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應大陸商業模式改變,大陸臺商經營新思維
2014/09/30 08:45:53瀏覽30|回應0|推薦0
近年來大陸經濟的崛起,加上歐美實力的下滑,大陸的「十二五」規劃,由以往的出口投資導向,逐步轉型為「擴大內需」的經濟結構。加上大陸整體的商業模式已經發生改變,這給予了臺灣服務業登陸卡位,創新經營思維以及透過大陸龐大的市場來幫助臺灣服務業發展和脫胎換骨的機會。

早年,因為需要臺商及外商的資金、技術與產生的就業機會,因此對於境外企業給予諸多禮遇。但現在對於境外企業可能違反大陸相關法律規定的作為,執法機關現在逐一採取取締行動,即便如葛蘭素、微軟、高通、賓士這樣的跨國大企業都無法倖免。這些過去像天之驕子的外資大廠,卻受到如此對待,說明大陸社會對外國事物的態度發生改變,民眾也不再首選外資大廠上班。

上海資深臺商表示,臺商要守法,大陸政府對商業活動採主動監管,尤其是大陸法令法規往往比臺灣嚴格,很多臺商常會忽略這一點,以為有關係就行得通,事實上「打擦邊球的時代過去了」。如今年8月2日發生昆山臺資中榮金屬工廠發生粉塵爆炸,造成75人不幸罹難、185人受傷的重大傷亡事件。該公司董事長吳基滔等人,7日遭當地公安以涉嫌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正式刑事拘留。這顯示,大陸己經收起過去為歡迎臺商鋪的紅地毯,想繼續留在大陸市場發展,必須遵守中央的法律和法規。

今年是臺商不平靜的一年,先是4月寶成鞋業集團旗下的東莞裕元鞋廠爆發3萬人大罷工,5月面臨越南排華暴動,臺商遭受池魚之殃,以及8月中榮金屬工廠發生粉塵重大爆炸案,這些事件凸顯出臺商面臨轉型升級、採取新思維的急迫性。

有經驗的臺商表示,臺商必須加入90後(1990年代出生)的網路思維,才能夠在市場中再度勝出。臺灣傳統產業應將網路運用在銷貨通路上,透過「網路供應」,做到少量、多樣、無業務模式,利用強大製造經驗優勢,負責研發、生產與創新,大陸企業負責市場開拓。在大陸以衣服、鞋子、皮箱等輕加工為主的城市中(如東莞),早就形成許多「前店後廠」的電子商城、和電子商務等概念。臺灣企業要立足大陸,就必須壯大力量,進一步強化技術研發、營運管理、及擴大國際化優勢,搶佔全球產業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

即使兩岸服貿協議目前卡關,但臺商卻未停止布局服務業的腳步。上海資深臺商表示,臺灣服務業前進大陸的要訣是「看軟不看硬、看小不看大」。臺灣的優勢是服務業起步早、服務意識高以及領先的文創能力,因此要用軟實力區隔。多位專家和業者都指出,臺灣服務業的優勢在生活、消費、教育、醫療等4大領域,臺商應分階段實施轉型,注入經營新思維,保持核心優勢,才能在大陸找到新藍海。

臺灣服務業如何登陸發展呢?中經院研究員王健全表示,首先應重新定位臺灣服務業。因為臺灣在服務業上比較大陸及多數東南亞國家有競爭優勢,加上臺灣的人文關懷、服務業精神及軟實力,具有相當商機。因此,未來臺灣的服務業應定位為「亞洲安全安心食衣住行育樂的提供者」,目標應是「建立臺灣為亞太服務業的營運總部,透過服務業輸出以加速臺灣服務業的轉型」。

最後,面對大陸複雜多變的商業局勢,資深臺商建議,臺商應建立專業基礎、開拓關係實力、處處道德優先。中經院研究員王健全指出,臺灣必須發展為亞太營運總部、商業模式創新總部,讓外移的服務業可以回臺灣上市上櫃,人才回臺受訓、消費,並透過生產因素的雙向流通,幫助服務業的茁長、轉型及壯大。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77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