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曾「隨風飄逝」的搖滾王子 鮑伯狄倫(Bob Dylan)
2011/04/06 09:33:41瀏覽1831|回應1|推薦23

44日兒童節,在報上看到鮑伯狄倫(Bob Dylan3 日晚上在台北小巨蛋演唱的一則新聞,內心很是羨慕,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在場。既然無緣,想起多年前寫過一篇有關鮑伯狄倫的文章,於200397日發表於北美世界日報「世界週刊」,一直還沒放上網誌來,趁此機會跟有興趣的人,一起來回味這人的傳奇生活吧。

不曾「隨風飄逝」的搖滾王子 鮑伯狄倫(Bob Dylan

1962年,416日,星期一,下午五點鐘,一個小男生在紐約一家名叫「Fat black Pussy」的咖啡屋跟朋友喝咖啡與瞎扯蛋,突然靈感來到,遂拿起鉛筆,邊彈吉他邊寫下來。寫完後,他來到Gerd's Folk City地下室,一個民歌手等候演唱機會與聚集處,小男生開始焦急地踱起方步。當樓上方結束表演的Gil Turner下樓來準備下一檔節目時,年輕人走上前去說他剛完成了一首新歌,希望對方可以聽聽看。

Gil坐了下來,年輕人充滿感情地唱起歌,旁邊的人隨即圍聚了過來。唱完歌後,四周的人全都感動得鴉雀無聲,Gil更是無法言語,立即決定上樓去演唱那一首新歌。Gil拿著一份拷貝的歌譜上樓,告知台下的聽眾說:「今天晚上,我要為大家演唱一位極有才氣的作曲家剛剛出爐、還很燙手的一首新歌!」Gil開始唱: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後,你才會說他是一位男子漢大丈夫呢?一隻白鴿要飛越多廣闊的海洋後,才能在沙灘上安眠呢?要有多少發的砲彈在空中呼嘯過後,才不會再被發射呢?我的朋友,答案隨風飄逝啊!

一個人要抬頭多少次後,才能望見天空呢?一個人要有多少隻耳朵,才能聽見旁人的哭泣呢?要多少人犧牲後,人們才懂得已有太多的人喪生了呢?我的朋友,答案隨風飄逝啊!

一座山在被沖刷入海之前,能存留多少歲月呢?某些人要活在世上多少年後,才能擁有自由呢?一個人能轉頭不顧、假裝他甚麼都沒有看見多少次呢?我的朋友,答案隨風飄逝啊!

唱完,全體觀眾起立鼓掌,在吧台一旁觀看的年輕人展露出笑顏。

這是鮑比迪倫成名曲〈隨風飄逝〉(Blowing in the Wind)如何寫成以及第一次演出後所得到的反應。 Gil的「新世界歌手」也幸運地成為第一個錄製這首歌的樂團。(Peter, Paul& Mary則將之唱上排行榜;〈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亦如是。)那年,迪倫才19歲!

祖籍蘇聯猶太裔的鮑比迪倫,本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因仰慕詩人Dylan Thomas而取名迪倫,1941524日在明尼蘇達州Duluth 出生,七歲搬至Hibbing。喜愛思考的他,十歲便開始寫詩,自己摸索學會鋼琴、吉他,並保有絕對音感,一首歌只要聽過一次便能自彈自唱。

迪倫特別喜歡貓王、Jerry Lee Lewis,跟同齡的小孩組過幾個樂團,吹口琴又彈吉他。高中畢業紀念冊上,他寫:人生最大目標是「加入Little Richard行列」。

1959年,迪倫到明州大上大學,聽到LeadberryWoody Guthrie簡單、直接抒發人民心聲與反映時代脈搏跳動的民歌之後,便一頭栽了下去,在學校附近的咖啡屋駐唱。一年後,他乾脆休學,搭便車到紐約,內心有兩個願望:到格林威治村的咖啡屋演唱民謠,成為民歌手,以及探望因先天性神經系統失調住院的Woody Guthrie

