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17 16:55:33瀏覽58|回應0|推薦0 | |
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3 (漢語.河洛話.台語)解說 經文【「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爲第六代祖。」】-013 經文解說:現在 弘忍大師又說:你們每一個人各自趕快回去,自己來觀察運用自己的智慧。「智慧」就是人的第八識。若取得先天妙智慧,「般若之性」,就是人的第九識。然後各人作一首偈語,拿來給我看。假使有人悟出脫離生死之意,悟得了佛法大意,我就將衣法來傳授給他,讓他來做第六代的祖師。所以現在要來談六識、八識、九識,我們要來了解,當今若說第幾識?第幾識?有的聽得莫名其妙。一般若談道理,大多數都說到第六識。第六識就是只有說到自己的意識,「意識」就是人的智識。但是若有修行的人,他就說到第八識,第八識就是自己的智慧,也就是人的佛心。但是若真正要了脫生死,就要談到「般若之性」的第九識,看出自己本性才有用。所以現在六祖法寶壇經再來就會一直談,談第幾識?第幾識?就漸漸會說。我先對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第九識,順序跟你們說明之後,現在你若要來看這本六祖法寶壇經,就很容易了解內容,現在先來談前第六識。 【六識】 佛學大辭典:『「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言「六根」如其次第(眼耳鼻舌身意之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生「見聞嚊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 解說:「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就是人的六根,照著這個順序,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念這個順序。對於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六境」有時候說「六塵」,就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觸、法塵,才來生出「見、聞、嚊、味、覺、知」,這六種了別作用,因為自己的眼睛來看到東西才會生出色塵,耳朵聽到聲音才會生出聲塵,鼻子聞到香臭才會生出香塵,舌頭嚐到味道才會生出味塵,身體去覺到東西才會生出觸塵,自己意去知道一個問題才會生出法塵,這就是「了別」的作用。 修真錄:『「六識」,「識」者,了別之意。即「眼耳鼻舌身意」等之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生「見聞嗅嘗覺思」等之了別作用,而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也。』 解說:「嚊和嗅」意思一樣,「嚊」也是聞東西。「味和嘗」一樣,「嘗」就是嚐到,因為嚐到才有味道。「思和知」意思也是一樣,是字寫不同而已。 修真錄說:「六識」這字「識」就是了別的意思,就是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等於六根,來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等於六塵,才來生出看到、聽到、聞到、嚐到、覺到、想等了別作用,才來生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所以佛家說:「十八界」。「十八界」就是指六根、六塵和六識,這叫作「十八界」。這三樣不能離開。眼睛看到色就會生出眼識,這是一定的事情,但是對六識,在道家也有個理論。 【道家:六識:六情起而生六識】 道教大辭典:『「六識」。雲笈七籤:「六情起而生六識。」謂因「喜怒哀樂愛惡」《六情》(注),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識別作用,成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也。』 解說:「六識」,雲笈七籤是道家的道書。雲笈七籤說:「六情」一生出來,就生出「六識」。因爲一個人的高興、生氣、悲哀、快樂、愛嗇和討厭這六情,會來引起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念,這六根的識別作用,才成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所以現在你就了解說:「六識」就是「六根」來對於「六塵」所了別產生的作用才叫作「六識」。