻也因為若干個案,包括演藝界的潛規則、紙醉金迷或價值觀錯亂,形成了對社會不良的影響。因為負面教材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或許就是中國大陸官方要揮出重拳,以禁奢令、限娛令等方式整頓演藝界亂象的理由。

    然而,這種手法卻也使得廣義的藝文活動受到波及,根據中國大陸演出行業協會在今年6月公布的「2013中國大陸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 2013年表演市場總經濟規模為463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下降多達9%,這幾乎就是將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數字改為負數,可說是藝文活動市場十餘年來首度面臨衰退景象。根據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影響所及,舞蹈產業、傳統戲曲及交響樂市場均屬「重災區」,不僅有上萬家演藝企業瀕臨倒閉或停業窘境,甚至延燒到展演市場的節目創意設計、布景道具製作行業,甚至與劇組訂購盒飯有關的餐飲業,都受到牽累。事實上,這也突顯出中國大陸的藝文活動,以往過度仰賴公部門的經費預算支撐,缺少市場經營意識,更直接地說,從業人員享受著來自社會集體的養分,卻缺乏觀察時勢、自謀出路的危機感。

    藝文活動,尤其是脫離通俗文化領域的藝文活動,較缺乏商業市場的資金灌注,固然別樹一格,卻也因為小眾市場的規模不足,經常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所以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扶持和補助。如今,中國大陸的禁奢令一把火點燃,猛烈延燒,殊不知藝文界苦心經營的演出班底、基本觀眾(聽眾)以及展演環境,就直接遭受到了波及。這也就是中國大陸學界或者網友評論的,中國大陸的政策,經常矯枉過正,為了杜絕官員的奢侈歪風,卻讓升斗小民無辜遭殃。為了貫徹禁奢令,卻對多年辛苦營造起來的藝文氛圍,重重打擊。尤其當前中國大陸正在反思追尋傳統文化、改進社會風氣之際,最具備洗滌人心、昇華品質的藝文活動,卻被一紙禁奢令給折騰到不知所措,這應該是大陸官員始料未及的結果吧。

    不過,危機也是轉機。既然賴以維生的活水斷了源頭,藝文界就要另謀生計。就好像企業界面臨外界挑戰必須轉型或升級一樣,必須注重藝文活動所能帶來的市場效應,形成一種產業鍊甚至可觀的產業結構,從強化市場調查做起,加上行銷策劃的元素,建立起專業化、差異化的形象,進而培養忠實的群眾班底,這麼一來,藝文活動才能做大、做久,逐漸大眾化。當然,如果中共政府能夠察納雅言,將禁奢令做些調整,把端正社會風氣、提高人民素養的藝文活動,和奢侈浪費的公家行為予以區隔,用正向的思考,繼續給予基層藝文工作者關心和補助,讓他們的創作成就能夠成為社會的標竿或良心,引導社會善良風氣,如此才能收標本兼治的效果。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822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