迪倫兩個願望很快就實現了,他往NJ醫院探望垂危的Guthrie,在他病床前獻唱這位民歌元老所寫的歌謠,不久也成為格林威治村的民歌「大將」,一曲〈隨風飄逝〉,將他吹上歌壇寶座,開始他傳奇性的音樂生涯。

曾被《生活雜誌》尊為二十世紀美國一百個最重要人物之一的迪倫,是樂壇的長青樹,崛起六十年代,因Robert Shelton在紐約時報上對他的稱譽,與哥倫比亞公司簽約。1962年出第一張唱片,以民歌前輩所寫的傳統歌謠為主,只放入他自己所寫的兩首歌,一首寫新家紐約,另一首寫他敬仰的Guthrie。隔年,迪倫第二張唱片便大大不同凡響了,顯露出寫歌奇才。他的歌不只保持民歌那種反映民聲、時代的特點,歌詞更是有若詩歌,輕易地便將左翼、波西米亞的心境、感情,一一化為文字。

因受到Guthrie社會主義影響,加上寫歌對他乃最自然不過之事,迪倫很努力地寫,寫他對世事的觀察、反省、疑問與理想,於是一些和平反戰,為少數民族人權伸張正義的歌曲紛紛出籠。

迪倫慨嘆他往往沒有時間好好想後才寫,說六十年代的電視媒體並沒有現今發達,社會上重要的事件一旦發生了,比如有礦坑倒塌了,身為社會主義者,必須盡早將消息傳給世人知曉,便只好快速地寫歌來反映時代與民情。又,〈Masters Of War〉〈A Hard Rain‘s A-Gonna Fall〉乃為1962年古巴核戰危機所寫,他說後者每個句子其實都是一首歌的起句,但局勢實在太緊張了,他怕沒時間或沒命寫了,只好全放在一首歌內了。

1964年,第三張唱片《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依然具政治意識,同名的單曲以及〈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ll〉都是代表作,只是此時的他對站在政治戰場前線似乎也有點彈性疲疺了。

當常是他歌曲靈感來源的女友Suzie Rotolo離去後,他把兩人分手的故事鉅細靡遺地全寫在他下一張的唱片〈Ballad in Plain D〉;但二十年後卻後悔了,說真希望當時他沒有那麼衝動。

Suze分手後的迪倫,開始跟民謠歌后瓊拜茲(Joan Baez)一段謎樣的戀情。這對金童玉女,曾被喻為:「有鮑比與瓊妮唱得如此光亮燦爛,誰還需要指南針呢?」兩人感情似有若無,實或虛,至今仍是一個謎。

迪倫與Baez邂逅於1961年的Gerde’s,也就是他寫〈隨風飄逝〉過後不久。Baez回憶說,那晚迪倫送她坐計程車,她一路不停地跟司機談那首歌如何令人難忘。儘管歌曲餘音繞樑,Baez對迪倫本人並沒有甚麼特殊印象,說他:「長得像鄉巴佬,頭髮捲捲的,往兩邊短短地塞在耳後。」

1963年,兩人在羅德島新港(New Port, RI)同台獻唱,然後Baez開始邀請他一起巡迴演唱,當特別來賓,兩人遂慢慢成為好友,並發展出一段男女情誼。Baez這麼說過:「我與迪倫一起演唱,歡笑、狂鬧,我們瘋在一塊,一起騎摩托車,以及睡覺。」「雖然我不想成為攫獲或控制他的人,仍很想擁有他。」儘管倆人的關係親密,雙方的感情從沒有正式公開化。

迪倫與Baez來往時,Baez的名氣比他還大,很是照顧他,常把他放在自己羽翼下。Baez也唱過許多迪倫的歌,除了〈隨風飄逝〉外,還有〈A Hard Rain’s A Gonna Fall〉〈Simply Twist〉〈Forever Young〉受迪倫的影響很大。她也不否認:「當我個人、政治道路上跟青少年後唱民歌的的形式之間分歧時,迪倫寫的〈With God on Our Side〉成為一條架通的橋樑。」