但是六識上面還有七識、八識、九識。「六識」在道教大辭典說:「六情」起而生「六識」,但是說「六情」是說什麼?就是說喜怒哀樂愛惡,但是有人說,不是「七情」嗎?怎麼說「六情」?所以中國談「情」,有「四情、六情、七情」一般都說「七情」。道家談「六情」。儒家談「四情」。因爲要談「情」這個問題!角度有很多地方不同,所以現在來補充說「七情」。 (注) 辭海:『「六情」,謂「喜怒哀樂愛惡」也。白虎通情性:「六情者,何謂也?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辭海解說:「六情」就是歡喜、生氣、悲哀、快樂、和愛和討厭。所以才引白虎通的情性篇說:「六情」是什麼?「六情」就是喜怒哀樂愛惡,這叫作「六情」。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辭海:『「七情」,謂「喜怒哀懼愛惡欲」也。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弗學而能」。 解說:「七情」就是歡喜、生氣、悲哀、恐懼、吝嗇、討厭、貪欲。「六情」是喜、怒、哀、樂、愛、惡,六情沒有「懼」沒有「欲」。所以六情就是「喜怒哀樂愛惡」。七情是沒有「樂」。現在辭海來引禮記禮運篇說:什麼叫作「人情?」就是歡喜、生氣、悲哀、恐懼、吝嗇、討厭、貪欲,這七情不用學大家都會,不然你「歡喜」還要學嗎?一個人歡喜大家都會,再笨的人也會歡喜。你「生氣」還要學嗎?也不用學啊!小孩都會生氣。「哀」悲哀也不用學,人若傷心自然就哀了。「懼」也不用學,人若看到東西怕,像小孩也會受到驚嚇,這也不用學。這字「愛」就是「吝嗇」也不用學,譬如小孩子看到東西,一直要拿,這也不用學。「惡」就是討厭,看到一個人,他若不喜歡就一直要排斥,這也都不用學。「欲」若說到貪欲大家都會,再笨的也會,這些都不用學。所以七情你都不用學,每一樣都會。但是現在中庸就沒有說七情,中庸就是說「四情」。 【儒家:四情:喜怒哀樂】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呂純陽祖師:『「喜怒哀樂」者,情也。其未發前是中正不偏之本性,故謂之「中」。則天命之性也,發而皆中節。當喜而喜,喜而不過;當怒而怒,怒而不憤;當哀而哀,哀而不傷;當樂而樂,樂而不淫。故謂之「和」則率性之道也。』 解說:「歡喜、生氣、悲哀、快樂」,這就是人的情,但是「情」還沒有發出來之前,這是中正不偏的本性,所以才叫作「中」,等於就是天命之性。所以中庸第一句才說:「天命之謂性」。就是現在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道理。發而皆中節,現在這字「中」,就是發出來都中節,怎麼樣叫作「中節」?「當喜而喜,喜而不過」,應該高興要高興,一個人應該高興卻不高興,那豈不是變成木頭人。譬如我娶媳婦也會高興,家裡有個喜事也會高興,我做生日也會高興,怎麼不會高興,但是喜不要超過,怎樣叫作「超過」?譬如請脫衣舞團來唱歌跳舞,或是說「侈奢浪費」,這就是超過,高興不要超過,我是很高興,辦個宴會,請一些親戚朋友,但是不可以太過浪費,這叫作「喜而不過」。「當怒而怒,怒而不憤」,應該生氣要生氣。譬如兒子不爭氣,你難道不會罵他嗎?一個人胡作非為,我們做朋友的也會糾正他,應當生氣就要生氣。譬如佛教 憤怒菩薩,連菩薩都會生氣,但是「怒而不憤」。「憤」就是記恨。生氣有二種,有的是爲你好而生氣。有的是怨恨你才生氣,所以才說:「怒而不憤」。 孔子常稱讚顏回,「不遷怒」,就是「怒而不憤」。我很生氣罵你,連你的朋友也一起罵,這樣就叫作「遷怒」,這就是超過了,你生氣但是不可以遷怒到別人,你生氣是生氣他做錯的行為,不是生氣他的人,不可以有記恨之心。「當哀而哀」哀而不傷」,應該悲哀時,就要悲哀,總不能說,父母親死了,不會悲哀吧?但是「哀」不能「傷」到其心,怎樣叫作「傷心」,一煩惱起來,整個人軟趴趴的,也不吃、也不睡,反而叫醫生來看病,這就已經傷到心了。譬如當時我太太去世,我也會悲哀啊!不過一些師兄弟問我說老師!您會煩惱嗎?我說不會。我說若煩惱她會復活,我就煩惱,煩惱她也不會復活,總是捨不得而已,不能去傷到心,所以我也照樣出來講課。也不會說躺在床上叫醫生打針,這叫作「哀而不傷」。「當樂而樂,樂而不淫」,應該快樂就要快樂。譬如今天有一個聚會,相邀慶祝生日、祝壽、嫁娶⋯⋯等。是一種快樂,應當快樂時候也要快樂,但是「樂而不淫」,這字「淫」的意思你要知道,這字「淫」不是男女之間的淫,這字「淫」就是亂。快樂而不亂,怎樣叫作「亂」?譬如有些年輕人要找刺激,要快樂來飆車,那就是「樂而淫」。有的酒一喝下去,不考慮到別人,在那邊吆喝,大聲划拳,這就是「淫」。「樂而不淫」,就是自己的快樂,不要變成別人的痛苦,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叫作「和」。