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PISA議題掀起一陣沸騰,在此也順道提出自己的看法。
PISA的全名為國際學生評量計畫(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源起於1990年代末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委託之計畫,以數學、科學、閱讀等三個主題,對15歲學生進行定期的國際性比較研究,評估學生能否將知識應用於社會所面臨的各種情境及挑戰。
講到這裏,大家不免有個疑惑:為何經濟組織要「插手」教育?再環顧國內,時時流露對教育的高度關切,為何是郭台銘、張忠謀、嚴長壽? 答案很簡單,員工是民間企業攸關存亡的重要資產,唯有先提昇民間智力,方能提昇企業的競爭力,順利面對全球化的各項挑戰。
既然PISA強調生活素養,著重推理能力,符合新時代的潮流,為何PISA會遭到許多質疑及阻撓? 首先我們得聽聽課程學者普拉特(D.Pratt)的研究。他指出教育人員對革新的態度類似常態分佈,可分為五類:反對者(5%)、拖延者(25%)、沉默者(40%)、支持者(25%)與熱忱者(5%)。原來,你不能奢望衝鋒線陣者都懷著澎湃戰意、都是全副武裝!
此外,我們得熟悉「制度下的人性」。不論誰原本心思多細膩、動作多敏捷,只要從煙囪鑽出來衣服豈會一塵不染? 而被賦予重大使命的測驗比賽,必定衍生學習的扭曲。例如將員工的TOEIC成績例入職場加薪,那麼,就有人遺忘自然情境猛K英文;摘下運動會金牌可換取下半輩子不愁吃穿,那麼,就有人揚棄雅典精神,情願接受不近人情的魔鬼訓練。同樣的,若以PISA成績取代既有的基測,「破解PISA」的看板就如雨後春筍般在南陽街冒出,屆時一大筆鈔票換來明星學校的光環,卻仍然無法掌握PISA的神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