雖然彼此相互影響深遠,這一對民謠歌王歌后,最後依舊分道揚鑣,只是各自婚娶後,仍然保持一段獨特的關係。Baez最暢銷的金唱片《Diamonds and Rust》便是紀念她與迪倫的友誼,也曾加入迪倫的Rolling Thunder Revue的巡迴演唱,並與迪倫同在加州Rose Bowl一起抗議核武。

1965年,喜歡變化、不愛在一個定點不動的迪倫開始蛻變了,以民歌成名的他,改向喧鬧的搖滾,但為其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被紐約時報稱譽為「那時代的莎士比亞」的迪倫所寫的歌詞,「與一般的流行歌曲不同,不只如民歌一樣直接,反映出時代真相,而且文字成熟美麗,宛若詩詞小說,寬度深度並存,兼具表達與娛樂價值。」

只是,迪倫的走向熱門搖滾樂、「電」吉他化,並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的。《Bring It All Back Home》是他混合古典吉他與電吉他的處女作,其中讓The Byrds一曲成名,訴說個人感情的〈Mr. Tambourine Man〉更是暢銷,成為他的第一張白金唱片,卻也讓不習慣他改為電吉他和期待他多唱些抗議民謠的歌迷,很是困惑。

尤其當他從英國巡迴演唱歸來,「新港民謠節」的慶典上,戴著墨鏡,穿上高馬靴,拿起電吉他,開唱當時已赫赫有名的單曲〈有如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竟受到許多傳統歌謠迷的噓聲,說他是「猶大」,背叛了他們。連與他同台、他所景仰的民歌前輩彼得西格(Pete Seeger),也很難接受他的改變。

然而迪倫受歡迎的程度,依然不墜,以後兩張藍調搖滾樂混合的《Highway 61 Revisited》與《Blonde on Blonde》都是經典之作。前者成為迪倫的最暢銷唱片,單曲「有如搖滾」歌長超過六分鐘,乃45轉唱片中最長、最憤怒的歌曲,在排行榜高居第二名,是六十年代反文化運動啟蒙的靈魂歌曲。後者的單曲「Raining Day No,12 & 35」也大為風行,讓他在藝術與商業上名利雙收。

沒想到聲譽正如日中天的他,1966年發生一場摩托車意外,跌傷兩塊頸骨,花了幾乎兩年的時間療傷。迪倫死裡逃生後,突然從搖滾王子變成住家男人,跟他剛迎娶不久的妻子Sara Lowndes在紐約Woodstock的農場隱居,生養了五個小孩。

復原後的迪倫再次蟬蛻,轉向比較緩慢、具鄉村味道的福音歌曲。雖然歌迷很是訝異,也很不習慣,1967年他和John Wesley Harding所合作的唱片依舊暢銷。1969年,他還到Nashville錄製唱片,和Johnny Cash合唱了一首歌。此張唱片,唱腔比他原來的聲音幾乎低了八度,而且包括很多老歌迷認為「過渡單純」的歌曲,比如〈Country Pie〉等,任性的歌迷宣稱迪倫的摩托車意外「實在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嚴重」,迪倫開始失去一些忠心歌迷了,但單曲〈Lay Lady Lay〉仍躍上排行榜前十名。

1970年開始,迪倫的唱片不再那麼賣座了,有些人說他開始沒落。尤其當他錄唱了一張Paul Simon, Golden Lightfoot等人的唱片後,他的歌迷很是慨嘆,樂評也對之嚴苛不已。幾過月後,迪倫雖然恢復舊有風格,下一張唱片情況依舊銷售不佳,只是當時不到30歲的他,卻榮獲Princeton大學所頒贈的音樂榮譽博士學位。1971年,迪倫出版一本大家期盼許久了的詩歌、散文書:《Tarantual》(從1996年開始,到2000年,他都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仍無法挽回每況愈下的局勢。