所以才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就是「率性之道」。「率性」就是照自己的本性,在走這條路這就是「四情」。若六情是喜怒哀樂再加「愛、惡」。四情是沒有「愛、惡」,只有談喜怒哀樂而已。道教大辭典在談說人的六識,是由自己的六情所引起的,所以才會生出六識。「六識」等於就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和意念。應該六識要分成兩部,就是前五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身體。」「六識」就是第六識。第六識就是賊王,也可以說管理前五識的主人,所以假使一個人前五識來報告第六識。第六識的意念若歪掉,就生出六賊。所以第六識就變成賊王。現在前五識說完。再來單獨來說第六識: 【第六識】 佛學大辭典:『「第六識」,第六意識也。八識從「眼識」數之,(眼耳鼻舌身意)。「意識」位於第六,故謂為「第六識」亦云「第六意識」。』 解說:「第六識」,就是第六意識,若照八識,從眼識開始來算,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意識」剛好排行第六。所以才說「第六識」。有時候說第六意識。第六識上面還有第七識、第八識,這下文再說。 佛學大辭典:『「第六意識」,亦名「攀緣識、波浪識、人我識、煩惱障識、六識、意識」。』 解說:「第六意識」,有很多的名字,所以有時候說「攀緣識」,因為「意識」看到一個東西,就被那個東西黏住,所以才叫作「攀緣識」。有時候說「波浪識」,第六意識若遇到事物好壞,心裡「翻騰」所以叫作「波浪識。」也可以說「人我識」,第六識有「好惡」之心,若喜歡就愛,不喜歡就一直排斥,有「人我之意」,所以才說有「人我識」。也可以說「煩惱障識」,第六識若遇到事物就起「煩惱」,所以妄念煩惱,都從第六識出來。有時候就說「六識、意識」,第六識意識有很多種名字。 修真錄:『「第六識」,名曰「意識」,乃意根對一切事物所生之識也。六祖壇經云:「五八六七果因轉」。是謂第六識為「因」,而前五識為「果」也。則此「識」專以了別一切事物,而指揮「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為其作業故也。』 解說:「第六識」名字叫作「意識」,就是自己的意根。「意根」就是「六根」最後面的意根,對於一切事物所產生出來的識。六祖法寶壇經說:「五八六七果因轉」,這樣我們就知道什麼?第六識就是因,前五識就是果,因爲五八是果,六七是因。現在要談是說五六,但是八和七,等一下說第七識、第八識就會解釋。所以第六識是因,前五識是果,第七識是因,第八識是果,所以才說「果因轉」。此「識」,就是指第六識,全部在了別,來分別一切事務,來指揮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前五識爲它作業,這樣若聽不懂,我說明白一點。譬如「眼睛」看到一個女孩子很漂亮,「眼睛」就來報告意識,說前面有一位女孩很漂亮,現在意識就來命令「身」。「身」就是自己的手腳,說去啊!去跟她稍微吃豆腐一下,身體一走,「意識」就命令嘴巴,快點跟她說話。這就是「意識」來指揮前五識。譬如「耳朵」聽到一句話,聽到好話、壞話,「耳朵」馬上來報告第六識的「意識」。現在「意識」就了別,「了別」就是來分別一切事物,「意識」就來指揮了嘴巴,人家若罵你,嘴巴就把他罵回去。心情不好,說身體手舉起來揍他,這都是自己的意識在指揮,所以第六識就全部了別,來分別一切事物,來指揮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前五識爲它做業。 佛光大辭典:『「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各緣「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對境。然此五識,僅由單純的感覺作用,來攀緣外境,而不具有認識「分別」對境之作用。第六意識,始具有認識「分別」現象界,所有事物之作用,故又稱「分別事識」。乃前五識共同所依據者,故又稱「意地」。』 解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等前五識,每一識它就來攀緣「色聲香味觸」等五種的對境,就是眼睛來對色,耳朵來對聲,鼻子來對香,舌頭來對味,身體來對觸,這五種的對境。但是這五識只有單純的感覺的作用,來攀緣外境,它不具備有認識分別對境的作用。譬如眼睛去看到東西,但是那個東西到底美醜,眼睛還沒辦法去分別。譬如耳朵聽到一句話,知道在說話,但是沒辦法去分別,到底是好話,還是壞話 。這樣說你若聽不懂,我說明白一點。一個人若白癡,等於就是意識薄弱,你誇讚他,他也嘿嘿!你罵他,他也嘿嘿!他不會去分別好話,還是壞話。譬如看到一個東西美醜,看到他也是嘴巴笑嘻嘻,不知道那個是美或醜。