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的調音叉(American tuning fork):彼得‧西格(Pete Seeger)上集
2008/10/07 09:39:17瀏覽1488|回應0|推薦10

美國的調音叉 ( American tuning fork :彼得‧西格( Pete Seeger )上集

      今天這裡地方報紙的頭條新聞大大一排英文字:「 Where have all the anti-war songs gone ?」談論在咖啡屋駐唱的民歌手是否演唱反戰歌謠的棘手問題。

      其實,最近收音機也一再傳來〈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 ( 花兒都到哪裡去了? ) 這首歌;在美國與伊拉克戰爭期間,這首有反戰味道的老歌,有些電台似乎一天不播它三遍絕不罷手!

      〈花兒都到哪裡去了?〉是被美國詩人 Carl Sanderbury 稱為「美國調音叉」( American tuning fork )彼得 ‧ 西格 (Pete Seeger) 所寫的歌曲。

      《民謠、鄉村、西部音樂百科全書》,將這位民歌手兼社運家 (Folksinger/activist) 也白紙黑字地尊崇為:「不管是音樂或藝術上的貢獻,是歌者或作曲、作詞家的身份,是編或寫,他在音樂領域內與外,都是各個年齡層人的最佳父格楷模!」

      Pete Seeger 是一位傳奇性人物, 84 歲的他現今仍和被他稱為「沒有她,地球將不再自轉,太陽也不再發光。」的妻子 Toshi 住在 Beacon , New York 的哈德遜河邊,一間一群好友協助所建造成的小木屋。

      雖已耄耋之年, Seeger 猶努力創作不斷,以音樂來傳送理念與民聲。

      為慶祝其演唱事業 60 年, 1998 年, Appleseed Recording 出版了兩張 CD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 The Songs of Pete Seeger) 。

      兩個半小時的專輯裡,許多國內外仰慕 Seeger 的歌手,比如 Jackson Browne , Bonnie Raitt , Bruce Springsteen , Delores Keane( Scotland ), Bruce Cockburn ( Canada ), Billy Bragg( England ) , …… 吟唱他所寫的暢銷民歌來表達他們對他的敬仰。

      但兩張紀念專輯只是介紹多產的 Seeger 的一段開場白罷,他還有許多童謠、情歌、聖誕、藍調歌曲或純樂器演奏曲的作品, Appleseed Recording 的創始人 Jim Musselman 預備為他出版更多的紀念專輯。

      Seeger 是一位享譽國內外的民歌吟唱詩人,認為民歌,雖文字、曲調簡單,卻比歌劇或交響樂能傳達人類最基本的七情六欲。

      正如 Paul Little 所言:歐洲因民謠豐富,常感動音樂大師 Bartok 、 Moussorgsky 、 Dvorak…… 改寫古老歌謠,成就一首首流傳萬世的美麗樂章。

      美國雖建國不長,仍有許多屬於自己國家的敘事曲或民謠,比如黑人在 plantations 的奴隸曲調,早期貿易商船上的水手所吟唱的漂泊歌謠,西部拓荒先鋒們的奮鬥敘事史詩 …… 都值得珍惜。

      何況,時代一直在改變,人民更需寫出屬於自己時代的歌謠,反映出時代脈搏的跳動。 只要還有人寫音樂,就會有民歌,唱出我們孩童時期所聽到的歌曲,也寫出屬於我們自己生活的各種經歷,影響下一代,就像上一代的歌謠曾影響過我們這一代的一般。

      真正的民歌手都能把一段老歌或一段古語推陳出新,以及創作新曲,使之富有時代意義與感動人心,而 Seeger 正是此中好手。他有一首曲子就叫〈 Arrange and Rearrange 〉。

      Seeger 說人腦分為左右,某部分的腦細胞就是能把一些人所想不到的「東西」放在一起;不管那是一段曲調或是一段歌詞。比如,有一回他正在彈奏一首他妹妹一直在哼唱的歌曲,突然靈感來到,於是那首有名的〈 Living in the country 〉便如此完成了。

      只是,他也愛引用愛迪生的一句話:天才是 95% 的努力, 5% 的靈感,「努力」還是最重要。〈 Waist Deep in the Big Muddy 〉這首歌,是他看到了美國大兵涉水跨過湄公河的照片,「 Waist deep in the big muddy and the big fool says to push on. 」整段歌詞突然顯現腦際!只是,他又繼續奮鬥了兩三個禮拜後,整首歌才能唱,而這就是他所謂的「努力」了。

      Seeger 的民歌 (Songs of people) 總是唱出人民生活的經歷與心聲。他認為工人是世界的拯救階層,所以應該多了解這一階層人的音樂。

      他說以前最真實的勞工歌曲大都是鄉村歌曲;當然鄉村歌曲並不只侷限於勞工的層面,但像〈綠袖子〉 (Greensleeve) 這種歌,很明顯地,絕不會是勞工歌曲,應是十六世紀的流行歌 (Pop song) 。