同年,摩托車事件後便很少露面的他,首次公開在喬治‧哈里遜(披頭四的鼓手)為「Bangladesh」舉辦的演唱會站台,開始他以後一連串的慈善公演;因那次的演唱,迪倫和其他歌手分享了當年葛拉美最佳專輯獎。

1972年,沈寂的迪倫接受西部片大師Sam Peckinpah的邀請,在電影「比利小子」中演出,並為電影寫主題曲。雖然拍片的過程不順,他的演藝生涯也沒有一炮而紅,電影主題曲〈敲打天堂門〉(Knocking on Heaven’s Door)卻成為經典名作。

1973年,迪倫離開哥倫比亞,投靠Asylum1974年,在全國巡迴演唱會前,他撥出幾天時間錄製《Planet Waves》,這張倉促成軍的唱片竟榮登排行榜第一名,成為他的第一張冠軍唱片。演唱會也極其成功,一年四十場,658,000個座位,一千兩百萬人爭購預售票。演唱會的實況錄影唱片,也登上排行榜第三名。

迪倫事業「第二春」正前景無限,婚姻卻出現危機,妻子與他鬧分居。迪倫將其困惑、痛苦、怒氣寫在《Before the Flood》。1975年,他開始世界巡迴演唱,並回到老東家哥倫比亞,發行《Blood on the Tracks》。這張唱片成為他皇冠上的鑽石,混和自傳以及一些羅曼蒂克的懷舊單曲:〈Tangle Up the Blue〉〈Simple Twist of Fate〉〈Lily, Rosemary & Jack of Hearts〉不僅可跟他有名的舊作相比,而且更為成熟,居排行榜第一名,為他贏得葛拉美最傑出藝術家獎,也幾乎成為他演唱生涯最暢銷的唱片,只有接下來發行的《Desire》,高佔排行榜第一名達35週之久,可與之相比。

單曲〈Sara〉是他為妻子所寫的情歌,即使唱片深得歌迷喜愛,依然無法贏回妻子,兩人離婚收場,小孩歸妻子,迪倫搬到加州,開始隱居生涯。離婚後的迪倫,不管唱片或巡迴演唱會,盛況都不如從前,此時才37歲的他,陷入一片陰影中,覺得陽光都在牆的那一邊,他保有的只是一排影子。

1978年,迪倫再次蛻變,從猶太教轉為基督徒,並將信仰反映在隔年出版的《Slow Train Coming》上,感嘆自己和人們都是「慢車,很慢才知道真理」。儘管音評不若先前,銷路仍盛,登上排行榜第三名,其中〈Gotta Serve Somebody〉勸人思考「不管你是有錢的大官或是升斗小民,你可以選擇魔鬼,也可以選擇上帝,總要找一個來服事。」成為百萬金曲,為他贏得葛拉美年度最佳男歌手獎。

1980-81,他相繼發行兩張和宗教信仰有關的唱片,但他的只寫福音歌,並在演唱會之前先講道,讓許多歌迷很不自在與不滿。1982年,迪倫被引進作曲家名人堂。1983年,變形蟲的他再次變色,回歸猶太教,到以色列訪問,並轉回以世俗為歌曲材料的流行歌,《Infidels》除去些許宗教狂熱,也因有Mark Knopfler美麗的吉他演奏,成為他最好的一張音效唱片,風評與賣座頗佳。

此後幾年,迪倫繼續出唱片,也更瘋狂開演唱會或參加義演,一年至少演唱150場,和許多歌手或樂團合作,如SantanaTom Perry, Heartbreaker, Grateful Dead等。迪倫很喜歡巡迴演唱,說台上演唱是他唯一可以感到快樂之處,因他能夠單純地當自己,當自己的主人。他說日常生活裡總有失望,在舞台上,一切失意則全都消失了。他寧可在舞台上工作,也不願在日常生活戴上「名人面具」。

