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梭羅《湖濱散記》文學之旅 / 漢湘
2022/01/23 06:18:57瀏覽931|回應0|推薦25

從小在臺北長大的我,出於學生時代對外面廣闊世界的渴慕,很喜歡閱讀世界名著,梭羅的《湖濱散記》正是其中之一,是我年少時非常美好的閱讀記憶。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能夠實際去到書中描寫的勝地,盡情遨遊,沈思冥想,緬懷作者偉大的精神境界,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夢想,大家可以想像,我對於去華爾登湖拜訪梭羅的文學之旅,是抱持著多麽興奮熱烈的心情。

 《湖濱散記》的作者亨利.大衛.梭羅,於1817712日出生於麻薩諸塞州的康科德小鎮,1833年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只選讀自己有興趣的修辭學、經典文學、哲學、科學和數學等並不熱門的學科,1837年畢業後,沒有接手家族的鉛筆廠,不過卻為鉛筆廠做了許多技術上的革新,實驗製造出來的鉛筆,獲得優良品質獎證書,他對向他道賀的朋友說:「我以後再也不製造鉛筆了,已經做過一次的事情,我決不再做。」

 梭羅是一位一生用生活來實踐自己信念的人,是十九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廢奴主義者、超驗主義者,也是最具天賦的先驗論思想家,他認為人應該回歸自然,透過大自然來和上帝交流,最主要的思想是以人為本,極力反對當時違反人性的奴隸制度,他勇於挑戰傳統主流社會的激進思想,對後來的個人主義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奠定美國從此異於歐洲文化的獨特精神。在生活上,梭羅提倡親近自然、學習自然、杜絕浪費、以過簡單質樸的生活,來體會生命的本質,讓人生因思想的豐富而完美,最著名的代表作《湖濱散記》和《公民不服從》,正是他思想的體現。

 梭羅是為了驗証在大自然中過極簡生活的可行性,才決定以身試法,在28歲,1845年美國的國慶74日,用僅僅$28.12元購買材料,親手建造一個小木屋,然後在這個小木屋獨居,傾聽、感受大自然,思考人生真諦,探索人類在大自然中求生存、摒棄一切物質享受的潛力和底限。

 兩年多以後,梭羅認為在大自然中過極簡生活的實驗已經成功,不必再重複浪費時間做同樣的事情,就在184796日,離開了華爾登湖畔的小木屋,梭羅整整在華爾登湖畔的小木屋獨居了兩年兩個月零兩天。7年後,梭羅出版了《湖濱散記》這本詳細記錄他在華爾登湖畔小木屋生活切身體驗的書。

 在梭羅的時代,黑人是完全沒有地位的奴隸。他住在華爾登湖畔小木屋期間,因為反對奴隸制度,拒絕繳稅給不公義的政府而被捕入獄,雖然他只在獄中待了一夜就被保釋出獄,但是這獄中的一夜,激發他思考了許多問題,讓他寫成著名的政論《公民不服從》,當政府施用壓力,強迫人民做違反良心的事情的時候,人民應該有「非暴力反抗」的權利。梭羅以實際行動為被判死刑的廢奴主義者約翰.勃朗請願,在約翰.勃朗被處死後,親自爬上市政府大樓頂用力敲響大會堂的鐘,為約翰.勃朗哀悼,此外,他也幫助黑奴逃亡。梭羅就是這樣一位不僅僅是思想家,而且是一個言行一致敢作敢為的實踐家。梭羅《公民不服從》「非暴力抗爭」的見解,影響了俄國的托爾斯泰、印度的聖雄甘地、南非的曼德拉和美國的馬丁.路德.金,以及許許多多文化思想界的菁英。

 梭羅一生未婚,曾經愛上一位名叫愛倫.西華爾的女孩,可惜沒有結果,梭羅對這段生命中唯一的戀愛,寫下了自己的感受:「愛沒有良藥,只能愛得更多。」

 1860年,梭羅不幸得了肺病,186256日死於晚期肺結核,臨終前說:「很好的航行就要開始。」三天後安葬在家鄉康科德的沈睡谷作家岭墓園,45歲短暫的生命,卻在人世間留下永恆的璀燦光芒。葬禮上,愛默生悲痛的說:「這個國家還不知道,它已經失去了一個多麼偉大的兒子。」

