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應共同維繫正面發展的力量
2014/09/29 09:53:12瀏覽24|回應0|推薦0

  2014年是兩岸關係重要的轉折年,年初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大陸南京的首次正式會面,開啟兩岸「互稱官銜,互商國是」的制度化官方互動的新里程,而回訪台灣的張志軍,則是為兩岸官方的政治互動與協商建構了一個新模式。亦即是,王張的兩次會面,代表兩岸已經進入了「互不否認治權」的新階段,這當然是充滿正面意義的發展力量。所謂「正面」發展,是因為雙方努力地共同維繫,方能朝向正面發展。如同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所闡述的「兩岸一家親」思路,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不再是以往的對抗思維,而轉變為互助、共贏的新思維,更成為大陸新一代領導人「解決台灣問題的新思維」。

  基於這種「兩岸一家親」的新思維,對中共當局來說,兩岸關係早已不再是「你來征服我或我來征服你,更不是你來吃掉我或我來吃掉你」,「不存在統一方和被統一方,這是一種相互平等的你我關係」,從這樣的基礎出發,也才有習近平所說的:「我們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理解台灣民眾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的當家作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

  事實上,從馬政府上台,以合作代替對抗,透過海基與海協兩會協商,已然簽署21項彼此互助的協議,逐步建構兩岸的和平框架。也正因為如此,使得兩岸的互動與互賴從未如此深過,這正是「兩岸一家親」的具體表現。詳言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和平發展」趨勢,也開始進行中。

  中共對台新思維的提出,再搭配兩岸王張會的推進,本來是持續朝向正面發展的大好契機,不僅讓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更期待能出現解決歷史與政治難題的新空間。然而,出人意料的,太陽花學運的爆發暨台灣內部負責兩岸事務人員的可能紀律問題,卻使得兩岸關係出現了重大的困境,導致原本朝向兩岸關係正面發展的進程似有停滯。

但執政6年以來的馬政府,直航、陸客來台觀光、合作打擊犯罪、各項協議的簽署等種種成果,已使得兩岸關係進入60年以來的最佳狀態,是不容質疑的,都可以攤在陽光下客觀檢驗的,豈能因為太陽花學運或一人的可能洩密,就全盤否定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成績,甚至質疑過去兩岸協議簽署的有效性?無論如何,兩岸和平發展、共創雙贏的正面方向必須準確地堅持,接下來,必須回到事件的脈絡並檢討改進,方能堅持正向發展,為兩岸開太平。

  面對這些難以預測的重大變數暨可能出現的轉折,中共當局必然也在進行密切觀察、思索和因應;也必然考慮到兩岸的未來趨勢,是前進、或是倒退,是平順、或是崎嶇。在這樣一個轉折的關鍵期,兩岸更應堅持互信基礎及互利雙贏的共識。因此,跳開台灣內部爭議的第6次兩岸經合會已順利於北京舉行,這是反服貿學運後,兩岸經貿合作事項之首度正式、實質的商談。雙方雖然決定持續強化兩岸產業合作小組功能,並增加醫藥產業分組,但此會顯然受到反服貿餘波影響,加上雙方主談者層級,皆未達決策首長級,因而會議成果平平,未能突破兩岸經貿談判僵局。

  為了破除各界對兩岸合作關係生變的疑慮,我們在此呼籲中共當局能持續堅持兩岸和平的正向發展為思考基礎,避免錯誤判斷反而幫意圖破壞兩岸關係的人添油加醋,使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勢頭長長久久。我們堅信,只要兩岸持續做對於兩岸有利的事,團結在和平的基礎上,兩岸就能互利雙贏。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768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