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03 05:30:09瀏覽1821|回應4|推薦3 | |
嚴長壽前幾天在台東演講時,以總統馬英九為例,認為馬總統當初如果在美國多接觸底層、了解底層,最好被老闆開除幾次,而不是一回台灣就當總統英文秘書,如今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看不到最底層。 的確,馬總統從畢業以後的求職,雖然不是走「好嘢人」的富貴路線,但平步青雲也堪稱順遂,加上在當年的政治環境中,白皙英俊又標榜清流理性,兼具長官緣與觀眾緣,等於一路「漫步在雲端」。說實在話,要他實際體會到最基層人的感覺,有時候也有些強人所難。 不過嚴長壽提到應該在美國多接觸、多待幾年的話題,其實這邊筆者也不得不以自身經驗拿出來分享。過去有不少留學生,的確是很想要畢業後,能夠在美國找到工作,過幾年之後再考慮回台灣。不過,美國目前對於留學生畢業後的居留,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外籍畢業生在畢業的一年內,必須找到願意幫忙為員工出錢辦理合法手續與工作簽證的僱主。 而如果那麼不巧,剛好遇上美國經濟不景氣、金融風暴等負面因素,即使留學生想要找工作留下來,難度也會提高許多。並不是想當然爾要留在美國就能留,這有時候牽涉到時運,或是學生本身念的科系,在畢業當時的美國,是否容易找工作。除非真的是千方百計想要留下來,那麼,嫁給美國人,或是打黑工非法拘留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現在大家都批評住在帝寶的連勝文,提出來的看法或談話用詞、構想,與一般基層民眾會有一定的落差,或許這和自身的生活成長背景有很大的關係。馬總統用人常常被說決策圈太狹隘,往往在鏡子裡找些同質性高的自己人,的確也會造成施政盲點。同樣的,每次政府舉辦什麼樣的論壇、會議,參加的如果都是社會上已經有一定成就的菁英分子,那這些人是不是所做出來的結論,又是否足以考量多數族群的需求?
不管過去成長經驗造就了怎麼樣的馬英九或連勝文,如今該做的,也許就是在幕僚圈當中,多些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並且多聽聽「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的意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去彌補,自己成長經驗中,並沒有機會碰觸與造就的環境,讓社會上多數的需求,能夠儘量去照顧到,否則來自四面八方的負面評價,就真的難以去避免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