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梭羅《湖濱散記》與中國思想 / 漢湘
2022/03/28 21:59:24瀏覽985|回應0|推薦25

*** 本文榮僑聯文教基金會111年度華文著述獎學術論著社會人文科學類第三名 ***

2021年12月18日,我在北德州文友社舉辦的視頻文學講座講述【梭羅《湖濱散記》文學之旅】時,文友本誼提問《湖濱散記》中有關孔子的言論,讓我忽然意識到:身為中國人,我怎麼就沒有對梭羅在《湖濱散記》裏多處引用的中國思想產生好奇心,而只是感到「引以為榮」呢?我覺得我的確應該全面深入地去研究,而不只是簡略帶過,因此講座過後,我再次閱讀《湖濱散記》,將其中提到與中國相關的部分歸納整理,做了一個後續的補充,在此非常感謝文友本誼的提問,這使我因探討梭羅懷有的中國思想而對梭羅有更多的瞭解,也更感親切了。

 要瞭解梭羅的中國思想,首先必須先瞭解他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梭羅的時代是1817~1862年,那之前從歐洲遷徙到美國的移民,也把歐洲的傳統文化帶到了美國,包括歐洲曾經流行過的中國風。中國風的源起始於明朝中後期歐洲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教,這些傳教士帶來了西方文化,同時也把中國文化傳回歐洲,使歐洲在十七、十八世紀興起一股中國熱,這期間大約是中國的明朝末年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盛世的時期

嚴格說來,中國風呈現出的風情並不純粹來自中國,而是擴及整個方文化,並且歐洲人也不是全盤接受原始的東方面貌,他們在東方色彩中融入了自己的鑑賞品味,形成兼具西方色彩的新風格,名之為「中國風」。在那個時候,中國風的盛行是一種時尚,幾乎風靡了歐洲人所有的生活,包括建築、室內裝潢、家俱藝品、茶具器皿、庭園設計、繪畫雕塑、服飾珠寶⋯⋯⋯等等,歐洲人生活在具有濃厚中國風情的氛圍裏,深深感受到了中國之美,對中國懷有的落後刻板印象也因此大大改觀。

其實早在1299年,透過意大利威尼斯商人之子馬可.波羅及作家魯斯蒂謙共同完成的《馬可波羅遊記》,就已經在西方掀起過一陣中國熱,中國的經典古書,也早在中國風盛行之前就已經由傳教士西傳,其中以十六世紀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最具影響力,他是最早期閱讀中國古書並進行鑽研、翻譯的西方學者,他為讓來華的傳教士能夠閱讀《四書》,於1594年,明朝萬曆二十二年,用當時歐洲知識分子精通的拉丁文來翻譯中國的《四書》,這是儒家經典最早具有影響力的西方文字翻譯。

1626年,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將《五經》也翻譯成拉丁文,這之後,藉著傳教士不斷前來中國傳教,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中國古書的西方翻譯也越來越多,於是漸漸興起一股學術上的中國熱,這對歐洲的思想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身處美國新英格蘭文化圈的梭羅,深具語文天才,又熱愛閱讀經典古籍,他必定是讀了許多翻譯的中國古書,因此我們才會在《湖濱散記》中,看到很多有關中國古聖先賢的舉例敘述。

美國歷史學家哈羅德.伊羅生認爲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在18世紀是具有中國風想像的尊崇時代,1840~1905年,是清朝積弱腐敗的蔑視時代,梭羅所處的時代,是介於由尊崇到蔑視的過渡期,當時清朝的國運已由極盛轉衰,西方各國使節不斷前來中國,要求清廷開港通商,然而,清廷閉關自守仍以天子之國自居,拒絕和西方各國使節平起平坐,以致始終無法達成協議。1840年中英兩國爆發鴨片戰爭,清軍大敗,被迫和英國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清廷的不堪一擊使中國對外成為世界覬覦欺凌的對象,日後更被迫和各個國家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包括割地、開港口、賠款、讓軍隊入領土⋯⋯⋯等等,對內又先後有白蓮教、天理教、太平天國等內亂,梭羅時代的中國,內憂外患不斷,儼然已是一個失去中國風輝煌形象的衰頹中國。