梭羅離開這個世界至今已有159年了,但是他超越時空的思想,依然如天上的日月星辰光照著人世,他希望人們在心中擁有一個思想價值的尺度,有一個讓心靈淨化的華爾登湖,這樣,一個人無論身在湖畔還是喧囂的城市,靈魂都不會輕易迷失方向。

 《湖濱散記》在1854年出版的時候,它的價值並沒有被肯定,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後,人們才發現這本書對整個世界的卓越貢獻,除了優美的文筆被公認超越了絕大多數同時代的作家,同時書中的思想,早在那麼多年前就賦予我們「回歸自然」、「保護生態」、「反對消耗資源」、「和平抗議不公」等等的告誡,美國著名的詩人羅勃.佛斯特說:「僅僅在一本書裏,他就超越了美國曾經有過的一切。」

 梭羅的思想,像出土的寶石,漸漸在人世間發出鑽石般璀燦晶瑩的光芒,1985年《美國遺產》評選「十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梭羅的《湖濱散記》名列第一。評論界認為,梭羅最先啓蒙了美國人感知大地的思想。《湖濱散記》被譽為是現代社會的「綠色聖經」,梭羅則被稱為是「綠色聖徒」,成為美國文化的代表和全世界自然愛好者的偶像。

 對梭羅而言,這樣的盛名和讚譽,都已經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了,但是我相信,梭羅的在天之靈,知道自己的思想最終獲得了世人的肯定,必定是萬分欣慰的。

 華爾登湖並不大,面積61公頃 ,環湖2.7公里 ,水深達3133公尺 ,是大約一萬二千年前威斯康辛冰川的溶水形成的山中小湖,深邃而純淨,在這本書裏,梭羅為華爾登湖寫了一首很美的詩:

我住在華爾登湖畔,

如此接近上帝和天堂,

我是岸邊的圓石沙岸,

我是吹過湖面的微風,

我是手捧著的水和沙,

最深處就是我的心潭。

 梭羅的詩,自然,簡樸,而又深刻涵意深遠,非常優美自然,宛如揮灑出一幅隨著日升、月落,四季變幻的山水畫。

 有評論家說:「梭羅和美國著名的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一樣,是二十世紀詩歌的前驅,從梭羅的詩作中,已經可以看見現代詩歌中大膽的象徵手法。」

 張愛玲曾經這樣評價梭羅的詩才:「梭羅的詩作中充滿了意象,有一股天然的勁道。」「不假借人工修飾的美,有一種掃清俗氣的風度。」

  梭羅的胸中自有山水,詩句隨手捻來,就有很高的意境,晶瑩剔透的文字,形成詩一樣的散文,興發出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喜悅之情,喚醒人類被城市禁錮已久的乾涸心靈。對梭羅而言,寫作不僅僅只是為了舒解心情,寫作是一種源自心靈而來的強大力量。

 《湖濱散記》共由18篇散文組成,詳盡描述了梭羅在華爾登湖畔一片叢林中度過的生活,藉著簡樸的生活嘗試,來挑戰個人的極限,以實際行動,來證明並肯定實現自我的價值。

 在這本世界著名《湖濱散記》中,我感到非常引以為榮的是,梭羅在書中多次提及了中國的古書,例如第二篇就引用了成湯王的浴盆刻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書中還多次提及孔子、曾子的言論,和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他並且經由「無為靜坐」來瞭解東方思想。

梭羅184796日離開華爾登湖時說:

 我離開森林的理由和我進入森林的理由是一樣的,我覺得生命可以有很多種形式,我們應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唯有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劃破夜空!