所以五識只有攀緣外境,不具有認識分別對境的作用。現在第六識開始,才具備有認識分別現象界,「現象界」就是分別了解所有事物的作用。譬如眼睛看到一個東西,會來報告意識,那裡有一個東西,意識才去分別,東西是美是醜。譬如人家在說話,耳朵就去報告意識,說那個人在說什麼?現在意識聽到就知道是誇獎、是侮辱。譬如人家若在嫌棄,心情不好,說嘴巴!罵他,手!打他,這都是意識在分別的。所以第六識他有具備認識分別現象事物的作用,所以有時候稱呼「分別事識」,就是前五識共同去依靠、接近他,所以有時候說「意地」。 修真錄:『「分別識」則「第六識」也。第八識動,由第七識傳送,第六識能起分別,故名「分別識」,於五塵中種種諸境而起分別也。』 解說:「分別識」等於就是第六識。人的第八識一動是經過第七識來傳送,來到第六識才有辦法來起分別,所以名字叫作「分別識」,在五塵:「色聲香味觸」等種種的諸境起分別心的。 呂純陽祖師:『第六識,第七識,同名「意識」,一上一下。第六識爲對一切事物,而分別起種種妄念也。第七識爲對一切事物,而能斷惑證真。故第六識,亦名「分別事識」也。』 解說:第六識和第七識都叫「意識」,第六識也意識,第七識也意識,一個是往上,一個往下。第六識是對前五識,第七識是對第八識,所以第六識就是對一切事物來分別,起了很多很多的妄念。第六識若動,妄念就生出來。第七識的意識動,妄念就會不見。所以第七識就對一切事物,它有辦法去斷除迷惑來證真理,所以第六識另外一個名字,叫作「分別事識」。現在你就要了解,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和第九識,你若完全都了解作用,你若要看經書,要聽道理,你就會了解說經書在說些什麼?要聽道理才會去體會真理的奧妙在那裡?所以一個人的煩惱從哪裡來?一個人要如何有辦法來斷除迷惑?一個人要怎麼樣去開智慧?你都要去了解到第九識,我會一一詳細跟你分解,一個人要怎麼樣去斷煩惱,要怎麼樣棄除妄念,到第九識爲止,都要一一去研究。 【第七識】 佛學大辭典:『「七識」,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名「末那識」,見「末那識」條。』 解說:「七識」,是八識裡面的第七識,八識裡面排行第七就對了,這個名字叫作「末那識」,現在詳細看「末那識」的條目。 佛學大辭典:(略記):『「末那識」,八識中第七識。以由第八識爲所依。「末那識」譯爲「意」,「意」有思量之義。-----略----- 然則「第六識」名爲意識,有何分別?彼(指第六識)爲依此「末那」,即「意」而生之識,故曰「意識」,即《依主釋》(注一)。此「末那」即第七識,故云「末那識」,即意識(末那識稱意識)是《持業釋》(注二)也。』(如「末那識」即可謂「意識上之超意識」)。 解說:「末那識」是八識裡面的第七識,因爲第七識來依靠第八識,所以說是由第八識所依,第八識再下來就是末那識,「末那識」解釋叫作「意」。這字「意」有思量的意義。但是第六識名字,所以也叫「意識」,那麼第六識和第七識要怎麼分別?「彼」就是指第六識,現在說第六識就是依靠「末那」的「意」來所生的識,所以第六識他才叫作「意識」,等於叫作「依主釋」,這有一個注解,等一下再另外做解釋。現在「末那」就是第七識,所以「末那識」就是意識,也叫作「持業釋」。什麼叫作「持業釋」?等一下再另外做注解。好比「末那識」,可以說意識上面的超意識。現在這樣說起來,你聽了很複雜,不過你現在聽到最候,你就知道,第六識也是意識,第七識也是意識,有時候意識叫作「知識」。第七識也是意識,不過第七識的意識叫作「超意識」。第六識是一般的意識,每一個人都有第六識,沒有第六識來說,你做什麼事都不知道,變白癡了。但是第七識,等於就是超意識,也可以說是超智識,像科學家、醫學家、哲學家,這都超過意識,所以超過意識就是說頭腦特別好,特別聰明。所以第七識可以說超過第六識,意識有兩種,一種意識是向下,一個意識是向上,這些道理你慢慢聽就會了解這個問題。現在就要來解釋「依主釋」和「持業釋」,這兩個解釋。 (注一)佛光大辭典(略記):『「依主釋」,梵語-----(英文及譯文多略)------。如:「中國人」一詞,前段「中國」,即限定後段「人」之表達範圍。-----略-----。又如:「眼識」一詞,原指依於「眼」而生之「識」,即「眼之識」之意,是以「眼」爲所依之體,而「識」爲能依之法。』(如:「意識」,原指依於「意」而生之識,即「意之識」之意)。 解說:「依主釋」就是梵語,但是現在佛光大辭典裡面說一些英文和一些翻譯的文很多,這些都省略起來,現在用一個譬如,「中國人」這句話,若前段這兩字「中國」是要來限定後段「人」的表達範圍,因爲「人」就是住在中國,才叫作「中國人」。所以「中國」就是「主」,「人」就是「依主」的意思。又好比說「眼識」這句話,本來是指依靠「眼睛」所生的識,等於就是眼之識的意思。因爲「眼」就是所依的體,「眼」就是主人,「識」就是要依靠眼,所以才叫作「眼識」等於眼就是主人,「識」就是依靠的。現在說「意識」,原本是指依在「意」所生的「識」等於就是「意之識」的意思。 (注二)佛光大辭典:『「持業釋」,梵語-----(英文及譯文多略)-----如:「高山」一詞,即「很高之山)之意。又「極遠」一詞,即「非常遠」之意。』(如「末那識」即可謂「意識上之超意識。」) 解說:「持業釋」,這裡面也寫一些英文啦!或是翻譯文,這都省略起來。譬如「高山」這句話,等於就是很高的山的意思,又說「極遠」這句話,等於就是非常遠的意思,好比「末那識」,等於就是可以說意識上的超意識。 佛學大辭典:『「末那」爲「意」,意爲思量之義,了別第八識。思量「《我痴》(注一)、《我見》(注二)、《我慢》(注三)、《我愛》(注四),故名「意識」。前之第六識以此「意」爲所依,故名「意識」。因為別二識(因為別第六識與第七識),存梵名也(存梵名之「末那識」也。)』 解說:「末那」等於就是「意」,「意」就是思量的意思,了別第八識來思量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所以名字叫作「意識」。前之第六識就依第七識的意,所以第六識也叫作「意識」,因爲要來分別第六識和第七識,不然你第六識也是意識,第七識也是意識,爲了要分別第六識和第七識,所以第七識才存梵語的名字,叫作「末那識」。 【我痴】(注一)佛學大辭典:『迷於無我(死就完了)之道理爲「我痴」。』 解說:一個人若迷在「無我」。現在這二字「無我」,不是無人無我的無我。「無我」等於人死了就都沒有了。現在世間人很多這種人,說人若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哪有什麼說會再來出世,就是說不相信因果,因爲他就是說,人死了就都沒有了,這就是什麼?這就是叫作「我痴」。 【我見】(注二)佛學大辭典: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爲常一(人永遠就是人,無六道輪迴之說)之義,謂之「我見」。』 解說:現在說人是五蘊假合的心和身,他看成是永久不變,這叫作「我見」。若說得明白一點,一個人永遠就是人,根本沒有六道輪迴的說法。當今在道中也有這種論說很多,人若死了,再出世還是爲人,豬若死了,再出世還是當豬,狗若死了,再出世還是當狗。人就是人,狗就是狗,猴子就是猴子,絕對不會改變。這叫作「我見」。這兩樣都是一種邪見,一種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輪迴,一種是邪見。 【我慢 】(注三)佛學大辭典:『「我慢」,恃我而自貢高,慢他也。』 解說:「我慢」就是仗著說,我很厲害,我很會,看不起人,輕視人家,這叫作「我慢」。 【我愛】(注四)佛學大辭典:『「我愛」,於己妄執之我,深為愛著也,俗所謂「自愛心」(自私自利)。』 解說:「我愛」,就是自己固執我,只有深深爲了愛我以外,別的事情他都不理,世俗所說的「自愛心」,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只愛自己以外,別人他都不理。 佛光大辭典:『「末那識」,即爲八識中之「第七識」爲與第六識(意之識,乃依「末那」之識)區別,而特用梵語音譯爲「末那識」。』 解說:「末那識」,就是八識之中的第七識,爲了和第六識,第六識就是「意之識」。第六識是依靠「末那識」來存在,因爲要將第七識與第六識來加以區別,所以第六識叫作「意識」,第七識才特別用梵語的音來翻譯,叫作「末那識」。 修真錄:『「第七識」亦名「意識」,此識以思量爲自性,與「第六識」,以了別爲自性者不同。「第七識」雖與「第六識」同名爲「意識」,而實有異。然「第六識」與「第七識」有何分別耶?「第六識」爲對一切事物,轉指揮「前五識」之「眼耳鼻舌身」等爲其作業。「第七識」能斷惑證真,轉於「第八識」之「心識」,而得「道果」,故亦名曰「媒識」。法寶壇經云:「「五八六七果因轉。」是謂「第七識」爲之「因」,「第八識」爲之「果」也。』 解說:「第七識」另外一個名字叫作「意識」。第七識就是思量。「思量」就是會想說對或不對,是非曲直它會去了解,和第六識來做了別自性不同。第六識的意識,譬如眼睛看東西,它會去馬上了別美醜,耳朵聽到聲音,它會了別好壞,鼻子聞到東西,它會了別香臭,嘴巴去嚐到味,它會了別酸甜苦辣,身體去摸到東西,它會去了別粗細冷熱,這就是第六識的了別自性。第七識是思量,對不對?是非曲直,它會去分別,所以兩個意識是走不同條的路。雖然現在說第六識和第七識同一個名字叫作「意識」,但是實在是不同,不過第六識和第七識,要怎麼去分別?「第六識」就是對於一切事物,來轉成指揮前五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爲它作業。譬如眼睛看到一個人,現在指揮說去看清楚。耳朵聽到一句壞話,就指揮嘴巴罵他,或是說出手打他,這都是第六識意識在指揮的。若第七識不是,第七識它就會斷迷惑證真理,轉上第八識的心識,來得道果。所以另外一個名字叫作「媒識」,有時候第七識叫作「善意識」,若第六識叫作「惡意識」。在六祖法寶壇經說:「五八六七果因轉」。