梭羅顯然不欣賞中國風華麗奢糜的生活方式,也不認同清朝皇室自尊自大缺乏世界觀的短淺眼界,並感歎中國人民深陷鴨片毒害痿靡不振,梭羅時代的中國,在梭羅眼裏是不可取的,就像美國崇尚物欲的新英格蘭和不公義的政府,對他而言,也都是不可取的,他在《湖濱散記》最後一篇說:「想想中國的自大,和那些人的自滿吧!這些人自稱是最具有光榮傳統的最後一代人。」梭羅舉中國當時的現狀來告誡他所關注的美國新英格蘭人民,自然資源已因不斷的開發日益遭到嚴重破壞,他要將新英格蘭的居民自崇尚物欲的深淵裏喚醒,這一點,正是梭羅寫《湖濱散記》的最大目的,他在第一篇開章明義道:「我所要說的,不一定和中國人或夏威夷人有關,而是與你們新英格蘭的居民有關,尤其是對於你們在這個世界這個小鎮所表現出來的外在生活形態有關,這番景況是否必須如此敗壞,是否不能夠得到改善。」《湖濱散記》的中文編譯成維安先生在前言中說,梭羅自認對社會沒有貢獻,只能將自己的思想如同貝殼養出晶瑩璀璨的珍珠般,寫成一本對社會有益的書《湖濱散記》,他認為人類最高尚的思想記錄就是世間的經典,是唯一不會腐朽的神諭。梭羅這本書雖然是為美國新英格蘭的居民寫的,但是經過一百多年後,他的超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思想已經遍及全世界,深深地影響了全世界的人們,梭羅如同他筆下形容的哲學家——《小婦人》作者露易莎的父親阿莫士.布朗森.奧爾柯特先生——「等到他的時代一來,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法則就要大放異彩!」「人們面對這位澄明的尊者卻視而不見,實在是非常可悲!」梭羅這段對哲學家奧爾柯特先生的描述,也正是梭羅當時默默無名的自身寫照。

梭羅看到的中國,是一個停滯不前自大自滿的中國,一個千瘡百孔被腐蝕蛀空的中國,但是,這個不可取的中國並不能抹殺古中國的智慧,中國的古聖先賢,在梭羅的心目中是永恆的,他寫作《湖濱散記》列舉出的中國古聖先賢有商湯、孔子、孟子、曾子,引用的中國典籍有《禮記》《論語》《孟子》《中庸》,梭羅在行文時很多思想雖然沒有明喻,但字裏行間卻與道家的無為觀念相契合。現在我就來講述《湖濱散記》裏提到的中國思想: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第三章釋新民》

梭羅在第二篇寫到自己離開了原本熟悉的地方,住進人煙罕至的華爾登湖畔小木屋,當他一大早醒來,在純淨優美的華爾登湖中沐浴,覺得這種迎接黎明的儀式,是他做過最美好的事。「所謂黎明,就是當我醒來時,內心出現曙光的時候。」在這個時刻他想起成湯王的浴盆刻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認為人必須不斷除舊佈新,才能為自己的精神注入新的生命。梭羅之所以走進森林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希望到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真正活過。生命是如此珍貴,他要確確實實的生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髓!

成湯王浴盆刻字出自《禮記.大學.第三章釋新民》,洗浴淨身喻意除舊佈新,成湯王以此教化人民,並強調維護美好的品德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如此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完善境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梭羅在第一篇經濟篇慨歎人們是在錯誤的觀念之下工作卻並不自知,因為不自知,所以從來不思考,是以不知道「簡樸」是生命的本質,日覆一日自我奴役,被自己無知的想法囚禁,每天過著汲汲營營庸庸碌碌的忙碌生活,本末倒置,放著美好的生命果實不採,終日戒慎恐懼,不敢改變現狀,一切聽天由命,而聽天由命是絕望的表現。所謂智慧,就是不去做絕望的事,我們可以用上千種方法來探究生活,一個圓可以畫出多少條半徑,就有多少種生活方式,梭羅在這裏以孔子「知之為知之」的言論,強調「知」的重要,我們只要知道簡樸是生命的本質,不被雜物綁死,就不會失去身為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靈性;我們只要找到並確立堅持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會位在人生正確的航道上。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論語.憲問

天底下沒有新鮮事,梭羅在第二篇批評人們總是熱衷於八卦新聞,而以孔子接見衛國大夫蘧伯玉的使者為例子,說明這種充滿自省的訪談,才是真正有益身心的新聞,並且具有永遠留傳的價值。

蘧伯玉是衛國辭官賦閒在家的賢大夫,他派使者去拜訪孔子,孔子問使者:「夫子近來都在做些什麼?」使者回答說:「夫子想要減少自己的過失,但是還沒有能夠做到。」使者走了以後,孔子讚不絕口說:「好一位使者呀!好一位使者!」