 201961日,我和先生終於付諸實行,踏上了《湖濱散記》的文學之旅,去尋訪華爾登湖畔森林中梭羅的身影。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我們真是太幸運了,因為那個時間點,恰恰是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

 抵達康科德已是傍晚時分,我們先去供訪客參觀的梭羅小木屋,這是1985712日,梭羅168歲誕辰的時候,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市為紀念梭羅,特別開放給全世界的梭羅仰慕者前來參觀、追憶、模擬和想像的復建小木屋,不收門票,只需付停車費用。這棟小木屋座落在華爾登湖畔126號公路的松樹和橡樹林中,離華爾登湖很近,距離原始的小木屋大約1.61公里,沒有蓋在原址,因為地點太偏僻。小木屋兩邊都有窗戶,後面有磚砌的壁爐煙囪,和一個存放木柴的小空間,門前不遠處,有梭羅凝視左手手掌的雕像,我想這個姿勢是寓意「你想要抓住什麼樣的人生?」的含意,另一側有說明梭羅復建小木屋的示意板。

1845年,梭羅建造小木屋花了$28.12元,140年後的1985年,這棟復建的小木屋複製品花了大約$7,000元。小木屋長15英尺,寬10英尺,屋內一個壁爐,嵌著一塊來自原始小木屋的磚,左邊一張床、床後方一個小圓桌,右邊靠窗有小書桌,散置著三把椅子。梭羅說:「我屋裡有三把椅子,一把為獨處,兩把為友情,三把為社交。」梭羅偶爾會去鎮上,或者散步去找愛默生,或者回父母家看看,他的朋友也偶爾會來拜訪他。小木屋的門從來不上鎖,凡是來到華爾登湖的人們,只要願意,都可以進入他的小木屋,坐在他的書桌前,看幾頁他放在桌上的書,可以在他的火爐邊休息、取暖,或者找一些食物來吃,如果,恰巧這時梭羅回來了,他就會和訪客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的聊聊天。這些情形都說明了梭羅進入森林獨居,並不是要隱居,他也不建議人們模仿他的行為,他說如果一個人嚮往簡樸的生活,無論是在紐約、倫敦、孟買或者東京,都可以實踐,只要心中有華爾登湖,有簡樸的生活理念,我們的生活就會更有意義,更幸福。

參觀了梭羅的復健小木屋,我們慢慢朝華爾登湖走去,那天傍晚的遊人不是很多,近黃昏的天氣很舒服,我們就在湖邊漫步,並且拍下了非常美麗的夕陽西下湖邊景致。掠過一大片樹影,我看見一位女子,獨自坐在夕陽餘暉之下的湖邊,正在閱讀著一本書,這真是一幅充滿了大自然和人文相互輝映的極美的畫面。

第二天,62日的早上,我們先去參觀訪客中心和紀念品商店,連起來的整一棟建築具有木頭自然的質感,大片的玻璃落地窗,讓人覺得和室外的大自然沒有隔閡,非常完美的契合了大自然的景致和人文的氣氛,在這裡,慕名而來的訪客可以觀看介紹梭羅的影片,瞭解華爾登湖的地勢,瀏覽梭羅的隨身物品,以及一些和梭羅相關的陳列。在訪客中心,每天都可以看到梭羅日記中當天的記載,一整面牆壁上大大的一句話,令人印象非常深刻:Wheres Your Walden?

我在梭羅紀念品商店買了原文的《湖濱散記》, 和一張介紹梭羅的DVD 。之後,我們再度去參觀了梭羅的復健小木屋,然後才走向華爾登湖,去感受湖的自然美景,更重要的是,去尋訪、憑弔梭羅小木屋的原始遺址,並且要繞著華爾登湖走一圈。

從地圖上看,小木屋遺址的北邊不遠處,有梭羅種豆的菜園,再往北有一條公路,可以通到哈佛大學和波士頓,西南面有一條鐵路,也可以通到波士頓,梭羅原始小木屋的地理位置離市鎮並不遠,直線距離約為2.13公里,離復建小木屋也只有1.61公里,一般來說,路不會是直線,距離當然要更遠一些。

 我先生不是一個喜歡走進大自然的人,但是因為受了我的影響,他也非常欽佩梭羅,因此也就興致勃勃的背著背包,腰間綁著一件風衣,還尋了一根長長的樹幹拿在手上,很有架勢陪著我一起走進林中小徑,去探訪原始梭羅小木屋的遺址。

 6月2日的華爾登湖,有著初夏清澈的美麗,靜靜地掩映在嫩綠的樹林之間,湖面浮現著藍天白雲的倒影,隨處都看得見含苞待放的美麗小白花。走了約莫半個多小時,我們終於來到了期盼已久的梭羅小木屋原址,像一個朝聖者抵達朝聖的目的地,當我看到石柱圍起來的一方小小的、空空的遺址,心情非常複雜,我想到崔顥的詩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梭羅沒有顯赫宏偉的黃鶴樓,有的只是這麼一小塊、空空的黃土。 回想170多年前,梭羅曾經在這裡一個人度過了兩年兩個月零兩天的生活,這真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水,沒有電,他不怕有野獸出沒嗎?