這樣我們就知道第七識就是因,第八識就是果。我前面在說第六識的時候,也有說過了,「五八」就是果,「六七」就是因,才叫作「果因轉」。因爲第六識是因,來指揮前五識變成果。第七識它會去思量是非曲直,它轉到第八識,所以第七識就是因,第八識就是果。現在這樣說你就聽得比較懂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了解,前五識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就是眼識、耳識、鼻識、口識、身識,這叫作前「五識。」第六識是意識,也可以叫作「惡意識」,它都轉到壞的去。現在第七識它會思量對或不對,對就去實行,不對就不要做,他就會向上去,所以第七識等於就是「善意識」,所以第六識和第七識分一個善意和惡意不一樣。所以你現在慢慢了解,第幾識、第幾識之後,你若要看六祖法寶壇經就比較容易了解經意。現在說人的本性,什麼叫作「本性?」人的本性就是第九識,人的真心就是第八識,人的善念就是第七識,人的惡念就是第六識,用這樣跟你分別你才知道。所以我常常說:「性、心、意」,本來是同一個組織,但是因爲凡夫和開悟不一樣,爲了要使凡夫能了解, 所以特別把它分開爲「性、心、意」,你若有開悟就沒有分別。所以你現在慢慢聽,聽到第九識之後,你就會徹底了解。若說要看出本性,要怎麼樣才可以看出本性?大家說人的本心,什麼叫作「本心?」你慢慢聽就知道,這些你若了解之後,現在說六祖法寶壇經,你聽了就會很順利。 【第八識】 佛光大辭典(略記):『「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共八識。-----略-----。稱「眼」等「五識」爲「前五識」,「意識」爲「第六識」,「末那識」爲「第七識」,「阿賴耶」爲「第八識」。』 解說:「八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末那」、「阿賴耶」總共八識,現在說眼等五識,眼等五識就是指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叫作「前五識」,「意識」就是第六識,「末那識」就是第七識,「阿賴耶」就是第八識。 佛學大辭典:『「第八識」即「阿賴耶識」(注一)也,譯之曰「藏」。以含藏一切諸法之種子故,是爲《有漏》(注二)、《無漏》(注三)一切有爲法之根本。』 解說: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翻譯中國話叫作「藏」,含藏一切諸法種子的關係,就是有煩惱、無煩惱,一切有為法的根本都在第八識。 (注一)佛學大辭典(略記):『阿賴耶」,「心識」名,「八識」中之第八,有情根本之「心識」,譯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之義。』 解說:「阿賴耶」是人心識的名字,是八識中間排做第八,是「有情」,「有情」就是眾生,就是眾生根本的心識,翻譯中國話就是叫作「藏」,就是含藏一切事物種子的意思。第八識就是無論善、惡,一切種子都在裡面。 (注二)佛學大辭典:『「有漏」,「漏」者「煩惱」之異名,含有煩惱之事物,謂之「有漏」。』 解說:「漏」就是煩惱另外一個名字,裡面包含有煩惱的事情,都叫作「有漏」。 (注三)佛學大辭典:『「無漏」,「漏」者「煩惱」之異名,漏泄之義。貪瞋等之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流注而不止,謂之「漏」。又「漏」爲漏落之義,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謂之「漏」也。因之謂有煩惱之法,云「有漏」;離煩惱之法,云「無漏」。』 解說:「無漏」,這字「漏」就是煩惱另外一個名字,就是漏泄出去的意義。「貪瞋」等就是指貪瞋癡所有的煩惱,從早到晚從人的眼睛、耳朵等六根門,就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和意這六根的門洩漏,一直流出去流不止,這叫作「漏」。又「漏」就是漏落的意思,因爲煩惱會讓人流落在三惡道。「三惡道」就是畜生、餓鬼、地獄所以才叫作「漏」。若有煩惱的法叫作「有漏」。離開煩惱的法,就是沒有煩惱叫作「無漏」。現在說「有漏」就是煩惱。「無漏」就是無煩惱。 修真錄:『「第八識」爲眾生根本之「心(注)識」。吾人輪迴三界、四生、六道,此識(第八識)實爲業報(善業、惡業之報)爲主,人將死時,即行離去,故「第八識」之作用極廣。』 解說:「第八識」就是眾生根本的「心識」,人會輪迴三界、四生、六道。「三界」就是指天、地、人。「四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就是「天」就是「神」和「阿修羅」;「人」就是「人」和「畜生」;「地」就是指「餓鬼」和「地獄」。