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3109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
2021/10/19 01:41:36瀏覽854|回應0|推薦0

論之本文——p. 03109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這是科判巳二 意樂親近軌理 二之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對這科文的理解——

這是科文己二、意樂親近軌理的第二科科題,原科文為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主旨在於闡釋信心為一切功德的根本。

 

論之本文——p. 03109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

對這段本文的理解——

宗大師引《寶炬陀羅尼》闡釋信為根本的道理,詳見下列各句之說明。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信能)生、守護(及)增長一切德(信能)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信)能令離慢;(信)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信是)攝善之本,猶如手。

 

 研討紀錄——

《寶炬陀羅尼》云:《寶炬陀羅尼》說 : 寶炬陀羅尼,  直譯為《聖─寶炬─名─陀羅尼─大乘─經》,漢譯有《寶光明陀羅尼所說偈》或《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信為前行如母:信心是(所有修行的)先決條件,就像母親(是每一個人的根本)       。前行 :「基礎基本軌則」

生守護增長一切德:(信心能夠)滋生、守護和增長一切功德。 

除疑度脫諸暴流:(信心能夠)淨除(所有的)疑惑,(能夠協助)度脫四大暴流。諸暴流,指四暴流,即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及無明暴流。

信能表喻妙樂城:信心能夠表示比喻(到達)最殊勝快樂的地方。

信無濁穢令心淨:信心能夠盡除染汙使心清淨。

能令離慢:信心能夠使人遠離慢心。

是敬本:信心是恭敬的根本。

信是最勝財藏足:信心是最殊勝的寶藏,也是(能令我們走向妙樂城)最殊勝的腳。

攝善之本猶如手:信心是攝持善法的根本,就像手一般。

 

論之本文——p. 03111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再引據《十法經》的偈頌,闡釋信為根本的道理。《十法經》開示我們信心是最殊勝的交通工具,透過它才能到達佛地。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依靠信心。沒有信心的人是生不起一切善法的,這好比被火燒焦的種子,根本長不出綠芽

 

研討紀錄——

《十法》亦云:《十法經》也說。十法,指《十法經》, 根據大正藏第十一冊收錄資料顯示,梁僧伽婆羅譯全名為《佛說大乘十法經》。 

由何出導師:佛菩薩是怎麼產生的?導師,

信為最勝乘:信心是最殊勝的交通工具。

是故具慧人:因此,有智慧的人。

應隨依於信:應該依靠信心。

諸不信心人:所有不具信心的人。

不生眾白法:生不起一切善法。

如種為火焦:就好像種子被火燒焦之後。

豈生青苗芽:怎麼還能夠長出綠芽?

 

論之本文——p. 03111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分析宗大師前面所引《寶炬陀羅尼》之經文「信為…。信無…。信能…。信是…。」皆為正面列表方式之說明,

而《十法經》則正負各一,「…信為最勝乘,…。諸不信心人…。」藉此闡釋信心為一切功德之根本,因為修行者若具信心,自當精進修習而增上;若不具信心則不修習乃至退轉,致使不生眾白法

 

論源分析——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佛說大乘十法經》

 

信為最上乘 以是成正覺 是故信等事 智者敬親近

信為最世間 信者無窮乏 是以信等法 智者正親近

不信善男子 不生諸白法 猶如焦種子 不生於根芽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八

元魏三藏法師佛陀扇多譯

〈大乘十法會第九〉

信為增上乘 信者是佛子 是故有智者  應常親近信

信是世間最 信者無窮乏 是故有智者  應常親近信

若不信之人 不生諸白法 猶如燒種子  不生根牙等

 

論之本文——p. 03112

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在這裡舉了一個公案,敦巴尊者有見於藏地有很多修行者,卻無人獲得殊勝功德,於是向阿底峽尊者請問其原因。阿底峽尊者的答覆是,大乘的功德生起與否,全賴於上師,但是藏地人對其上師只作凡夫想,因此功德無從生起

 研討紀錄——

由進退門從修習或不修習這兩方面來分析。

進,精進(行)。退,退轉(止)。【《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七〉】云:「…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不修習故,說名為退。…」

文者按,不具信心故,不修習乃至退轉,致使不生白法。若具信心自當修習乃至精進增上。

而說信為一切德本:而闡釋信心為一切功德的根本。

 

研討紀錄—— (公案)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敦巴尊者向阿底峽尊者請問說。

藏地多有修行者:藏地有很多修行者。

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但是沒有人獲得殊勝功德。

何耶:這是什麼原因。

依怙答云:阿底峽尊者回答說。

大乘功德:大乘的功德。

生多生少:能生起多少。

皆依尊重:全賴於上師。

乃能生起:才能夠生起。

汝藏地人:你們藏地人。

於尊重所:對待上師。

僅凡庸想:只作凡夫想。

由何能生:這哪能生起功德呢?

 

論之本文——p. 03201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再引阿底峽尊者在藏地的一個公案強調信心極為重要。這個公案說有人大聲直呼尊者名諱,要尊者傳授教授。這樣顯得對上師極不恭敬。因此尊者以聽力很好笑答,並且告誡對方,所謂教授就是信心!信心!信心!

 

研討紀錄——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有人對阿底峽尊者大聲叫說。

阿底峽請教授:阿底峽請傳授教授。

如其答云:(阿底峽尊者)對他回答說。

哈哈:(阿底峽尊者)大笑

我卻具有好好耳根:我反倒是有很好的聽力。

言教授者:所謂教授。

謂是信心信信:就是信心!信心!信心!

信為極要:(所以說)信心極為重要。

 

論之本文——p. 03202

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再強調,一般所謂的信有信三寶、信業果和信四諦等,不過,這裡所說的信,是專指信尊重而言

研討紀錄—

其信總之亦有多種:總之,信又可分幾種。

謂信三寶、業果、四諦:譬如信三寶、信業果和信四諦等。三寶,業果,「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四諦,又稱四聖諦或四真諦, 即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

苦諦, 三界生死之果報,畢竟苦患,無有安樂之性,此理決定真實,謂之苦諦。」

集諦, 「集,招聚之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稱集。

諦,審實不虛之義。審察一切煩惱惑業,即知其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之苦,故稱集諦。」

滅諦, 「滅,滅盡、息滅之義;諦,審實不虛之義。謂人類若能滅息苦之根本(欲愛),即可從相續不斷之苦中獲得解脫與自由;如實審察了知此一真諦而無絲毫虛謬,即稱滅諦。」

道諦, 「指滅除煩惱、趨向涅槃的修行方法。通常是指八正道而言。」

然此中者然在這裡所說的

謂信尊重:是專指信尊重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4001c6f&aid=16958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