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5
2024/12/02 20:37:49瀏覽41|回應0|推薦0

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5

(漢語.河洛話.台語)解說

經文:【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025                                                                                                                                                經文解說: 惠能祂就大聲來念這首偈語說:無上的菩提是由自己的心所悟出來,並不是說什麼樹,所以祂才說:「菩提本無樹」。一個人這個明心的鏡 , 是無形無影﹑怎麼會有什麼塵埃來所染,所以祂才說:「明鏡亦非臺」。自己的心若無念,「心」就空境無一物,要怎麼樣惹到什麼樣的塵埃,所以祂才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若神秀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針對這兩句的話,是很有趣的問題,若一般看起來說,神秀這首偈語就不錯了,但是 五祖跟他說這首偈語,根本就沒有看出自己的佛性。那麼現在 惠能來作這首偈語,難道真的看出自己的本性嗎?針對這兩首偈語的評論,我再來做個分解。 惠能作這首偈語說:無上的菩提是由自己的心所悟出來,而且不是說什麼樹,所以才說:「菩提本無樹」。自己明心這個的鏡,是無形無影。若說它有一個鏡臺,這樣變成執相,所以才說「明鏡亦非臺」。「心」若達到無念,就空無一物,要怎麼會去染塵埃呢?所以才說:「何處惹塵埃」。那麽本文先來了解什麼叫作「菩提樹和明鏡臺」的意義,要首先了解,再來慢慢來研究,這兩首偈語的結論,現在首先來看菩提樹的解說:

西域記(注):「菩提樹,即畢缽羅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四五十尺)。佛坐其下成正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注)佛學大辭典:「西域記,具名大唐西域記又名西域傳,十二卷,唐,玄奘遊西域諸國之記行者。」

佛光大辭典:『「菩提樹」乃象徵佛教對於「覺悟」「成道」等理想之精神。此樹原稱為「畢缽羅」,世尊靜坐於其下大徹大悟,證成正道,故自此畢缽羅樹則被稱為「菩提樹」。佛教徒亦視之為聖樹,梵語「菩提」,意譯「覺道」。』        解說:「菩提樹」就是象徵代表佛教對於人的覺悟和成道理想的精神。這顆樹本來是叫作「畢缽羅」,為了 釋迦佛祖坐在這顆樹下來大徹大悟,來證正道成為佛,所以自從 釋迦佛祖成道之後,這顆畢缽羅樹就稱呼叫作「菩提樹」。佛教徒把這顆樹視為聖人的樹,這顆樹梵語若說「菩提」,翻譯中國話就是叫「覺」或「道」。所以菩提樹,等於就是「覺悟的道」。也是「大道」的樹,所以一個人,你無論坐在哪一顆樹下成道,那顆樹就是「菩提樹」,就是「覺悟的樹,成道的樹。」所以 惠能六祖說:「菩提本無樹」,「菩提」本來就沒有樹,那有什麼樹?樹名是你自己取出來的。你若坐在松樹下成道,那顆松樹就是菩提樹,你坐在香蕉樹下成道,那顆香蕉樹就是菩提樹。將來 彌勒佛祖若坐在龍華樹下成道,那顆龍華樹就是菩提樹。「菩提」本來就沒有樹,看你坐在哪裡成道,那顆樹就叫作「菩提樹」。

起信論:『眾生心者,猶如於「鏡」。』       解說:眾生的心好比一面鏡子。                                                                                                                                                                                     

程子:『聖人之心,「明鏡」「止水」。』       解說:聖人的心,就是明鏡,聖人的心,就是止水。                                                                                                                       

朱熹夫子注:「聖人之心,見解清而明,念靜而不動也。」       解說:聖人的心,祂的見解清又明。譬如一面鏡子,你拿什麼給它照,它就出現什麼絕對不會差錯。一個人念頭若靜就不動,好比止水,水一動就沒辦法看人影,水若靜靜不動,才有辦法看出人影。「明鏡」本來就沒有臺,明鏡是要說自己的心境,自己能明心。一個人心若不靜,沒辦法達到無住的心,你根本道理看不出來。不是說一個鏡子拿來照,就能照出來了。所以才說:「明鏡亦非臺」,這個道理在這裏,所以現在就要了解「菩提樹和明鏡」的意義。

修真錄:『梵語「菩提」譯曰「大道」。菩提由心所悟,而無相貌可見。神秀曰:「身是菩提樹」是有相。惠能則破相曰:「菩提本無樹」。又:聖人之心清明不昧,能照鑒眾生行為,故喻之曰「明鏡」。明鏡乃由心照物,本無相貌。神秀曰:「心如明鏡臺」,「臺」乃有相之物,說它有「臺」即是著相,是不明無相之理。故:惠能破其相曰「明鏡亦非臺」。神秀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有相。有相之物易惹塵埃。心既無物,即空無一物,無物怎的惹塵埃?惠能明心見性,透視無相理。故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語,以破其相也。』        解說:「菩提」是印度語,不是中國話,若要翻譯成中國話,叫作「大道」。「大道」是自己的心去覺悟的,「大道」本來就沒有相貌可見,所以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這個道理在這裡。所以清淨經說:「大道本來沒有名字,強名曰道」。「道」,本來就無形無相。現在神秀說:「身是菩提樹」,人的身體好比大道的樹,就已經有一個相貌在。所以 惠能才來破他的相,說:「菩提本無樹」。「菩提」本來就沒有樹了,哪有什麼樹?又聖人的心,「清明」就是心裡清徹,非常的光明,連一點骯髒都沒有,祂有辦法照出眾生的行爲,就是佛家所說的有他心通,只是把你看一下,祂就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所以才譬如叫作「明鏡」。「明鏡」是說自己的心在照東西,本來就沒有一個相貌。神秀說:「心如明鏡臺」,自己的心好比一個明鏡的臺,「臺」就是一個有相的東西,好比一個鏡臺,有臺就是有相,神秀說明鏡臺,這就已經著相,他就不明白無相的道理。所以惠能才破他的相,說:「明鏡亦非臺」。 神秀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說明鏡時時刻刻要來擦乾淨,不要染到風沙,這樣已經有一個相出來了,有相的東西才會惹塵土。譬如黑板就會惹粉筆的粉,桌子一天沒有擦,手摸下去全是塵土。心既然有東西,這樣就變成染到骯髒了。心既然沒有東西,就空空沒有半樣,若沒有半樣東西,要怎麼惹到骯髒?譬如這裡有一張桌子,才會去染到骯髒,這裡若沒有一張桌子,骯髒要從哪裡來?所以 惠能祂明心見性,祂來看出本性,徹底看出無相的道理,所以祂才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這是來破有相的道理。           

