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08 20:58:57瀏覽1612|回應1|推薦3 | |
關於貴報(蘋果日報)3/31所刊登台大電機系吳瑞北教授「科學教育崩盤 產業出走無解」一文,筆者有不同的想法如下: 吳教授文章中正確地指出107新課綱在自然科學教育上已有許多調整,其中在學測範圍內,物化生地四科的必修學分數已大幅降低。也因此他認為目前招聯會通過的新型考招制度,將使學生整體的科學能力大幅下降,強烈地影響未來包括理、工、農、醫等科系的學生程度並危及台灣相關產業的發展。 這個觀點其實有三個角度來檢視。首先,這些「失去的」必修學分在新課綱中其實是放在學校可以設計調整的選修課程,畢竟太多的必修學分將使所有同學都綁在同樣的進度,結果不是犧牲後半段就是拖累前半段的學生。因此這部分若以選修課程的形式發展,反而能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更合適的學習品質。屆時數理能力優秀的,可能學得會比現在更多更廣。這也是為何高中端強調學習歷程檔案要被重視的原因。當然,未來如何確保各校的選修課可以達到所期待的教學品質,還需要高中端作更進一步的控管。 其次,根據招聯會的方案,未來的學測考試將逐漸擺脫知識內容的限制,而以素養與跨領域整合的方式來出題,使得每一個想要報考理工農醫等科系的學生在考自然科學測時,都需要能整合相關知識與概念,不會只限於必修科目的範圍。同時由於必考考科減少,像現在有若干學生以其他考科的成績來弭補自然科分數的情事應該也可以杜絕。對於理工農醫相關的科系而言,這應該是更為準確地檢驗學生在自然科學方面整體表現的方法。 最後,因為適性教育教育與考科組合模式增加,的確可能使傳統理工科系的報考人數減少或重複性的練習減少,或許這才是該文所擔憂的部分。但過去三十年來台灣以電子代工產業為主的成長模式已經面臨從中國、印度甚至東南亞更廉價的人力所取代,間接使得這些產業薪資停滯而轉型困難。將來若要往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重點已經不在於數量或精熟度(人工智慧將取代這些),而在於跨領域的人才培育與更開放的國際交流。因此更大的挑戰恐怕還是在頂尖大學身上,如何更看重學生的學習動機、整合性素養與創新能力,進而打破傳統科系疆界以設計出更有附加價值的課程。 當然,不管那一種考招方式,我們都必須承認大學這條路並非每位高中職生都需要投入的選項。如何協助辦學不佳的大學退場,引導更多高中職生投入符合社會需求的就業市場,使每一分的教育資源都能轉化成社會進步的力量,更是教育當局與我們社會整體所需要面對與努力的。 發表於4/8/2017的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70408/1093598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