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10 13:37:10瀏覽893|回應0|推薦4 | |
以下是我前幾天發給學校校務會議代表同仁的信(修改些錯字與再潤飾一下)。表達我個人對於清華大學於竹教大合併案的看法。 雖然這本來應該只是清大校園內的事情,但也與我過去一貫關心台灣教育的發展有一致性。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台灣社會這二十年來的改變以及對於高等教育發展的前景認知。或許也可以與我其他非清華大學中的朋友分享。若有任何意見,歡迎留言指教,謝謝。 ================================= 大家好,第一次寫這樣的信,實在覺得不太習慣,但想到下週校務會議就要討論清華與竹教大的合併案,而我當天中午才從國外開會回到台灣,怕可能錯失參與的機會,想想還是先略為發表一下自己個人的看法。不好意思打擾各位一些時間。 我自己是1991年以第一志願進到清大物理系就讀(95G),大學部畢業後就到美國讀書,2005年有幸再回到母校任教。作為清華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可以深刻感受到作為一個清華人對於過往優良學術傳統的緬懷與期許。但是同時間,就一個像我這樣四十出頭或其他更年輕的新進教授來說,過往的輝煌卻不足以讓我們對清華的未來感到樂觀。 很具體的現實是,整個台灣社會已經很快速轉變,與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不但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的投資因廣設大學而稀釋,少子化與升學制度的改變也使得學生求學態度與以前有很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對於高等教育的期待,已經不再只是清高的學術殿堂,而是更希望成為貢獻社會甚至帶領創新改變的力量。事實上,只要仔細看看近十年歐美許多大學的變化,也就可以看出這樣的發展趨勢。這種的變化不能簡單地說全部是好或不好,但的確是我們無法迴避反而需要積極面對的。 所以清華光榮其實並不在於如何重現過往,而是在於如何開創未來。 要談到未來的發展,除了像原科院、理學院、工學院或電資學院這些老牌且有深厚基礎的院系要繼續發展以外,我們還需要更多其他的學院與科系的師資投入,才能在關於台灣社會乃至世界人類發展而新興領域有所參與(包括研究、教學與服務)。但事實上,不同於以上傳統的「大系」,目前許多很有發展潛力的系所(如服務科學、學習科學、生醫工程、環境工程、系統神經科學等等)師資卻還是相當缺乏,多半不足十人。而還有繼續發展前景的人社院與科管院中大多數系所,以及負責全校通識課程的通識中心,也都才十餘位老師而已。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全校的教師員額規模過小所帶來的邊界條件。 坦白說,以清華目前才六百多名的教師員額,我們不可能既要兼顧老牌系所的研究能量又要發展新興的研究領域來回應社會變化,除非真要減少這些老牌優秀的系所名額來轉換成其他科系來用,這豈不更傷感情與本末倒置?從這個角度來看,與竹教大的合併可以馬上增加將近三百名的員額(包括重復的職員轉換),即便扣除歸屬於藝術與教育學院的師資,我們還是有至少幾十個教授名額可以運用。若再加上若干年後兩校的退休教授,這些相當充裕的員額才可以讓清華在未來較有餘裕繼續投資於以上所提的新興領域(當然也包括傳統領域的創新發展),將我們繼續連接於不斷變化中的國際學術社群,同時也對台灣這塊土地發揮更深厚的影響。我相信這是為何從徐遐生校長以來,歷任校長在規畫發展藍圖時都會努力推動與竹教大合併的主要原因。 畢竟有員額才能有機會招到好的人才,有好的人才我們才能談未來。 反之,如果這次合併案不通過的話,我實在看不出來我們除了繼續吃老本,靠著在傳統領域維持某種自以為優越的研究以外,如何能在極為有限的師資員額中來面對更為快速變化的未來。反對合校的同仁是否也應該對此提出有效的面對方式或發展願景?而非僅以合併一時的技術性困難來阻斷掉未來發展的機會?畢竟強調困難是容易的,但能把握的機會卻是少有的。對於像我或比我年輕的同仁來說,即使等個十年來轉型,仍然是可以承擔的投資,何況是對於未來加入的新血呢?除了過往的學術榜樣以外,為下一代教 當然,機會總是伴隨著不能忽略的挑戰。或許我過於天真,或許我所在的系所並未因為此案有太大的衝擊,而難以體會其他受到較大衝擊系所的想法。但受到較大影響的系所自然也應該從校方得到較多的資源來協助這個過程的調整,包括空間、員額、經費或組織等等,應該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安排。畢竟整個學校是一體的,未來需要一起去爭取,但困難也需要一起來承擔,不是嗎?此外,由竹教大新加入的藝術學院與教育學院當然也應該在這過程中藉由學校的主導來積極與清華現有的研究傳統作結合,發展出更多更豐富的跨領域研究與服務,創造新的價值與藍海。其實如何執行或實踐的細節永遠都可以再調整,但對於一個以世界級大學為目標的清華來說,我看不出有甚麼理由使我們因此後退。 也許這就像最近鴻海併購夏普的案子一樣,誰說這樣的併購沒有風險?誰能保證台日企業文化可以磨合?但郭台銘董事長的魄力就在於,只要整體的目標清晰,戰略價值確定,其餘困難就都要在此基礎上整合,因為成功的領袖要看到的是未來的方向來帶領團體突破困境,而非因可能的困境來自我限縮。而如我前面所說,社會上整個大環境已經改變,關起門來寫幾篇論文也許能得到研究經費與學術榮譽,但只靠這樣是喚不回學子的熱情或回應國家社會的託付。如果我們都曾鼓勵學生趁年輕勇於面對人生的挑戰,那我們自己在面對現今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又該如何把握住有限的機會呢? 以上所言僅為小弟個人的看法,作為對過往討論這個議題時的若干補充。至於合併時的經費運用、校地規劃、 組織架構或人事升遷等,這些都已相當清楚的資料在學校內部的網路上可供參考,我相信總是還有可以不斷改進的空間。只希望以上淺薄的看法能有助於我們同仁在決定相關議題時有些不同面向的參考,一起為下個世代的清華而努力。 敬祝 研安 PS: 此信本僅發給各校務會議代表中教授的部分,因為E-mail是我自己從網路上貼下來的(花了兩個多小時),而我不容易找到其他職員或學生的E-mail。但此信的內容沒有甚麼隱私,歡迎轉傳。若因此覺得受到打擾,我願意表示抱歉,也應該不會有第二次了。但若有甚麼指教匡正之處,也歡迎來信討論。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