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同室操戈 大廈傾覆(23)
2011/09/05 22:01:06瀏覽542|回應0|推薦0
1945年9月27日,時任行政院長的宋子文宣佈法幣與偽幣的兌換率為1:200,而當時實際市值為1:50-80,再加上當時淪陷區的物價指數比國統區高30倍,由此政府所到之處,無數人民立成赤貧,而國府接收官員立成暴富。一夜之間,淪陷區人民對於國民政府由萬分期盼化為滿腔怒火。

1、接收成“劫收”
而宋子文表示,八年抗戰期間國統區人民為國家犧牲巨大,而淪陷區民眾對國家抗戰無尺寸之功,應予一定的懲罰性兌換。

陳誠言:“凡抗戰期間,向日偽政權納稅納糧而未向重慶國民政府納稅納糧者,皆有漢奸之嫌;滿清韃虜區區二百萬人,即令明朝一億人民成為亡國奴,皆此等不知有國但知有己之輩所致,我國民黨人若不對此嚴加整飭,難免此等民族淪陷之悲劇日後還將出現”。

有論者言,二戰結束怎不見法國對德占區人民施以懲罰?筆者以為,此比喻不恰當,二戰期間法國政府實際已經投降,維希政府為一傀儡政權,而國民政府並未投降而堅持抵抗。且抗戰初起,國民政府即號令全國民眾“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人人皆有抗戰守土之責”。

不過宋、陳之所為確很過分,猶不合時宜,因彼時國內尚有一股強大的反政府武裝從中煽動漁利。
而由於政府在抗戰勝利後的所有決策幾乎全部是錯誤的,因而抗戰勝利後不久,國民政府之形勢已經危如累卵。

2、北平行轅主任
1945年10月26日,李宗仁飛往北平就職,而蔣介石特將「美齡號」元首專機撥給李使用,並派空軍戰機6架護航。

11月,河北省主席孫連仲越過北平行轅,直接向中央保舉侯鏡如、牟廷芳分任北平、天津警備司令,此事令李宗仁大為不滿。12月14日,蔣介石飛赴北平調處,重申“華北一切軍政事務,都要聽從李宗仁的指揮”。然侯、牟兩人均獲委任平、津警備司令,對孫連仲亦無任何處罰。諷刺的是,侯鏡如的真實身份竟是共產黨。

是月,中央銀行北平分行欲成立警衛班,遂向李宗仁申請撥給手槍20支,李照準,備文給中央後,竟被駁回:「央行需要軍械,應由財政部向中央提出申請,北平行轅無權批核,該批槍械勒令繳回」。李宗仁自嘲,“蔣先生表面上授我以黃河以北的軍政重擔,而我連批撥20支手槍的權力都沒有”。

1946年10月,原山東省党部主任委員何思源調任北平市長,原市長熊斌被免職,李宗仁竟對此毫不知情,在記者提醒下看「中央日報」後方才知道,而此前一天李尚與蔣介石同桌開會。此事令李宗仁丟盡顏面,對蔣益發痛恨。

次月,天津市長張延諤被免職,由副市長杜建時接任,李宗仁事先亦毫不知情。日後北平被共軍所圍,何思源積極與共黨聯絡,極力煽動傅作義降共。

3、兩淮戰役
「雙十協定」簽署以後,桂系按照國民政府要求,進行軍隊整編,撤銷了第84軍。1946年春,政府與中共談判破裂,華北內戰已全面蔓延,而李宗仁手下孫連仲、傅作義兩集團軍,孫指揮無能,傅部武器低劣,李宗仁乃向蔣申請調其嫡系第7、48兩軍北上,並保證可改觀華北局面,蔣回復:「兩淮戰事緊張,該兩軍不能北調」。

1946年4月,因內戰加劇,李品仙受任安徽省主席兼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夏威受任第八綏靖區司令官,以鐘紀第七軍為主力連續發動泗縣戰役、兩淮戰役,擊潰數倍於己的共軍,致使毛澤東決定將華東野戰軍實際指揮權由陳毅轉交粟裕,以挽回頹勢。在泗縣戰役中,南、北城門皆為共軍所破,然在此後慘烈的巷戰白刃戰中,兩路共軍又皆被第七軍逐出城垣,造成此後泗縣戰役國軍方面的全勝之局;兩淮戰役中,第七軍與張靈甫整編74師精誠合作,打出了國軍罕見的默契配合、守望相助的經典戰例,一舉光復了華東共區的首府淮陰。

4、李就剿共戰略致蔣
1946年6月1日,李宗仁將其對剿共戰略的構想致函蔣介石,主要內容為:
1、首攻熱河:由東北抽調兩個軍掃蕩熱河,隔斷張垣與東北的聯繫;
2、次攻山東:佔領熱河後,國軍從津浦線南北兩端、膠濟路、魯西,兵分四路,圍剿山東共軍主力;
3、打通平漢路:剿滅山東共軍後,國軍從豫北、魯西北、冀中分三路會攻共軍重鎮邯鄲,掃蕩其冀魯豫根據地,徹底打通平漢線;
4、掃蕩太行山:平漢路打通後,黃河以北之國軍主力則包圍進剿太行山;
5、打通平綏路:將太行山共軍主力剿滅後,國軍從晉北、冀北、綏遠三路夾擊張家口,打通平綏路;
6、向延安發起總攻,徹底解決關內共產黨的武裝力量。
7、以上部署及指導,應區分攻勢與守勢,分期實施;
8、應以逐次消滅瓦解共軍實力為主旨,佔領地域次要之。
而 蔣介石對於李宗仁的方略,未給予任何回應。

1946年10月9日,蔣令陳誠持其親筆手諭至北平,要求于三周內打通平漢路,在場國軍眾將領皆面面相覷,最終李宗仁致電蔣:「華北並未增加一兵一卒,斷難完成任務,需待有利時機再行動」。蔣複電照準。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56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