 1872年,《小婦人》作者露易莎的父親奧爾科特先生,憑著記憶中梭羅小木屋的地點,放置了一塊石頭。後來,陸陸續續有研究生態的人和文學的朝聖者來,也都放石頭在那裏,漸漸地形成一種另類的文化象徵。1945年7月4日,梭羅住進小木屋整整一個世紀100週年的紀念日,一位業餘考古學家羅蘭.羅賓斯決定在這一天去尋找梭羅小木屋的所在地,他在那個石堆的附近挖掘,然後於同年1945年的11月12日,發現了梭羅小木屋的煙囪遺跡。

 一個大大的深咖啡色牌子,寫著梭羅在《湖濱散記》第二篇中提到的「進入森林獨居」的原因:

 我去森林裏,因為想要過一種「只面對最基本需求」的生活,看是否可以「從這個實際的體驗裏」學到「過極簡生活的方法」,不致在死的時候,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活過。

 牌子的後面,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石頭,有的石頭堆疊得高高的,有的石頭上有訪客的留言⋯⋯⋯⋯,這都是訪客對梭羅致敬的方式。我先生也去尋了一些石頭,把石頭堆疊起來,表達他對梭羅的敬意,而我,我在梭羅小木屋的遺址徘徊又徘徊,想像著自己也住在那裏⋯⋯⋯日升、月落⋯⋯春、夏、秋、冬⋯⋯⋯久久不忍離去。但是,我終究必須離去, 最後,非常依依不捨地向通往湖邊的林子裏走去⋯⋯⋯。

 告別了梭羅小木屋的遺址,我們繼續繞華爾登湖的西側走,美麗的湖景依舊,湖水清澈見底,我們看見有人在湖裡游泳,有人在湖上泛舟看見了更多美麗的小白花,最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居然在湖中看見了一尾很大的紅色的魚,它很緩慢、很緩慢地,慢慢地浮游在水面,隨著我們的腳步向前行,彷彿要陪我們走一段路似的,我想起了劉禹錫《陋室銘》的句子: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這是梭羅在向我們顯靈啊!我非常非常的感動,心裡充滿了感激之情。

 繞了華爾登湖一周,我們又回到梭羅復建的小木屋,小木屋的兩邊都開有窗戶,進門右側窗戶前的小書桌上,攤開著一本訪客簽名留言簿,6月1日、2日、3日,我們在康科德的每一天,都非常興奮的在上面寫下日期、我們的中英文名字、所來自的城市、和感言:“ Impressive!” 是的,來拜訪梭羅,看到他的小木屋,我的感動實在無以言喻!

 我們在康科德住了兩晚,除了拜訪梭羅,也拜訪了愛默生和《小婦人》作者露易莎的故居, 新婚霍桑夫妻住過的老宅,和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處老北橋、康科德博物館、作者之家、以及他們安息的沉睡谷作家岭墓園。離開康科德之前,我們最後又去了一次梭羅的復建小木屋,向梭羅道別,他如今擁有來自全世界仰慕他的讀者,我知道他不寂寞,感到難捨難分的是我。

 這次的文學之旅,我之所以著重梭羅和他的《湖濱散記》, 因為世界上美麗的湖有很多,華爾登湖這麼小,卻這麼有名,是因為有了梭羅,梭羅生於斯,長於斯,葬於斯,我去了一趟康科德,覺得梭羅是康科德最值得歌頌的一頁篇章,如果說,華爾登湖是康科德冠冕上的一顆明珠,那麼,梭羅就是那位有資格戴上冠冕的人。

 第三天,6月3日的中午,我們帶著滿滿的美好回憶,離開了被榮稱為「美國最大的小鎮」康科德。康科德豐富的人文,開啟了美國異於歐洲的文化,成為美國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康科德的老北橋戰役,贏得了美國走向獨立的開闊道路,這個擁有美國璀璨文化和光榮歷史的小鎮,走在路上隨意望去,就是一幅寧靜美好的畫面 —— 老先生坐在街邊的長椅上讀報, 上面吊掛著一排黃色的小花,身邊也是小黃花,街邊隨處就是可以靜坐或者聊天的好地方。