這位使者不卑不亢謙遜有禮地傳達了主人衛國大夫蘧伯玉不懈怠、不自滿、持續自省的修為境界,恰如其份謹守使命完成了出訪的任務,不但在當時得到孔子的大大讚揚,千百年後,又成為梭羅筆下值得報導的新聞典範,印證有益身心的新聞,的確能夠留芳百世永垂不朽!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中庸第十六章》

梭羅獨居在華爾登湖畔的叢林中,他說最接近萬物、離他最近、始終與他為伴的,是那位創造一切的造物主。他在第五篇引用《中庸》孔子描述人神之間的情境:

鬼神之德充滿宇宙,雖然看不見,也聽不到,但是只要體察萬物,就知道是不可忽略的。鬼神之德使天下的人都齋戒沐浴,慎重穿上禮服來傳承先人的祭祀盛典,祭祀時莊嚴肅穆的氣氛,使人深深感受到神靈無所不在,充斥在四周上下左右的每一個角落。

我想起梭羅病重時幽默回答姨媽「是否與上帝達成和解?」的問話,他說:「我不知道我和上帝之間曾經有過任何爭執。」梭羅引用《中庸》裏孔子說的這段話,表白自己自始至終,都是與這位造物主須臾不離形影相隨。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住進華爾登森林小木屋幾個星期後,梭羅忽然為「鄰居是不是健康生活的必要?」這個問題整整思考了一個小時。他在第五篇《孤寂篇》裏為自己找到答案:「在大自然中,在周遭的每一個聲音和影像中,都蘊含著無限的友誼,每一根小小的松針,都因為認同我而綻放,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們難道不能暫時拋開這表裏不一的社會,用自己的思想來安慰自己嗎?正如孔子所說的『德不孤,必有鄰。』」

梭羅將自己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來去,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視萬物為我族類,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最好的鄰居,最好的朋友,他從此再也不感到孤寂。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

梭羅在第八篇引用《論語》中的季康子問政:「如果殺無道之人,來成全有道之人,這樣可不可行呢?」孔子說:「治理國家,何需殺人?上位者有心向善,人民自然就跟著向善。君子高尚的品德像風,小人敗壞的品德像草,風吹在草上,草必定伏倒。」

梭羅認為貧富不均是造成偷竊和搶劫的原因,他以孔子「君子之德風」這個言論告訴大家,如果主政的人有「生活簡樸」的君子之德,人民自然效法過簡樸的生活,這樣就不會有偷搶等亂象的紛爭了。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孟子.告子上.第八節》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

梭羅在第十七篇《春天》引《孟子.告子上.第八節》的性善論來與自己的性善論互相對照印證:人之所以會喪失善性,就像刀斧砍伐森林萌芽的樹木。當人在夜裏受到養息,天亮時又呼吸到清明之氣,那時人的善良本性都是很相近沒有什麼分別,可是到了白天,因為被外力桎梏泯滅了善性,所作所為就顯出惡的一面,惡性循環使人性中的善很難保存,外在行為便有如禽獸,人們看到禽獸般的惡,就以為這人不曾有過善良的本質,這難道是人真實的自然本性嗎?梭羅又以《孟子·離婁下》的言論來闡釋人與禽獸的區別其實很細微,一般對自己導致劣行的獸性並不加以管束只有努力克己修身自持,活出人異於禽獸的高尚特質

梭羅不但持性善論,而且極具寬恕之道,他說春天象徵萬物初創和黃金時代的再現,大自然正在進行祂的創造和清潔工作,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是春天的特質,也是上帝的旨意,所以因為各種不同原因不慎誤入歧途的有罪之人,都應該在春天來臨時得到寬赦。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禮記.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南宋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經」是孔子的話,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梭羅在第十一篇引用曾子《禮記.大學篇》的言論:「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說狼吞虎嚥貪吃的人,絕不能嚐到食物真正的滋味,使人沉淪的不是食物,而是吃東西的態度。

梭羅住在大自然中,和宇宙萬物親密共處,實際接觸過後,自然而然衍生出「視萬物皆我族類」的博愛情懷,漸漸感到為裹腹而殺生心裏很不舒坦。「我們不必為體內的低劣獸性感到羞恥,除非我們和它同流合污。」原本很愛釣魚的梭羅,因此不釣魚開始吃起素來:「我們想要過有境界的生活,就必須自我要求有所節制,這樣就會一天比一天更敬重自己。」這也就是梭羅引曾子《禮記.大學篇》「修身」在「正其心」的真義。

因為不忍殺生而吃素,是多麼高尚的境界!一般人很難以做到,即使孔子也只能說「君子遠庖廚」。梭羅一生追求過真實的人生:如果死亡臨頭,就坦然無懼地面對;如果還活著,就立刻去做該做的事情。梭羅畢生的確切實做到了心之所嚮的境界,這是他最令人尊敬的特點。