呂純陽祖師:『鏡能照物,心亦能照萬物。神秀偈語,句句有相,惠能偈語,句句無相。神秀偈云:「心如明鏡臺」心鏡本無影無形,說它有臺,即是著相。故惠能偈云:「明鏡亦非臺」。又神秀云:「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著淨。著淨則心住淨相,這可以說是「漸修」,實未悟得「頓悟入道要門」。心既「無念」,即「空無一物」。無物「何處惹塵埃」?這可以說:達到無相、無念、無住之境界矣。』       解說:「鏡子」可以照東西,自己的心一樣也會照萬物。 神秀的偈語,他每一句都有相, 惠能的偈語,每一句都無相。 神秀偈語說:「心如明鏡臺」,「心」的鏡子本來就無影無形,現在說心的鏡子有臺,這樣就已經被相黏住了。所以 惠能偈語說:「明鏡亦非臺」。又神秀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時刻刻鏡臺要擦乾淨,不要讓它染到骯髒,這就是被淨黏住。若被淨黏住,心就住在淨的相,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漸修之法。譬如我現在妄念若起,我就把它拿掉,妄念又起又把它拿掉,妄念就好比塵埃,「時時勤佛拭」就是骯髒一直把它擦掉,這叫作「漸修,實在還沒悟出頓悟入道的要門。 一個人的心,既然沒有妄念,心若沒有妄念,就空空沒有半樣,若沒有東西,骯髒要從哪裡染到?所以才說:修行要達到無相、無念、無住的境界。所以 五祖說神秀:「他還沒有看出本性」這個原因在這裡。 惠能六祖和神秀是差別在這裡而已,算來神秀也是不錯啊!不過他還是有相的存在。我們談到神秀和 惠能六祖這兩首偈語,對偈語裡面,所談的明鏡,「明鏡」實在是以自己的心來做譬如,並不是說有一個鏡臺,所以神秀他所說的是有相, 惠能六祖說的是無相,兩個境界就不同,對於明鏡,我再引證竹窗隨筆裡面一句話來做參考:

竹窗隨筆:『喻心以鏡。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注一)。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無留滯。聖人之心,{三際}(注二)空寂,故喻「明鏡」。』。         解說:竹窗隨筆是淨土宗第八祖, 蓮池大師著作的。 蓮池大師說:譬如自己的心做一面鏡子,你要知道鏡子會照東西,東西還沒來的時候,鏡子就沒有送和迎,東西還沒到鏡子前面的時候,他也沒有說你來,或是叫你去,沒有這樣。東西放在鏡子面前的時候,鏡子照出來,它不會說這個東西我喜歡就「愛」這個東西我不喜歡就「不愛」,不會這樣。東西走了之後,好比鏡子面前的東西,拿走之後,鏡子不會留那個影子在裡面,你東西拿走鏡子裡就沒有東西了。無論是未來那個東西還沒有來,或是過去那個東西已經從鏡子走了,或是眼前那個東西在鏡子的面前,它都空空,不管東西還沒有來,或是東西走了,或是東西在面前,鏡子根本就無住心的,這可以用 孔子ㄧ句話來形容,「視而不見」所以才譬如叫作「明鏡。」

(注一)辭海:『「將迎」,謂「送迎」。』        解說:「將迎」就是送和歡迎的意思。                                                                                                                                                 

(注二)頌疏:『「三際」:「前際」是過去「後際」是未來,「中際」是現在。』        解說:「三際」:「前際」就是說過去的事情,「後際」就是說未來的事情,「中際」就是眼前的事情。

佛光大辭典:『經典中常以「明鏡」表示「清淨法身」之德。—中略—。禪宗亦常以「明鏡」比如人人本具之佛性。蓋人之本心清淨明白,猶如「鏡」之{玲瓏}(注)明晰』       解說:在經典裡面,時常用明鏡來表示人清淨法身的德行。若禪宗時常用明鏡來譬如:人人本來就具備的佛性,「明鏡」等於就是指自己的佛性,因為人的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也就是佛性。人的佛性可以說清淨明白,好比像鏡子這樣子看得很清楚。所以鏡子本來就是指自己的心境,神秀以鏡子表示一個臺,就是有相, 惠能六祖說:明鏡本來就沒有臺的存在,祂說「本來無一物」。所以你就要知道,有相和無相就是在這裡分別。

