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防洪水保,預算加一倍
2009/09/01 11:26:08瀏覽247|回應0|推薦0

經由新聞的追蹤後得知,防洪的工程為什麼總是跟不上水災的速度。

因為交由地方政府自行管理,並且無一整體性的規劃,所以進度不一,且工程進度之緩慢,真的無與倫比,我曾在前年與友人至山區去玩,當時的導遊就有說明因為治水工程所致,路面不平,我還問這已經修理多久了,導遊說"好像相當久了,那我就不懂了,為什麼山區的治水工程要如此的久?是因為材料送不上去?還是人力送不上去?還是經費不足?還是利益分配不均?

防洪治水要再加入預算,其實不是問題,我想知道的是進度管理如何?我想知道一個工程是如何來進行,如何來檢驗,如何來管理後續,如何來保護土地、人民等等。致於預算要多加多少,坦白來說我也不知道啦,我只想知道政府要花這些錢,那要如何的管理,由誰來管理,管理的人力、物力、知能是否足夠,不要讓我們花了錢等了數年之後,一來大水,又弄出來一堆子的貪官污吏來查辦,又再換一批人,等到下一次出現天災後又再來查辦一次,這樣子的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何時了,而且工程一直做不完(同一地區),這樣子的品質總是要用人命來換來較好的品質嗎?

每次總是等到人死了之後,才有人來放屁說要改善什麼、換什麼人、換什麼廠商等等藉口,台灣人真的那麼命賤嗎?一定要用人命才能向政府交換到安全嗎?

這種情況只是看到了,公務體系中一大堆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將不對的人放在不對的位置,而這種情況多了以後,會讓所有的人都會得到一種"職業病"就是"不負責任,該監督的人不懂得如何設立稽查點,在問題出現時找不到答案,也不知如何來改善,該工作的人又不用心來做,廠商為了賺到錢且又能以低價取得工程,所以用料不足、用料品質不佳等情況又不斷地發生。因為政府採購方式只問低價,對於施工品質則無法可管了,因為低價嘛,無所謂啦,差不多就好了。鄉愿且無知。

如果工程要好,雖然貴但是可以保家保命,我想該花的就花,因為低價但是後來出現了問題, 要打掉舊的再蓋新的符合規定的後續工程一定比第一次就蓋品質好的來得貴。為什麼不一次就弄好呢?

政府的採購法真的是好嗎?有沒有改善的空間?可以讓人相信政府出品人民有信心?還是公務人員有心想改,但無奈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政府機關像是一隻牛,而小小公務員猶如蚱蜢一樣,想將牛推走但是沒有力量。而政府的改革是不是從現在就開始?我相信要改革永遠不嫌晚,只怕不改革。

不要再玩那種每每出事時,就再換一批人,每出事就再換人,反正台灣有2100萬人嘛,怕什麼。那有沒有一種力量可以讓政府每一件事一次就搞定,可以保家衛國,這種希望是未來的目標?還是只是另一個夢想?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5031&aid=327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