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中共爭奪黃埔建軍史實的意圖
2014/08/22 09:21:16瀏覽16|回應0|推薦0

陸軍軍官學校於今(2014)616日建軍滿90周年,兩岸不約而同舉辦黃埔建軍90周年紀念活動,爭奪黃埔歷史正統。由於,黃埔建軍議題不僅聯繫著政治認同,而且攸關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的詮釋。尤其,抗日戰爭更複合著大陸與日本核心利益衝突問題。而黃埔建軍對臺灣來說,也衍生出豐富的公共資產,包括民主鞏固、軍隊國家化與軍事安全的角色,因此也備受關注。

    中共不斷宣傳黃埔建軍與共產黨創黨、建政的因果關係,指出1912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先生,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19246月,孫先生在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的海內外力量下,於廣州黃埔長洲島上,創辦陸軍軍官學校,成為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對幹部的軍事學校。目前,大陸《中國黃埔軍校網》以黃埔軍校曾經存在的「火星社」、「中共黃埔特別支部」等校內組織,提高共產黨在黃埔建軍的主體地位。中共也習慣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宣稱其領導抗戰的主體地位。中共也習慣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宣稱其領導抗戰的主體地位,然而為此主體地位,卻刻意忽略或刪去毛澤東曾於1937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陜北洛川擴大會議,提出「一分抗戰,二分敷衍,七分發展,十分宣傳」的歷史文獻。

    在有史可察下,中共應正視抗戰中僅扮演附屬地位的事實,主要還是要從事「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傳及組織工作,抗戰行動主體仍然是中華民國及國軍。

    質言之,歷史觀或政治認同,通過自然建構才是王道;相對的,操弄民族情緒或做為統治階級全力支配工具,則是霸道。事實上,黃埔正統不僅是中華民國寶貴資產,更是華人社會的共同信仰,包括保衛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維繫中華民族國祚命脈,實踐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政治理想,此皆為中共當局所應正視的歷史價值;相較於中共藉歷史唯物辯證,爭奪黃埔歷史論述的詮釋權,追根究柢,不過是強化其政權合法性,兼具統戰宣傳之目的。面對黃埔建軍及抗戰歷史的詮釋,重點在於還原真相,客觀而完整的傳記史實,使足以留給後世緬懷與借鑑,此為兩岸維護黃埔建軍歷史的相異之處,其立場與態度更是高下立判。

    此外,兩岸在軍事人道救援行動,也出現不同的評價與認同,主要是如何與周邊國家融合共同安全的政治認同,才足以建構互信基礎。由於,黃埔精神在中華民國建軍過程中不斷衍繹,已創新出與時俱進的元素,那就是在公民社會裡融合了共同安全的政治認同。不僅將此元素潛移默化於軍事人道救援行動中;而且,國軍更保衛中華民國順利的歷經兩度政黨輪替的民主資產。一則是,統治者願意依選舉結果和平轉移政權,軍隊與警察也服於人民普選勝出者。再者,我國僅歷經十餘年,就完成先進民主國家需時百年以上的民主鞏固成果。由此充分說明在我們的公民社會中,既不存在改變民主選舉(Electoral democracy),重回威權、黨國政體的意識,也更使得統治者全力支配形式,必須與公民社會的價值觀互相適應。

    而有此成果是因為現代化國軍的歷史觀或政治認同,是依托於法制作為民主基礎,唯有堅守法治,才是立國發展的根本。國軍以國家利益為先,嚴守分際,恪遵「軍隊國家化」和「行政中立」的立場,要求無論是上下班時間,或公私場合,嚴禁參與政黨或政治團體活動。由此看來,大陸公民社會更應發揮公民意識,逐步將中共黨國政體向民主選舉,建構對「軍隊國家化」的信心。

    從黃埔建軍到中華民國國軍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僅體現與先進民主及周邊國家的共同安全意識,而且保衛了臺灣鞏固民主的資產,成為美國提供亞太盟國安全保證的重要指標。中華民國國軍現代化正是依托於法制做為民主基礎的經驗,足以呼籲大陸公民社會發揮公民意識,逐步影響中共採取與公民意識相適應的權力支配形式,讓黨國政體導向選舉民主,邁向「軍隊國家化」。



原文網址http://www.khmusic.com.tw/kh_forum_info.aspx?ID=370&No=74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646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