(注)辭海:『「玲瓏」明見貌。』     解說:「玲瓏」就是看得很清楚。

經文:【「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026                       經文解說: 惠能的偈語,張別駕幫祂寫完在壁上,所有廟寺內無論在家、出家眾,都很驚訝讚歎,大家都互相讚歎說:「奇怪啊!人真的不能以貌取人,海水不可斗量,究竟是多久以來,讓這位番人來成為一位肉身的活菩薩。」當時 惠能祂本人長得不漂亮,人長得矮矮的,面貌又不好看,所以大家都看不起祂,都以爲祂是番人。現在祂作這首偈語之後,大家都驚歎說,哦!世間人真的不能以貌取人,不能說祂面貌不好就看輕祂,所以在舊唐書裡面一句話說:

舊唐書:『神秀嘗奏則天,請迫惠能赴都。惠能固辭,神秀又自作書邀之。惠能謂使者曰:「吾形貌短陋,北土見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師以吾南中有緣,亦不可違也。」』         解說:舊唐書是中國二十四史的其中一本,舊唐書說:神秀他來奏武則天,當時武則天當皇帝,神秀是做她的國師,他來奏武則天,請武則天出聖旨強逼 惠能來京城,把祂強逼,「逼」就是硬要祂,壓迫祂來京城,「都」就是帝都。 惠能堅固地推辭,怎麼樣祂都不去。神秀又自己寫信來請, 惠能對於送信的使者說:我的形貌,「短」就是矮,「陋」就是醜,人長得矮又醜,北方的人,因為神秀在北方, 惠能在南方。祂說北方的人若看到我,長得矮又醜,恐怕不會尊重我的法。又先師,就是指 五祖又交待,我和南方有緣和北方無緣,所以我不可以違背師父的指示。 這樣你就知道, 六祖的人,可以說長得醜又矮,所以世間人,很多人愛用貌相,好比說去把人家秤重,秤重說這個人,他到底有沒有學問,那個人相貌很好絕對學問很飽,事實有的人學問很好,但有的內涵都沒有半樣,有的人貌相雖然不好,不過他的內涵滿腹的經章,所以俗語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旬子非相篇第五:「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兇妖祥,世俗稱之,學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論心,形不勝心。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益為小人也。君子之謂吉,小人之謂兇。故形貌美惡,非吉兇定也。」         解說:看到人的面相、手相,和形狀,臉色種種,而知道他是好運或壞運,若以世俗的人都說真的,「稱」就是讚歎說對對⋯這樣對。不過學道的人他不說。所以俗語說:「道者不談相」,修行人不說相。很多人說我去讓人算命很準的,我家裡丟掉一個碗,他都知道。這個人你可以幫他斷什麼?斷這個人不是修行人,修行人絕對不會說這樣子。一個普通不善不惡的人,一定要照命運走。大善的人他的相不準,大惡的人他的相也不準,都會改變,所以假使說真正算命很準,一定是普通人,不是大惡人也不是善人,也不是修行人。 所以一個人若要來相自己的面相手相,不如來論心,說你心腸好或壞。因爲你的形貌,不會贏過你的心,一個人雖然面貌很醜,「惡」就是醜,但是他的心性很好,這樣不會去傷害到君子。若君子的人,不管你是臉形再醜,人才長得再醜,都不會去傷害他是一位君子。形相雖然很好、很英俊、很福相,但是他的心術若不好,對他沒有利益,因為他也是一位小人。他雖然人很稱頭來說,心性若不好來說,根本也沒有好的結果。所以若真正要來斷吉兇禍福,若是君子的人逢兇化吉,小人的人逢吉就化兇,所以一個人的形貌好壞,不能來定好運和壞運的道理就在這裡。所以你就要知道說,一個人的好壞是要看自己的心,並不是說來看這個人面相好壞,所以在命理寶鑑才這樣說:

命理寶鑑:「命雖天定,祇心可改其命。相固生成,唯行能易其相。       解說:人的命雖然是天註定的,不過只有用自己的心可以去改變人的命。這就是「命運與運命」的不同。以前有一位財子壽的命,結果餓死在路邊,一個孤苦夭壽的命,活到一百歲,以前老總統給他掛長壽的匾,你想奇不奇!說「相固生成」,我們的面相,本來出世時就註定了,人長得英俊、長得醜,人長的高、長的矮,這是出生就已經註定的,不過只有自己的行,「行」就是行為,要做善做惡,會改變他的相與運。   (七真史傳若有看就知道,邱長春本來祂的面相,說「兩蛇鎖口」,是一定要餓死之相,後來修行卻變成「雙龍戲珠」的相,變成一位大羅天仙,命看要怎麼會準呢?但是不是說不準,我就說過了,命若會準就是普通人,他並不是修行人,不是善人,也不是惡人。所以一個人不能以貌取人,世間人臉最醜是誰你猜猜看,最醜的就是 孔子,現在在畫 孔子的神像,都是後來的人畫的。自古至今, 孔子沒有供神像,你不相信,你去孔子廟看看,看有沒有供 孔子的神像,只有放置神主牌位而已,因為 孔子的臉很醜的,醜到長什麼樣子你知道嗎?你曾經看過馗生的像嗎?馗生就是 孔子的形態,人又駝背,臉好比像鬼臉,頭中心又凹一個洞, 孔子的歷史史蹟,你再去看很醜的,歷代相貌醜的人,最有才能的人很多。)

經文:【「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027-1                                                                                               經文解說:五祖看到 六祖的偈語,很多人驚訝!並且在那裡讚歎。所以 五祖就趕快將鞋子脫下來,以前都穿草鞋,鞋子就骯髒,在牆壁上的偈語就這樣擦掉。好比黑板擦這樣擦掉,大聲就說啊!做什麼偈語?根本就沒有看出本性。大家聽到 五祖這句話,才平靜緊張惶恐的心。因為 五祖是怕這首偈語若出去,恐怕 六祖性命危險啊!因為大家都要爭奪衣鉢的關係。