第八識實在是「業報」,「業報」就是指善業、惡業,所有的善報、惡報的主人。ㄧ個人快要死的時候,人的第八識就快要離開人的身體,他會帶善業、惡業,去走他應當要走的哪一條路。所以第八識它的作用,非常的廣大,這就是修真錄跟我們所說的。話若說起來,第八識就是人的靈魂,所以人下地獄,就是第九識、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都跟下去,但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第九識作用不同。 (注)佛光大辭典:『「心」則指「第八阿賴耶識」,含有積集之義,乃諸法產生之根本體,故亦稱「集起心」。即「阿賴耶識」者蓄積種子,而能生起現行之意。對此: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爲「識」,即了別認識作用,「第七識末那識」稱爲「意」,即思惟作用。』 解說:「心」,就是來指第八的「阿賴耶識」。第八識有包含積集的意思,東西積集一堆的意思,就是所有的念頭,現在這字「法」就是指「法塵」,就是人的念頭,所以一切的念頭,產生根本的體,一切念頭都從第八識出來。有時候稱呼叫作「集起心」,就是阿賴耶識來蓄積種子,善的種子,惡的種子,而且有辦法來生起現行的意思。對此就是指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馬上有辦法發動,對於前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來做爲「識」,就是要了別,「了別」就是知道好壞認識的作用。譬如耳朵聽到好話,聽到壞話,眼睛看到美醜,有辦法去了別認識的作用。若第七識末那識,也是叫作「意」,但是第七識的意和第六識的意就不同,第七識末那識的「意」就是「思惟」的作用,到底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對或不對,有辦法去判斷是非曲直。 【第九識】 佛光大辭典:『「九識義」,乃將「識」分作九種之義。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再加「末那識」(即第七識),「阿賴耶識」(即第八識),「阿摩羅識」(即第九識)合爲「九識」。-----略-----。「阿摩羅識」意譯作「清淨識」,此識乃一切眾生,清淨本源心地,諸佛如來所證之法身果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解說:「九識義」就是將人的「識」,來分作九種的意義,就是人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再加上「末那識」第七識,「阿賴耶識」第八識,「阿摩羅識」就是第九識,全部把它合起來就叫作「九識」。「阿摩羅識」若意思翻譯中國話叫作「清淨識」。第九識的阿摩羅識,就是一切眾生清淨本源的心地。就是 佛祖如來所證果法身的果德。第九識在聖人沒有增加,在凡人俗子也沒有減少。所以 我們佛家在談說人人皆有佛性。佛性不管你是聖人、凡夫都是一樣。有人說:既然都一樣,爲什麼有的會做聖人、會做佛、會做菩薩,有的怎麼會到三惡道,當畜生,下地獄,這個問題我下文就會慢慢跟你分析解釋。因爲每一個人都有妄念,妄念是會來阻礙自己的道。第九識好比太陽一樣,人的妄念,宛然好像天上的雲一樣。你們若有坐過飛機的人,就會了解這個問題,以前我還沒有坐過飛機的時候,雖然經書看很多,但是還不能去體會這個問題,後來坐飛機之後才感覺說,哦!原來就是這樣!你若曾經坐過飛機就知道,在地面天昏地暗,雲遮得到處都是,不過飛機若衝破雲層,飛到雲上之後,太陽就赤炎炎,在我們的頭頂上,下面一望都是雲。雲若薄,白白的在飄流,雲若厚好比山,這樣一層一層,有的好幾層,雲若越厚,地面就越暗,但是太陽還是很大,有時候你若詳細看四周圍,飛機上面還有雲,下面也有雲,不過上面的雲很虛薄的,我才靜靜的感覺,下面這些雲是眾生的妄想,重重疊疊,煩惱越多雲積越厚,譬如自己的心很黑暗,迷迷惘惘,走都找不到出路。但是上面那些雲薄薄的,這是修行人的妄念,修行人也有妄念啊!但是是善念,是正念。不過飛機若衝過上層去,連薄雲都到下面了,若這樣你就看出本性了,只有看見太陽以外,一點雲都沒有。所以你若有機會搭飛機,不要在飛機上睡覺,你就稍微看外面一下,你才會去體悟出很多道理。真正經書在看有時候不會去了解,但是你一旦有體驗之後,就知道說哦!原來如此。太陽是一個而已,每一個人你的心中都有一個太陽,,所以有時候佛經說「慧日」,「智慧的太陽」就是自己的本性。所以 佛經說:「四生六道的眾生皆有佛性」,既然都有佛性,大家都會做佛嗎?當然大家都會做佛。今天不會做佛的原因,就是有煩惱,剛才說「有漏」,你有煩惱來阻礙自己的道,所以會生出煩惱,是什麼?就是貪瞋癡,「貪」包含很廣,不是只有凡夫俗子有貪,修行人也有貪,我廟想要建設大間一點,徒弟想要收多一點,名聲想要響亮一點,這都是貪。