 這個梭羅已經離開一百多年的康科德小鎮,並沒有給人物換星移的感覺,梭羅、愛默生、霍桑、露易莎、錢寧⋯⋯⋯他們生前全都匯聚在這裏,現在也一起在這裏安息,每一位都是文學史上的一顆燦爛明星,而華爾登湖,仍然像梭羅的時代一樣清澈深邃,湖畔的林木,顯得更加茂盛了……⋯。在這樣有靈氣的地方流連,如同梭羅所形容的:「像大自然一樣從容不迫的過上一天,是一種身心舒展的幸福。」我覺得我的精神和心靈也已經靜默地完成了一次淨化。再見,康科德!

 我們依依不捨離開了這次主要的目的地康科德,接下來,還要繼續一些未完的行程,首先往北部 New Hampshire 的 Derry 城,去拜訪詩人羅勃.佛斯特的故居,然後南下往東去 Salem 城,拜訪霍桑的出生地,和他筆下非常著名的七角樓,之後再去波士頓,參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卡布里廣場、波士頓公園、和昆西市場等等著名景點。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波士頓,因為有很發達的地鐵,我們就不開車了,而是買了一日遊的地鐵票,就在6月4日這一天,搭地鐵去了波士頓所有想去的地方。

 因為研究梭羅,我發現了一部由羅賓.威廉斯主演的電影《死亡詩社》,詩人俱樂部的開幕詞,引用的正是梭羅《湖濱散記》第二篇文章裏的句子:「死亡詩人致力於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電影中有一位詩人讀出梭羅書中原文的句子:「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華。」

 梭羅認為經典的思想永恆不朽,是唯一不會腐朽的神諭,梭羅相信,人生如果有夢,美夢一定可以成真,如果你在空中建造城堡,你的建造不會丟失,他們應該就在那裡,現在,把地基打下去!

 Where’s Your Walden? 訪客中心對來訪的朝聖者寫了一段話:「梭羅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特別的地方,一個可以讓我們放鬆,美麗的,具有意義的,或是帶有靈性之地。他曾經在這裡,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的華爾登湖。」梭羅在華爾登湖建造了他的城堡,我們的城堡要建造在什麼地方呢?梭羅說,到你的內心去探險!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哥倫布,必須去尋找自己內心的新大陸和新世界。

 在梭羅那個科技剛剛起步的時代,當開發自然成為那個時代的開拓精神時,梭羅就已經看出人類對自然造成的破壞,他以犀利的筆墨指出:「人們將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最終會導致可怕的結果。」梭羅百年前的擔憂,已經漸漸演變成嚴峻的事實:上億噸的冰山正在融化,臭氧空洞日益擴大,熱帶雨林快速消失,許多物種瀕臨滅絕,各種極端性氣候不斷帶來災害,大規模污染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我們的生態環境正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威脅。

 一星期前,美國有六個州才遭到三十幾個龍捲風的嚴重摧殘,造成難以估計的生命財產巨大損失。通常龍捲風都是出現在春夏之交的季節,但是這次因為極地氣流的溫度高於12月平均值,形成了龍捲風有利的條件,可以說這次冬季的龍捲風也是地球暖化造成的。

 梭羅是個倡導保護環境、保育生態的先鋒,他為人類和這個世界提出了解決之道,他說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抗拒物質世界的引誘,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簡樸”。簡樸!簡樸!簡樸!「簡樸」成了梭羅的口頭禪,更是他一生身體力行的生活方式。

 梭羅始終和慾望保持距離,過著極其簡單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想,很少有人能夠像他這樣過著苦行僧的生活,只有基本需求的欲望,我也不能,尤其,在現今這個物資科技爆炸的時代,我們希望能住得更舒適,吃得更豐盛,穿得更有品味,至少有一輛性能好的車子可以代步⋯⋯⋯⋯,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告訴自己一句話:「不要浪費!」梭羅或許也就多少可以稍稍感到釋懷了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asntcls&aid=1713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