經文:【「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音苔)在。」】-027-2                                                           經文解說:隔天, 五祖靜靜地來到碓米坊,看到 惠能六祖的腰際綁一顆石頭在舂米。若聽這樣就感覺怪怪的,要舂米腰間還要綁石頭,你要知道以前舂米,不是用手舂的,叫作「踏碓」,「踏碓」是用腳舂的,就是一個舂碓槌,這裡尖尖的,用石臼具,現在腳一踩下去,就翹起來了,現在這隻腳若放掉,就叩一聲放下去,就是用腳在踩這樣舂下去。 六祖人長得小個子,又矮,人又很輕,像說現在才四十公斤這樣而已,腳沒有力氣,踩不下去,因為人輕,現在腰際綁石頭來助祂的力,繩子綁在腰際的地方都紅通通的,這樣綁著在舂米。 五祖感嘆說:「今天求道的人,為了佛法連身體都不要了,就應該這樣啊!」為什麼身體不要了?不怕辛苦啊!死也沒有關係。所以 五祖就開口問說:「米舂好了沒有?」 六祖隨口回答祂師父!「米舂好了,還沒篩」。怎麼樣叫作「還沒篩」?現在米舂好了,就要篩子來過物。土話叫作「米篩」。祂說:「米舂好了沒有。」 六祖說:「米是舂好了,但是還沒篩」。你若真正以為說: 六祖跟祂說「我米舂好了」我米糠還沒篩」這樣就糟糕,這裡面有很大道理在這裡面,見性的人和普通人是不同,這可以說是「密語」。這一句密語,到底在說什麼?(現在 惠能六祖寫這首偈語之後的第二天, 弘忍五祖怕其他的徒弟看到,偷偷地跑到碓米坊,來看 惠能祂的腰際綁著石頭來舂米, 五祖祂感嘆說:「求道的人為了求正法,不顧生命,不顧身體,辛苦是這樣的嗎?」才問惠能說:「米舂白了沒有」。 惠能明白 五祖的話意,祂就回答:「米早就舂白了,只有欠篩」。「篩」就是用米篩,來篩米糠起來,對於這段文,我已經大約有略述過了。     五祖和 惠能,所說的對答,都是一種禪語,意思是說: 五祖來看到 惠能在舂米,藉題來試探 惠能的智慧到底有多高?祂說:「米舂白了嗎?」這句話實際是在問說:「你苦修到今日,你到底見性了沒有?」 惠能知道 五祖的話意,祂也藉題來應答說:「米是舂白了,欠篩」,事實上的含意是說:「我早就頓悟本性,只有欠師父您幫我引證」。因為你一個人見性,不能自己自作聰明說我見性,一定就要有人幫祂見證,哦!您見性了。)

經文:【「祖以仗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028                       經文解說: 五祖將祂的拐仗,將石碓具敲三下,之後就離開了。 惠能祂看到 五祖敲三下碓具,祂就領會了祂知道師父的意思。是要叫 惠能,今晚三更的時候,到祂的禪房。 惠能等到三更的時候,進入 五祖的禪房。 五祖才用祂的袈裟,將燈光把它遮起來,不讓外人看到。 五祖祂就很小聲,親自為 惠能來講解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 惠能恍然大悟智慧頓開,了解原來世間的一切萬法,都不離自己的自性。(若要是普通人,金剛經聽了幾十遍,他都沒辦法開悟,祂只有聽一遍而已,祂就開悟。但是後來就有人說, 五祖要來講解金剛經給       惠能聽,何必用袈裟來圍住做什麼?所以當今修道人,有很多道親,對於這件事情說得很神祕,事實一點神祕都沒有,因為當時 五祖的徒弟,人人都想要得六祖的地位,大家都想要得到衣鉢。假使有人知道 五祖,私下來傳授道理給 惠能,一定會引起爭端,因為古代的房間,都是木造的,處處都有門縫,這裡若年紀比較大的,有住過木板房子就知道,若說三更半夜,看祖師在禪房,裡面還有燈光,一定就會有人好奇,跑去躲在門縫看,假使當時知道祖師來傳道理給 惠能,就會發生很大的風波。所以 五祖才用袈裟把燈光圍起來。古代是油燈很小一盞,不是現代的電燈,若現代的電燈你袈裟要怎麼去遮,是一盞油燈而已,所以袈裟從燈一遮外面就暗了,這是事實。不要說到唐朝的時候,若在日治時代在戰爭的時候,你們這裡若年紀比較大的,孩子時代就知道,點燈是用燈罩,怕晚上空襲,用一塊黑布在旁邊圍起來,光只照桌面一點點而已,剩下光都不會跑到外面,電燈都有辦法遮了,不要說一盞油燈。又有人說要說金剛經就在大殿的地方,公開來說就好了,何必在房間裡面傳?因為 惠能自進師門,不曾到大殿,祂都還不曾到大殿聽道理。 五祖知道 惠能有大智慧,所以祂說我說一遍給你聽你就知道,對這個問題,你看前文:      前文 經文:『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解說:這段文前面有解說了。因為 五祖祂知道 六祖很聰明,有大智慧。所以祂就說:你去碓米坊舂米,就這樣 六祖都沒有出來,只有在碓米坊,祂都沒有出來了。假使 五祖若要在大殿來演講,當時 惠能若發出大智慧的言論,恐怕會被人嫉妒,祖師的衣鉢也接不成,所以 五祖才叫祂來祂的禪房,來傳衣鉢給祂。 惠能所具備大智慧的言論,你看下文就知道,現在要來說下文之前,先來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解說:「如是」,就是之前說的話,你應該照著我跟你說的話,你要生出清淨的心,就不應該住色來生心,「住色」,「色」就是外面所現出一切的事物,譬如黑板、人、時鐘等,一切萬物都是叫作「色」你不要眼睛看到一個東西,心就動,你也不應該住聲、住香、住味、住觸、住法,來生心。譬如你聽到一句話,聞到一個香臭,嚐到鹹淡種種,你的心就生出來。聽到誇讚的聲音,心就高興,聽到人家在罵心就生氣了,鼻子若聞到香的東西就高興,聞到臭的臉色就不高興了,嘴巴若吃喜歡的東西,就高興,吃不喜歡的就不高興。這就是說不應該將色聲香味觸法,來生出歡喜、生氣的心。應該你要無所住,來生出清淨心。就是說不要生心了,怎麼又說生心?「生其心」就是指前面這句生清淨心,「其」就是指清淨心,你應該要無所住來生出清淨心。