所以修行人要解除貪念。「瞋」就是瞋恚。「瞋恚」就是一般說,人的脾氣壞,有忿心、怒心,這都是瞋恚,所以 佛祖教我們忍辱波羅蜜,現在的人連忍都沒辦法,要怎樣學辱?逆來順受,歡喜心去接受,有辱才有果。所以才說:「聖人不會增加,凡夫也不會減少」像我說你今天不會開悟,就是你的妄念太多,你烏雲遮得太厚了,你若要來看出自己的本性,絕對要一層一層這些烏雲要把它棄除,太陽就赤炎炎,很光亮的,光明就出來了,就看出自己的本性。對於第九識的作用,不是只有這樣而已,再來繼續說自己的本性,要怎麼樣看出自己的本性?要怎麼樣脫出生死?我們再來談論這個問題。 佛學大辭典:『「第九識」,名「菴摩羅識」(注一),譯曰「 無垢識」,或曰「清淨識」。即「真如」(注二)也,「真心」也。』 解說:「第九識」這個名字叫作「菴摩羅識」翻譯中國話叫作「無垢識、清淨識,等於就是真如、佛性、真心。」第九識就是自己的佛性。 (注一) 佛學大辭典:『「菴摩羅識」又作「阿摩羅識」、「阿末羅識」。譯曰「清淨識」,無垢識」「真如識」等,九識中之第九。』 解說:「蓭摩羅識」,有時候翻譯叫作「阿摩羅識」,有時候說「阿末羅識」,翻譯中國話叫作「清淨識。」有時候說「無垢識。」有時候叫作「真如識」等。「等」就是其他還有很多名稱。這就是九識中間的第九識。 (注二) 佛學大辭典:『「真如」。-----略-----。或云「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皆同體異名也。------(引證皆略)------。』 解說:「真如」,同體不同名很多,所以一般比較沒有在用的名字都略掉,有時候說「自在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這都同一個體不同的名字,其他引證都省略起來。 三昧經入實際品:『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 解說:第九識叫作「流淨」,風不能動,現在說「風」就是自己修行的八風。「八風」無法把它動搖,波浪不起,「波浪」就是自己的妄念,他不會生出妄念。 大佛頂首楞嚴經:『真如、佛性、「菴摩羅識」,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解說:「真如」等於就是佛性,就是一般所說的「菴摩羅識」。菴摩羅識就是「清淨圓滿」,它的體性非常的堅凝。「堅凝」就是都不動,讓你打不動,好比「金剛王」永遠都不壞。 金剛明經玄義:『「菴摩羅識」是第九識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利耶識」(阿賴耶識),即是第八識,是「菩薩識」。』 解說:「菴摩羅識」就是第九識的不動識,如如不動。假使現在若要和第八識來分別,「菴摩羅識」就是佛識。但是第八識的「阿利耶識」,有時候叫作「阿賴耶識」,這就是第八識,等於就是「菩薩識。」所以我常常說:佛祖不會度人的原因在這裡,佛祖是如如不動,假使 佛祖若發出大慈悲心,要度人要轉識,轉入第八識。行菩薩行,才有辦法發揮去度人,「阿利耶識」就是第八識,就是「菩薩識。」最後來看修真錄的說明: 修真錄:『「第九識」其識不動搖,故亦曰「不動識」。其識如止水,故亦曰「流淨識」。道以九為陽之極,故亦曰「純陽識」。佛家曰「佛識」,道家則曰「仙識」,亦名「真人識」。此識之妙,中乘智者,猶不了悉。故仙佛對凡愚絕口不開演,惟對上乘大智慧者言之。「第九識」如如不動,故仙佛不染塵緣,若染塵緣則不稱「佛」,而稱「菩薩」焉。如「觀世音菩薩」,佛號「正法明如來佛」,爲度化眾生而染塵緣,故稱「菩薩」而不稱「佛」矣。』 解說:第九識,其識是不動搖,所以有時候稱呼叫作「不動識」。第九識好比止水不動,所以有時候叫作「流淨識」。道家就是說「九就是陽之極」。「陽」就是一三五七九,九再上去,十就又反陰,所以「九」就是陽之極,叫作「純陽識。」佛家叫作「佛識」。道家叫作「仙識」、或是叫作「真人識」。第九識的奧妙,若中乘智慧的人,你雖然學中乘有智慧,還是不了解,所以仙佛對初學的人,祂絕對不說。所以初學都說到第六識,你若有修到比較高的道理,才說到第八識,你若沒有要學了脫生死的人,祂絕對沒有去說第九識。只有對於上乘大智者才說第九識,如如不動,不會動搖。所以仙佛祂不會去染塵緣。仙佛絕對不會理俗事,假使去理俗事,這樣來說就不能稱做「佛」,要稱做「菩薩」。好比 觀世音菩薩,祂的法號就是 正法明如來佛,爲了要度化眾生,來染塵緣,理俗事,所以稱呼「菩薩」,祂就不稱呼「佛」。第九識就說到這裡。 呂純陽祖師註解 玉真真人講述六祖法寶壇經講記板書 正心講堂整理抄寫 連結 六祖法寶壇經:網址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P2d9x3sdYbE28-gEPp2nw5tmQyI8G12&si=U0tgVOT6mLaGf_CA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