迪倫的演唱會比他的唱片更引人入勝,總有爆炸性的主吉他演奏,不同的演唱會則獻唱不同的歌曲,也以不同唱腔詮釋老歌。1988年,迪倫與超級巨星George Harrison, Roy Robinson等人組成「Travling Wilbury」,錄製了兩張暢銷唱片。1989年,他的《Oh Mercy》風評極佳,同年,被引進搖滾樂名人堂。

這時候,迪倫在寫歌上突然產生無力感,對自己的音樂感到陌生。1991年,在葛拉美頒獎典禮接受終身成就獎時,他在致謝詞中力圖振作,說他父親留給他的最好的遺產就是讓他確知:人即使走到絕境了,還是能走出一條路來的。

於是迪倫開始尋求出口了。他重回民歌與藍調搖籃, 92-93年錄製了兩張傳統民謠唱片《 Good as I Been to You》《World Gone Wrong》,表現出他音樂根源於民歌的事實;後者為他得到了一座葛拉美獎,同年,他受邀在克林頓總統的就職典禮上演唱。

就在這段尋根與尋求突破的時期,迪倫展示出他另一種天賦。原來他不只能寫歌作詞,還能畫畫,他的許多唱片封面,都是自己的素描或畫作。1995年,迪倫出版一本畫冊《Draw Blank》,包括鉛筆素描、炭筆畫、鋼筆畫。平時說話大膽尖銳的他,論及自己的畫作時,卻一反常態,變得柔軟,說那些都是他極為私秘性的東西,像打毛線的人在編織自己的衣裳一樣。

迪倫當然不是大畫家Rembrandt,他的那些畫作只像是高中生在筆記上塗鴉罷了,但因為他的努力,即使沒有專業人士的洗鍊完美,瘦弱的線條依然有其獨特風格。迪倫畫的都是實景,比如旅館房間、街景,柴油卡車,一些他認為有趣的實物。他說他無法虛構東西,像他所寫的音樂,必須建立在現實生活上。

迪倫說不管是作曲或畫畫,都是他鬆弛自己的法寶,有如沈思打坐,使精神得以更新。很巧妙的事, Baez也愛素描與繪畫,曾為她自己的唱片設計封面,還在兩家她最為喜歡的餐館留下了畫作,掛在牆上展示。

1997年是迪倫另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一次大風雪中,他在明州的家中寫了些新歌,其中一首〈Highlands〉長達17分鐘。新出爐的《Time 0ut of Mind》成為迪倫十年來的第一張白金唱片,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葛拉美大獎,包括最佳當代民謠、最佳專輯、最佳搖滾歌手等。

這個曾以歌曲想要影響世界的搖滾歌手,在歲月衝擊下,沒有太大的野心了,只想寫出現實的生活,寫些個人的感情,很多歌都表現出怨懟、悲痛、厭倦的心境。他似乎是比較悲觀了,看見的世界是日暮西山,傷害處處,只能獨善其身,不想要兼善天下了。

那年迪倫已經56歲了,不再像年輕時期那樣充滿了衝勁與理想,但歌曲中仍繼續忠於自己,不想隱瞞人生的傷痕,不怕人家看到他的脆弱、挫折,或哀嘆生命的有限。「當你超過一些年歲後,會覺得人生苦短,還是說些真話吧!」「趁白晝努力工作,因為當黑夜死神來臨,便沒有人可以再工作了。」

這就是迪倫的歌能引起人共鳴之處吧!他從來不矯情,也不會因其想法哀傷而不寫。只是,當被問及歌中的傷痕,比如誰是讓他傷心的女人?他也能一副水過無痕的模樣,說他的歌雖然不是無中生有,終究也不過是某段時間的經歷罷了,他不會讓那低蕩的思緒盤據心中太久的,「否則就太自尋煩惱了!」

他希望聽眾不要把他描寫的情境當成永遠不變的心態,「當貓王在唱:『你不過是一條狗』時,你總不會太當真吧?每個人每一分鐘都在改變,唱片所捕捉的,只是某個時段的氣氛和感覺,一旦時間改變了,感覺也會改變的。聽過,感受過了,就算了。」