金剛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解說:很多人說老師!您講道理很囉嗦的,話都翻了再翻,講了又講,這樣一直重複。不過你看 釋迦佛祖講金剛經也是一樣,因為怕你們聽不懂,所以重要的文一直重複。就是希望你們能開悟,所以才苦口婆心。你不應該住色生心,不應該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該要生出「無所住心」,一個人若能達到「無所住心」道就成就了。一個人若能生出清淨心,道就成就了。所以修道最重要就是這二句話而已。

呂純陽祖師:『對一切{法相}(注),其心不動不搖,即生清淨心。佛言六塵,每以「色」獨言於先,而繼之以「聲香味觸法」「色」者人情之所易感染迷惑,故先言:「不應住色生心。」』         解說:對於一切形形色色,自己的心不動不搖,就有辦法生出清淨的心,「清淨心」就是無所住心。 佛祖來說「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每每都從「色」獨立首先說,然後才繼續說:「聲香味觸法」,每一本經都是這樣。為什麼「色」會單獨說,因為「色」就是人情容易感染迷惑,大多數眼睛若看到的會眼紅,都容易會動心,所以才首先說:「不應住色生心。」(道理是很多,不過真正說,你若要學「道」兩句話而已,後天一句,先天一句,其它都不用學,後天要說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先天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而已。不過眾生他迷癡,抓不到頭緒,所以列代 佛祖、祖師就用譬如很多來說法。 惠能六祖是大智慧的人,只聽一句話就全部都知道了,因為眾生迷癡沒辦法!大智慧每一個人都有,只是眾生沈迷在貪瞋癡三毒的裡面,無法自拔而已。真正只有一個「無住心」而已,道就成就了。有人說不然您怎麼說,「要斬十惡八邪,要棄七情六慾,要掃三心離四相,還要修六度」,這麼多項目?現在您怎麼說:「只有無住心而已!」是啊!ㄧ個人若無住心來說,不會犯十惡,若會犯十惡,就是有住的心了。你有辦法「無住」,八邪就不會犯到了,最簡單說六度,只有一個「無住」,六度就圓滿了。「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什麼一個「無住」就完成。是啊!布施一定要「無住」的布施啊!無住的布施就達到三輪體空,這樣來說,你布施就完成、功德就完成。你若無住的心,持戒也完成了,都不用戒律。 惠能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無住心的人,不會犯法,怎麼會去犯法?無論再小的法,都不會去犯到,既然不會犯法,戒律就變成沒有用了,所以 六祖說:「心若有平等,何必要守戒。」 一個人若有辦法無所住心,忍辱也完成了,要怎麼忍辱?忍辱階級很多哩!你罵我,我和你互相對罵,這就都沒有忍辱了。你罵我,我為了要修忍辱果,牙根咬緊把它吞下去,這樣很細很細的果,好比一種稻米的果而已,你罵我,我不理你,差不多啦!已經有蘋果那麼大的果。你罵我,我當成沒有聽到,而且我的心,都沒有去忍的心出來,這就有大西瓜那麽大的果。大家說忍,忍的功夫若不好,忍久了就會爆發。忍的最高就要「無生法忍」,怎麼樣無生法忍?沒有那個忍的存在,你罵我,我當成不知道,人家口水吐到你的臉,你若能口水把它擦起來,這樣功夫不高,這還有忍的存在。人家口水吐過來,裝成不知道,就這樣走了,這叫作「無生法忍」。你既然無住來說,忍辱也完成了。「精進」你若無住心來說,就有精進了,不是說我進步很多了,你看我現在做得可以嗎?這都是三進三退啦!走三步退二步,有的說不知道我修幾功了?不要去算,人家說要修三千功,你修三萬功難道不行嗎?一定就要修三千功嗎?你就傻傻的一直做,管它修幾功,這樣才會精進,不然不會精進啦!「禪定」你也是要達到無住心,若有住的心沒辦法定。現在我坐這樣,不知道可不可以,哦!我現在進步很多了,我現在心都不會動了,這都有住心,真正無住禪定來說,就是心都沒有執相,沒有掛念,這樣才是真正達到無住的心,這樣你禪定也完成了。「智慧」你就要無住的智慧,若有住的智慧,變成自作聰明,所以你若達到無住的智慧來說,六度就都完成了,就只有一句「無住」而已。「三心、四相」。若無住心來說,什麼棄三心,離四相,一個人若無住,就沒有三心、四相。一個人怕生、怕死、怕肥、怕瘦,一下子要整容,一下子要減肥這都是有住,若無住,肥就肥,瘦就瘦。某人!你怎麼那麼肥,福相。某人!你怎麼瘦成這樣,苗條,這就是無住心。「七情六慾」你若無住來說,七情六慾也都沒有了,是只有一句無住而已。所以 六祖就是大智慧,人家道理聽幾十年,聽不開悟, 惠能六祖只有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頓悟了,就看出祂的本性了。學道是簡單、困難,是看各人的心境和定力。所以你想 六祖只聽說:「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只有聽這句話而已,祂就開悟了,學道哪有什麼困難啊!)