      Seeger 對弱勢團體的民權議題非常關切,因此被控訴傾向於社會主義,而被列上「黑名單」高達十七年,成為電視電台以及許多大型演唱會的拒絕往來戶。

      然而,他的草根性強韌,越挫越勇,依舊四處巡迴演唱。

      曾受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 (Carnegie Hall) 開演唱會,座無虛席。

      1994 年更得到 NEA(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的國家勳章,同年 10 月,在華府甘迺迪中心 (Kennedy Center) 接受國家藝術界終身成就的至高榮譽禮崇 (Lifetime Achievement Honor) 。

      1996 年 1 月,他被引進 Rock and Roll 名人堂, 4 月得到他母校哈佛大學所頒贈的傑出校友藝術勳章。

      1996 、 1997 年獲得最佳傳統民歌唱片與光碟的葛拉美獎 (Grammy Award) 。

      八、九十年代,他呼籲環保,組織 Clearwater 義務團體,成立 Hudson River Sloop Restoration, Inc ,募款建造了一艘 106 呎單桅縱帆船 the Clearwater ,沿著哈德遜河,教導大家有關環境污染的問題,使得哈德遜河很多地方又可以安全游泳了。因對人權、環保的呼籲, 1999 年,古巴頒給了他最高榮譽的 Felix Varela Medal 。

      這位曾與有名的劇作家 Author Miller 在國會聽證會上受到質詢,在麥卡錫時期 (McCarthy-era) 被列上黑名單,如今卻又如此受到世人的仰慕與尊崇,而且獲得各種榮譽的 Pete Seeger ,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是在怎樣的背景與出身下,敢走在時代尖端,甘心受議論,不怕被打壓,堅持把音樂和理念結合,以建立更合乎人性、更適合人居住的世界的呢?

      Pete Seeger , 1919 年 5 月 3 日在 Patterson, NY 出生,父母親都是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教授。父親 Charles Seeger 是音樂學者,母親 Constance Seeger 是小提琴演奏家兼教師,祖先都隨「五月花」來,是正直、誠實的清教徒。

      生長在這樣一個充滿音樂基因家庭的他,從小就接觸音樂。

      他的母親當他很小時就想教他音樂,但他有反抗心裡,不愛生硬的樂理。他父親遂建議「讓彼得自己玩玩吧!」 (Let Peter enjoy it.) 。於是他的母親在家中散置各種樂器,鋼琴、風琴、手提琴、鐵琴、木琴 …… 任其「玩耍」。

      Seeger 在邊玩邊摸索中,五歲就從各種樂器中聽出不同的曲調。

      雖不懂樂理,仍自然地分辨大調小調,或知道怎樣將出現 augmented chord 等;像我們不曾學文法,只要從小願說會聽,就能順口把文法應用到語言中一般。

      在這種自由學習、寓教於樂的環境中,他學會多種樂器,長大後還寫了一本《 Henscratches and Flyspecks 》的教本,告訴人學音樂並沒有那麼難,更不需要害怕。

      Seeger 人生最大轉捩點出現在 1936 年。

      十六歲時,他父親利用暑假帶他到北卡 Asheville 參加一位鄉下律師 Bascom Lunsford 舉辦的阿帕拉契山脈的戶外歌舞慶典 (Appalachian Festival, the Asheville Mountain Song and Dance Festival) 。

      在那裡,他好奇地觀察那些人的群居生活,第一次聽到慈祥可親的 Aunt Samantha Bumgarner 坐在搖椅上,一邊彈老式五弦 Banjo ,一邊吟唱古老的抒情敘事歌謠。

       Lunsford 知道 Seeger 在高中的爵士樂隊裡彈 tenor Banjo 後,以五分鐘的時間教會他基本的五弦 Banjo 。

      年輕的 Seeger 精力充沛,很喜歡 Banjo 那種清脆鏗鏘的節奏感,便一頭栽了進去,回去後正式拜師學藝。

       當他聽到他紐約的一位老師說他有位住在肯塔基州的親戚 Rufus ,可以教他更高階的 Banjo 後, 1940 年夏天,他搭便車、搭貨櫃列車南下,學到了 Clawhammer 等彈法。

      因坊間的 Banjo 教授法都太呆板或太專業化,不能引發人照書學習的樂趣, 1943 年,他在父親的鼓勵下,自費與不收版權地出版了一本《 How to Play the Five-String Banjo 》,以像 Hammer-0n and Pull-off 生動的教法,教人演奏 Banjo ,讓人分享他的學習成果。

(本文曾刊於北美世界日報週刊)

謝謝Ellen Chou提供 此首youtube 網址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idai1&aid=2278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