Time》推出後,佳評如潮,當迪倫正要享受演唱事業另一高峰,展開歐洲的巡迴演唱時,因為吸入住家附近河流上方污染的空氣,心臟受到感染,大病了六個禮拜,還幾乎喪命。迪倫認為自己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乃純屬意外,並不太在意,但他的聽眾卻有了一番省思。迪倫的「敲打天堂門」讓許多歌迷頓時醒悟過來,警覺到生命的有限,因此更能欣賞他在《Time》中所想要表達的心聲,也體會出即使迪倫過去有時沈寂,像青龍沈睡,其實眼睛都是大睜的。

他們終於確認:不管迪倫的唱片是熱賣或冷清,他的歌都是好歌,訴說的都是最真實的感情,描繪的都是最真切的年代,投擲過來的都是最誠摯的問題。迪倫是曾多次改變其音樂方向而讓歌迷困惑過,但那也是老歌迷因他的不走「舊路」,「不能習慣」罷了。

那「不能習慣」正是迪倫在老歌迷之前演唱時的「難處」。他說人們總寄望他能一陳不變地演唱老歌,聽眾總帶著「過往的耳朵」來聽歌,問題是他錄製的歌曲分佈在他生命不同的時段,和不同的音樂家、拿著不同的樂器獻唱的,要他按照原來的方式演唱,難道要他拖著上百個元老一起上台嗎?

「人在變,時間在變,心境在變,歌曲又怎能一音不變呢?不同的人,不同的樂器,不同的心境,自有不同的詮釋。我的音樂有其生命、真理,能在不同的夜晚發出獨特的馨香。我不喜歡活在過去,只想活在現在。活在過去是種沈溺,是癮頭,在嗑藥,我可不想要當一位『Drug dealer』啊!」

因此,當他最近的聽眾群不再只是些嬰兒潮時代的禿頭老歌迷,而能加入學院派、穿染色T恤的年輕人後,他很是欣喜,說年輕人沒有老歌迷的包袱,可以打開心胸接受他「此時此地」所想要詮釋歌曲的意義。迪倫說,不管他是以原音唱老歌,或是將老歌新唱,他表現的全是當時最真實的感覺。「改變了,不代表不曾存在,曾經存在的,也不代表將會永遠存在,因為世上沒有不變之物,人的感情也一樣。」

迪倫在一場大病後,唱片更為熱賣,歐洲巡迴演唱場場轟動。這位曾是最嬉皮、拿著電吉他、大唱搖滾樂的政治反動份子,病好後,在教皇保羅二世欽點下,在義大利Bologna的「復活週」獻唱了三曲,年底,則在華府甘迺迪中心接受藝術界最高榮譽的禮崇。隔年,更在葛拉美獎上大出風頭,連連得獎。

1999年,他在奧地利高山上的演唱會,八千個人登高七千呎觀賞他的演出。他也與Paul Simon一起全國巡迴演唱,並參加Eric Clapton「十字路口」的慈善演唱會,造成轟動。

2000年,迪倫寶刀未老,為電影「Wonder Boys」所寫的主題曲〈Things Have Changed〉得到最佳原作曲東尼獎、奧斯卡獎。2001年,《Love and Theft》也告捷,去年另有一張選集問世。現在,電影製片家Martin Scorsese計畫為他製作導演一部電影,概括他演唱會的片段,錄音室裡的註腳,訪問精華,預計2005年推出。

演唱事業長達四、五十年,出過唱片四、五十張的迪倫,其生活與音樂也被製成CD:「Bob Dylan : Highway 61 Interactive」,但迪倫卻沒有任何想去看看或玩玩的興趣。說他當然知道現在是網路時代,甚麼電玩都有,但他不喜歡坐在螢幕前或看電視,因為那只會讓他覺得受到別人擺佈。他還說他不大聽現代的流行曲,連自己的歌也不聽的,因為他不想讓別人或自己的過往影響自己,只希望一路向前,一直向前。