(注)佛學常見詞彙:『「法相」,諸法顯現於外,各別不同的相狀。』       解說:「法相」就是有很多東西顯現在外面,都不一樣的相狀,譬如時鐘、冷氣機、電燈等,都不一樣,形態也不一樣,這全都是色,「色」就是眼睛所看到一切的東西。

金剛經 惠能六祖註:『心有所住,即是著法相。見色著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見色離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住色生心,如雲蔽天。不住色生心,如空無雲。日月長照,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則暗,真智照則明。明即煩惱不生,暗則六塵競起。「生其心」,即生「清淨心」。清淨心者,即「無所住心」也。』解說:一個人的心若有所住,就被眼前一切的東西來黏住,看到一個東西就被那個東西黏住,你若是將色來生心,就是一個迷迷惘惘的人。你若看到色,有辦法來離開色,就不會將色來生心,這樣就是開悟的人。你若住色生心,好比雲遮住沒有看到天,若不住色生心,好比天上沒有雲,空和天一樣,天空天空,「天」就是空,「空」就是天,太陽、月亮永遠都照在世間。你若住色來生心,就是妄念,不要住色生心,就是真正的智慧。你的妄念若生出來就暗,暗就是迷惘沒有看到路,真智若照出來就光亮,若光亮,自己的煩惱就不會生出來,一個人你心若暗,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就翻滾一直起來了。現在說「生其心」就是要生清淨的心,清淨心就是「無所住心。」所以只有一個「無所住心」而已,都沒有什麼,你想 惠能祂有一種大智慧,只是聽到一句「無所住心」而已,祂就開悟了,就看出祂的本性了。

經文:【「遂啟祖言:「何其自性,本自清淨。」】-029                       經文解說: 惠能聽到, 五祖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祂就開悟了。祂就對 五祖報告說:「妙哉!妙哉!本來自性就是清淨的」。對於這句話,來看 呂純陽祖師ㄧ個說明:

呂純陽祖師:『「何期」,{方言}(注一)也,猶云「妙哉」(注二)也。「自性」者,本身之{佛性}(注三)也。「清淨」(注四)者,遠惡行離迷惑也。」         解說:祂說「何期」,就是地方的話,等於就是說妙哉!「自性」就是自己本身所有的佛性,「清淨」就是離開惡的行為,離開迷惑的意思。

(注一)辭海:『某地之言語,不通行各地者曰「方言」。』       解說:說有一個地方的話,不會通行別的地方,好比地方語,別的地方不流行,這叫作「方言」。                                                                                                                               

(注二)佛學辭典:『「妙」,不可思議之義,無比之義。』       解說:「妙」,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沒有一樣可以比較的意思。

(注三)傳心法要:「自性與虛空同壽,無形相,性即是心,心即是佛。」         解說:「自性和虛空」同樣的壽命,是沒有形相,「性」就是自己的心,心就是佛。

佛學辭典:「佛者,覺悟 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之義也。」

(注四)佛學辭典:「離惡行之過失,離煩惱之垢染,云清淨。」         解說:離開惡的行為過失,離開煩惱、骯髒的污染,叫作「清淨。」

經文:【「何期自性,本不生滅」】-030                                                                         經文解說: 六祖說:「妙哉!自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對於這句話,來看金剛經, 惠能六祖注解這段文:

金剛經·惠能六祖注:『眼對色謂之見,耳對聲謂之聞。見聞是根。色聲是塵。色聲未對之時,我性常見常聞,未曾漸滅。(在眼未見色,耳未聞聲時,自性常見常聞一切法,未曾很快的消失「於空離空」。)色聲相對時,我性未嘗漸生。(在眼見到色塵,耳聞到聲塵,也未嘗很快的,生出眼識與耳識,所謂「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於相離相」。)此是菩薩了悟真性,活活潑潑地洞然(空無物)同於大虛,所以不曾生滅。(此是菩薩了悟真性自由自在,六根不被六塵之誘,空無一物,和上天一樣,所以不生不滅也。)凡夫即被妄心所覆,隨六塵轉即有生滅。故塵起即心起,塵滅即心滅。(譬如得了一件東西,心則歡喜,一旦失去,其歡喜隨時消滅去。)不知起滅心,皆是妄念也。若見六塵起滅不生,即是菩提。案:菩提即自性也。』

金剛經·惠能六祖注:(又另一個注解)「凡夫有生則有滅,滅者不能不生。聖賢有生亦有滅,生滅皆歸於真空。是故凡夫生滅如身中影,出入相隨,無有盡時。聖賢生滅如空中雷,自發自止,不累於物。世人不知生滅之如此,而以生滅為煩惱大患,蓋不自覺也。覺則見生滅如身上塵,當一振奮耳,何能累我性哉。」

呂純陽祖師:『凡夫生滅,一事來一事生,一事去一事滅。而其事藏於心底,時而生時而滅。聖賢亦有生滅,事來生而即滅,於事中不住於事。永不復生,永不復滅。凡夫之生滅,生而滅,滅而生,生滅輪迴不止。聖賢之生滅,生而為道,滅而{寂滅}(注一),則歸真成佛。亦曰:「滅度」(注二),亦曰:「圓寂」(注三),亦曰「涅槃」。謂自此永無生滅,故曰:「不生不滅」也。』

