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09 22:07:48瀏覽1327|回應0|推薦9 | |
有收過家書嗎?現代版的父母會用email代替,比較老派的父母還是用一張張的信紙書寫大道理,將千斤重的親情透過郵差,塞到在外地的孩子信箱裡。 討厭家書是講大道理的延續?當著朋友的面收家書覺得窘?成疊的信封沒打開過,塞滿宿舍又不敢丟?三缺一劇團的賀湘儀面對父親賀先知的家書,有著理所當然的叛逆和以上皆是的反應。不同於一般年輕人的是,她讀書、提筆,將滿滿信紙從心裡弄到劇本和舞台,演出關於親情、光陰、省籍、教育的戲《耳背上的印記》。 第一段「賀智明」是湘儀祖父的故事,當年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來台的外省人第一代,從家鄉被連根拔起再也回不去,活在飄零的創傷裡;第二段的「賀先知」是湘儀父親,在鄉愁培養皿栽出來的失根花朵,生於斯長於斯,但父輩總說對岸的那個地方才是家,尋求認同時總在現實中碰壁,只好叛逆著反對上一代,對下一代則訴諸更高的精神層次,講著自己不知能不能做到的小故事大道理;第三段「賀香儀」由本人講述在外省家庭教育下,到高中大學之後才受多元文化衝擊,開始和過去單一的價值觀對抗。 戲三段,由賀湘儀一人飾多角演出。 最初,舞台和賀湘儀本人都被賀先知的信紙貼滿,再由賀湘儀掙脫、扯裂,最黏著與最痛楚的親情在此參見。中間一段全家福合照劇情,毫不遮掩地講述爺爺的被害妄想、奶奶不被關愛的恨,父輩對於養老的責任及某些人總是置身事外,家族歷史全都攤出來角力一番。 在前面把自己縮很小的賀湘儀,在最後一段終於出來,放開家人手的大女孩說著自己的話。為什麼她要信仰家裡教給她的那套?為什麼她越是反對,卻越來越像她父母親?然後發現,下一輩總活在對上一輩反叛裡,藉由打叉的方式去對抗畫圈,越辯證越是瞭解,最後放下對彼此的恨,在內心逐漸成為同一種人。 《耳背上的印記》6月17至19日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6月24日至26日在新竹鐵屋頂劇場演出,購票請上兩廳院售票網。(首圖取自三缺一劇團官網)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