道家老子的無為觀

梭羅在第四篇說,他有時候捨不得把眼前美好的時光用在任何的工作上,他想要在生活中騰出一片空間,坐在向陽的門前,從日出坐到正午,甚至直到太陽西下,在這個時候,他任自己放空,一無所為,順其自然,不用意念干預,只是靜靜地坐著,他覺得這樣的時間,並不是從生命中提取出來的,這反倒為他的人生增加更多時間,梭羅因此明白了東方「無為靜坐」的理念,覺悟人在任何環境之下,都應該悠然自得,這與老子的無為觀念相契合,一種順應自然規律的態度。我們看了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章》,就會感到梭羅在第十七篇《春天》中「無法律而人自守誠信」的詩句,與老子「為無為,則無不治。」的無為思想是多麼的如出一轍!

我對以上《湖濱散記》裏提到的中國言論做出整理歸納後,覺得梭羅與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很契合,我想「道」都是一以貫之,古今中外所有的古聖先賢,他們的思想理念應該都是有著不同形式的契合之處,成維安先生在編譯《湖濱散記》時,就點出了許多這些思想的契合之處,引用了一些中國的古文穿插其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衛靈公》

梭羅在第一篇論述行善助人,不一定是人人想要的,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行善應該先瞭解受者真正的需要,強迫的善行很可能反而會造成受者的災難,行善若是攙雜邪念,更就會發出腐敗的氣味。梭羅自己一生簡樸,只用少數時間賺取生活所需,雖然清貧,卻最怕蒙受施恩的善行,若知道有人存心要來施惠於他,他一定立刻逃跑,覺得這樣的善行就像沙漠中的狂風,將沙子吹得滿臉滿身滿鼻子都是,令人窒息。梭羅看重人與人之間結出的花朵和果實,認為行善不能只是治標不治本,施與受之間應存在激勵人心的勇氣,施者當為受者的精神注入新的生命,讓受者獲得力量努力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吳下諺聯》王有光

梭羅藉著閱讀世界經典名著,得到來自全世界的知識、智慧和啟示,他在《湖濱散記》第三篇就寫下《閱讀》的重要性,強調閱讀經典古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銘》劉禹錫

華爾登湖畔的小木屋,猶如劉禹錫筆下的陋室,梭羅住在其中,自得其樂,他竭誠歡迎「談笑有鴻儒」的訪客,最怕那些自以為是的「改革家」來訪,因為那些改革家不旦危言聳聽又渾身充滿了銅臭味。

斬草不除根(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梭羅為了自食其力,在小木屋附近開闢了一塊農地種豆,下定決心要瞭解豆子,並將種豆的體驗寫成《湖濱散記》的第七篇《種豆》,要豆子長得好,必須長期抗戰對付雜草,除草時絕不能留下丁點的斷根,否則就會見識到什麼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醒世恆言》馮夢龍

在第十篇《貝克農莊》,梭羅見到一家飄洋過海而來的愛爾蘭人,日覆一日在非常惡劣的條件下做苦工,梭羅說我們應從遠方、從奇遇、從冒險和每天的新發現中,帶著新的經驗、新的感受回到家,而不是帶著傳統方法,在新的土地上生活。然而,他們卻不肯改變,不肯過簡單但快樂的生活。

明心見性(佛家思想)

湖濱散記》最後一篇《結語》,梭羅明白指出人應該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探險,成為自己疆土的主人,唯有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劃破夜空,這與佛家明心見性的思想非常吻合。

 簡樸!簡樸!簡樸!梭羅說:「最明智的人甚至過著比窮人還簡樸的生活,中國、印度、波斯和希臘的古哲學家都是同一種類型:外在生活非常窮困,內心生活卻無比豐富。」有一天我坐在後院,忽然連想到院中小小的荷花池可比擬華爾登湖,四周種滿的樹木有如華爾登森林,但是一想到屋子裏堆滿了長期累積的無用之物,這份欣喜之情立即就轉為汗顏而感到無地自容了。

長久以來,西方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於強勢的主導地位,像梭羅這樣在自己作品中多處提及中國思想的作者並不多見,人必觀照全世界之後,才能有洞悉一切的真知灼見,《湖濱散記》第十二章,梭羅說到他以尋求思想孔子的話來恢復剛才被打斷的思緒,孔子在梭羅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對於這位舉世聞名受人尊崇肯定的文學哲學實踐家梭羅,中國思想的影響力實功不可沒!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asntcls&aid=17252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