解說:凡夫的生滅,就是一件事情若來,就生出一件事情,一件事情若去,一件事情就滅掉,雖然說這件事情滅掉,不過凡夫的人這件事是存放在心的裡面,好比存在倉庫裡面,說滅就是丢到倉庫裡,把它存放在心的裡面,有時候想到就把它拿出來玩弄一下,看一下再把它放回去,意思就是拿出來翻了又翻,說了又說,同一件事情在心底生滅、生滅,沒有休息。 聖人、賢人一樣也是有生滅,不過事情若來就生,生了之後就隨時滅掉了,這件事不會存放在心的裡面,滅掉就是當垃圾丟掉就沒有了,永遠都不會再生,既然丟掉就不會再生。不然你們家的垃圾,丟到垃圾車去,那個垃圾有辦法再找回來嗎?不可能的。你若丟到倉庫裡,有時候還要再拿出來說,所以凡夫的生滅,生就滅,滅就生,生滅就是輪迴不止了。 若聖賢的生滅,祂所生出來就是為了「公」,為了「道」,不會為了「私」,為了「俗」,若滅就是靜靜的沒有半樣,就是來歸真來成佛。所以才叫作「滅度」。「滅度」有時候叫作「圓寂」,有時候叫作「涅槃」,這樣永遠都沒有生滅,所以才叫作「不生不滅」。

(注一)佛學辭典:『「寂滅」,為梵名「涅槃」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相。』         解說:「寂滅」,梵語的名字叫作「涅槃」,涅槃翻譯出來叫作「寂滅」,因為寂滅的本體就是寂靜,寂靜就是不動搖,可以離開一切的相。

(注二)涅槃經:『滅生死故,名為「滅度」。』         解說:滅生死輪迴的關係,才叫作「滅度」。

(注三)佛學辭典:『「涅槃」舊譯「滅度」,新譯「圓寂」。』          解說:「涅槃」若舊的翻譯叫作「滅度」,新的翻譯叫作「圓寂」,所以現在若要說起來,涅槃、滅度、圓寂、寂滅,這都是同一個意思。是名字不同而已,都是同一個意思。

經文:【「經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031                                     經文解說:現在 惠能六祖來報告祂的師父 弘忍五祖,祂說「妙哉!自性本來就沒什麼缺少,是具備一切,不用說再去他求。」譬如說:「你若欠財子壽,可以向自己的自性去求財子壽,你若向外面去求是治標,向自性去求才是治本。」說這句話有的感覺怪怪的,要求財子壽,為什麼要向自己的自性去求?你若曾經聽我說過,了凡四訓你就知道,了凡四訓以前沒有錄影,現在為了錄影,在和美重新開始說了凡四訓。[譬如品][運命與命運:造功果格] 現在 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己的本性本來什麼都具備了,你真正要求財子壽求自己,不用求神託佛,你沒有功德,沒有善願,你所求的有時候得不到,強求來說也是沒有效果。你若想要好子孫,也是要發大善願我沒有騙你,所以 六祖說:「自己的自性,本來就是具足。」

經文:【「何其自性,本無動搖。」】-032                                                                 經文解說:妙哉!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寂然不動。