         迪倫的成功全靠真本事。其貌不揚,又沒有好歌喉(他的聲音沙啞粗野,有時又帶有鼻音),之所以成功,全靠他所寫的好歌,以最詩意的詞句,直指人心。迪倫說他的歌必須與眾不同,別人可以靠歌聲或外型取勝,他不能。「但只要我把歌寫好,歌詞真確,自然能打動人心。」

迪倫確實不曾抄捷徑或嘩眾取寵,比如那獲得多項大獎的《Time》便全是「真才實料」。科技掛帥的今日,有時連音樂也可以特意包裝的,但迪倫不一樣。他故意選擇不把聲效太科技化。「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必動手腳的。」因此,他與其他的樂手,從電子琴、吉他手,到自己樂團的低音貝司,整張唱片,包括唱聲,都在音樂室現場演奏錄音。「我不想讓現代科技的雕琢,抹殺了原音。」事實證明,真金確實不怕火。

         可喜的是,迪倫傳奇性的音樂事業如今也後繼有人了,「虎父虎子」下,迪倫么兒JakobWallflowers 1992年剛出道時,第一張唱片只賣了兩萬五千張;連迪倫當時正值低潮發行的《Good As I Been to you》都贏過。

          五年後,父子倆都大翻身,迪倫的《Time》風靡全球,Wallflowers的第二張唱片《Bringing Down the Horse》上市不久便熱賣幾百萬張,單曲〈One Headlight〉更是電台熱客,有些人甚不說Jakob乃迪倫之子,改稱迪倫是Jakob之父,迪倫竟「父以子貴」起來了。Jakob不曾靠關係,總低調地處理與迪倫間父子的事實,更不曾強調迪倫盛名給予他的包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包袱,他不覺得自己的會比別人大。

迪倫一向重隱私,不常接受訪問,說話直接犀利。Jakob說話則被稱為像在打啞謎、說寓言,有時甚至不知所云,讓人懷疑他是如何寫出那些好歌的。Jakob的音樂自然也受到迪倫影響,但兩人的味道大不相同, Jakob精緻柔和,像要中和迪倫的鄉野與尖銳。

綜觀迪倫一生,他是搖滾樂時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歌手,常是報章雜誌、書籍、影片、紀錄片的主題,被尊崇為「是披頭四、滾石合唱團在六十年代事業起飛成名主要的催化劑。」Bruce Springsteen就說過:「沒有迪倫,就沒有披頭四、海灘男孩等。」

迪倫根本不在乎他影響過誰,他只想要當自己。每次別人提到他六十年代革命性的影響,說他是流行音樂劃時代的人物,他都裝聾做傻,表示他最不喜歡被人當偶像或傳奇,說這種字眼代表的是沒人想要知道的「過氣人物」罷了。被訪問的他,常常像個未成名的歌手坐在沒沒無名的咖啡屋,只想跟人討論他現有的創作與音樂。

這或許是迪倫這麼多年來仍然受到歌迷愛戴的原因吧。在歌迷心目中,他仍是那位不被世俗腐化的藝術家,痛恨商業行為,不隨波逐流,忠於自己的感情,把名利看得很淡,只想以音樂表達感情、觀感,信念。

因此,即使是現在,這個擁有一雙美麗藍眼卻喜歡戴墨鏡,愛穿馬靴,一頭雞窩亂髮,來自北方明州卻會唱南方民歌藍調歌曲的猶太「搖滾王子」,仍在音樂界具有相當份量。教皇保羅二世欽點他在復活週獻唱的事實更證明了:迪倫的音樂不只在世上「有如滾石」不停,也在教皇的允許下,「敲打天堂門」。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idai1&aid=5056326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15:32 【udn】 我還找到這個!迪倫 音樂 事件 巴布比價

 回應文章

西岸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哇! 如數家珍
2011/04/07 12:23
想必妳是他的超級粉絲囉
蔡岱安 (daidai1) 於 2011-04-09 06:55 回覆:
是地,不過還不如我老公「超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