呂純陽祖師:『 人身小宇宙。「自性」者,「無極」,即第九識之「不動識」。「心」者「太極」,即第八識之「心識」,是發動萬法之總原也。「意」者「二儀」,即第七識與第六識之「意識」。第七識為「陽儀」,第六識為「陰儀」也,由「意識」之搖而生萬法。第七識道家云「媒識」,因第六識之陰儀,指揮前五識為其作業。處事皆屬陰,故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須靠第七識之陽儀作媒,斷惑識真,陽氣上昇,才能轉於第八識之「心識」也。       六祖云:「五八六七果因轉」。是謂前五識之陰識,與第八識之陽識皆為果識。第六識之陰儀,與第七識之陽儀皆為因識也。修者由第六識之搖識,經第七識之引導,而轉於第八識之「純動體識」,再轉上第九識之「靜識」、「自性」。故六祖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也。』          解說:外面世界是一個大宇宙,自己的身體裡面是一個小宇宙,所以六祖法寶壇經有說一句「身世界」。金剛經裡面也有說到身體的世界。我們的自性等於就是無極,以人來說,就是人的第九識,第九識就是「不動識」,如如不動。「心」等於指太極,「太極」等於人的第八識「心識」,是發動一切念頭的總源頭。現在說「萬法」,這字「法」是指法塵,「法塵」就是我們的念頭,因為心識是發動一切念頭,無論好的念頭,無論壞的念頭,都從心識所轉出來。我們的「意」,等於就是二儀,第七識和第六識都是意識,第七識屬於陽儀,第六識屬於陰儀,由我們的意識之搖,才出生一切的念頭出來。所以才說人的「性、心、意」,本來是同一個東西。「性」是如如不動,「心」是純動之體,「意」是搖動之體,你若聽不懂我譬如讓你比較聽得懂。(好比這盞電燈,電源還沒有開的時候不會亮,就是如如不動。現在開關切下去之後,電就流通了,就變成純動之體,燈就亮了。但是用久了真空管若稍微有故障的時候,就會ㄧ閃、一閃,這就是等於轉到意識,意識就是搖,亮就是屬陽,暗就是屬陰,就是亮暗亮暗⋯,這就是動搖。譬如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如如不動,一個人若入定之後,心就不動了,但是你要做事情,心一定要動了,無論做好事做壞事,心一定都要動,這就是純動之體。第八識是為善無惡,但是現在墮落意識之後,第七識和第六識就在拼了,好比鐘甩這邊、甩那邊,善惡,善惡,那就墮落意識了。) 第七識陽儀就是善了,第六識陰儀就是惡了,由意識的搖動,才生出一切的妄念。若第七識以道家叫作「媒識」,當媒人的媒識,因為第六識的陰儀,來指揮前五識為它做業,做事情都屬陰,前五識就是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體,這叫作前「五識」。(現在譬如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ㄧ定會來報告第六識,第六識它就命令眼睛說,那位女孩很漂亮,把她看詳細一點,就把她看了。譬如耳朵聽到一句話,耳朵就來報告第六識,第六識就命令耳朵說,把它聽詳細一點在說什麼?若在罵就命令嘴巴說把他罵回去,讓人佔便宜怎麼可以?就把他罵。所以第六識有時候說「六賊」,六個小偷就是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體和第六識意識。意識第六識就是賊王,所以「處事皆屬陰」。第六識大多數聽到、看到所做所為都是貪瞋癡,你若沒有轉到第七識來說,每個都是貪瞋癡。所以世間人都是大貪、小貪,這回我到南部去買一些藥,晚上就有幾個師兄弟說,請李讚堅先生,就在開遊覽車,請他去交涉,看他會不會賣我們便宜一點,這也是貪,不過這種貪,不是壞的貪,正當的貪,小貪,這也是貪,世間人出發點大家都是貪。這次有些師兄弟跟我一起出國,有的師兄弟去住旅館,有毛巾、洗髮精、沐浴乳、洗臉膏,刮鬍刀等,那都附送的,本來那就是要給住旅館的人使用,現在他們就有自己帶去的,離開旅館一些師兄弟就要帶回來,這樣是還稍微可以,不過我們是修行人,所以我說:「不可以拿」。有位師兄弟說:老師這此日用品本來就是要給住旅館使用的,我們付錢消費怎麼不行?我說:「沒有錯,不過拿了會習慣,若習慣,貪念會ㄧ直跑出來,所以一個人小貪,到後面就會變成大貪,我們修行人不要讓貪念生出來。」) 所以我們就需要依靠第七識陽儀來當媒人,來斷迷惑要了解真理,自然陽氣就會上昇。陽氣若上昇,陰氣就下降,陰氣一定都從上面降下來,陽氣一定從下面昇上去。所以人若做好,說人好熱心。為什麼熱心?若熱就上昇了,你看開水若開了,煙都從上面去了。人若亂七八糟,說你的人好陰險,這就是陰,陰氣就墮地了,你若不相信,你若熱爐一定要放在下面,上面才會熱。熱風機一定要放在下面,現在風一吹起來,整個家裡都會熱。冷氣不能放在下面,一定要放在上面,冷氣若放在下面不會冷。所以冷氣ㄧ定放上面,熱氣要放下面,所以陰就一定墮落,墮落就往地獄。陽一定上昇達到天堂去,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一個人,第七識的陽識來做媒,來斷惑識真,陽氣就上昇了,就轉到第八識去了,第八識就是心識。六祖說:「五八六七果因轉」,祂怎麼說「五八六七果因轉?」這就是前五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這叫作「前五識」。前五識就是陰識和第八識的陽識,都是果識,心的總源頭為什麼是果識?因為第六識指揮前五識,第六識造因,前五識來結果,所以前五識等於就是果,第七識轉到第八識去,第七識就是因,第八識就是果,所以說「五八六七果因轉」,五八就是果,六七就是因。所以第八識和前五識都屬果,但是第六識的陰儀,和第七識的陽儀,這都屬於因。因為第六識,好比冷氣降下去,第七識好比熱氣往上升,所以第六識就是陰儀,第七識就是陽儀,這就是因識。我們今天修行,就是由人的第六識的搖識,經過第七識來引導,轉到第八識純動體的識,再轉到第九識靜識,這就是我們的自性。所以 惠能六祖才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沒有動搖,就是如如不動的。

經文:【「何其自性,能生萬法。」】-033                                                                 經文解說:祂說:「妙哉!自性本來是有辦法產生萬法。」那麼對於「萬法」,我來做個注解,再來說明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這一段是很好的道理。

呂純陽祖師:『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身小天地,道者第九識之「靜識」。「道生一」,一者第八識之「動識」。「一生二」,二者第七識與第六識之「搖識」。「二生三」,三者前五識。「三生萬物」,由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而生萬法」。故六祖云:「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也』。          解說:道德經說:「道來生一,一來生二,二來生三,三才生萬物。」人的身體本來就是一個小天地,「道」就是第九識的靜識。道才來生一,「一」就是第八識的動識,一才來生二,「二」就是第七識和第六識的搖識,就是意識。二生三,「三」就是指前五識,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前五識。「三來生萬物」就由人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這五識才來生萬法。「萬法」就是一切所有的念頭,所以 六祖才說:「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

佛學辭典:『「萬法」」,總該萬有事理之語。』         解說:「萬法」,可以說總包含所有後天、先天的話,「事」就是後天,「理」就是先天。

修真錄:「萬法者,指一切{法塵}之謂。」        解說:「法塵」就是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其中的一個,一切的法塵,都在自己的意識裡面,所攀緣出來,才叫作「法塵」。

呂純陽祖師註解 玉真真人講述六祖法寶壇經講記板書 正心講堂整理抄寫

連結 六祖法寶壇經:網址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P2d9x3sdYbE28-gEPp2nw5tmQyI8G12&si=U0tgVOT6mLaGf_CA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786a319&aid=18143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