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P.02911如是應知 ~ P 03202謂信尊重
2021/10/07 22:43:47瀏覽3648|回應0|推薦0

P.02911如是應知 ~ P 03202謂信尊重

論之本文—p. 02911

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樂親近軌理;二、加行親近軌理。 初中分三: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今初

 

對這段科文之理解——

這是依師軌理的科文,所以從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p.02905)到應如是學(p.02910)為止的本文,可以視為依師軌理的前言。科文顯示依師軌理分成兩部分,即意樂與加行。而意樂這部分又分成三部分: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接下來就從第一部分的總示親近意樂開始闡釋。

 

研討紀錄

如是應知如何依止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之善)知識。

如是應知:所以應該知道。

曾受法恩:已經領受三寶不思議之恩。法恩,:「(術語)四恩中之三寶恩。」 文者注:四恩指「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

特於圓滿教授:特別是對於以圓滿的教授。

導心知識:引導(我們)修心的善知識。

如何依止:怎麼依止。

其理分二:它(依止)的軌理分兩部分。

意樂親近軌理:親近時的意樂,也就是對於親近知識應有的認識。

加行親近軌理:親近時的加行,也就是對於親近知識應該怎麼行持。

總示親近意樂:總說親近意樂。

特申修信以為根本:特別強調修信是親近知識的根本。

隨念深恩應起敬重:憶持知識深恩而生起敬重心。

「隨念者,亦名憶持,謂菩薩由後得智,於前觀心中通達諸法境界之相,出觀之後,皆能隨念憶持不失也。」

 

論之本文——p. 02913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修行者,親近承事善知識應依《華嚴經》所說九種心發心,即能統攝親近善知識的所有要領。這九種心還可以歸納成四大類。參考後續的本文,知此四大類為:一、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二、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三、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四、荷負擔已應如何行者

 

研討紀錄

《華嚴經》說:華嚴經 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三種譯本,各自根據不同的梵文原本譯出,分別為一、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計有六十卷,為了與唐譯本區別,又稱舊譯《華嚴》,或 《六十華嚴》;二、唐武周時實叉難陀譯,計有八十卷,又稱新譯《華嚴》,或《八十華嚴》;三、唐貞元中般若譯,計有四十卷,其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 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普賢行願品》,或《四十華嚴》

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要以九種心親近承事每一位善知識。

文者按,三種譯本之《華嚴經》中,開示承事一切善知識所應發心數,都不只有九種分別有三十一心與二十一心等

另於寂天菩薩造《大乘集菩薩學論》卷三〈護持正法戒品第二之一〉獲得此九心。是故,宗大師可能是直接引自《集學論》而是間接引自《華嚴經》。那麼,剩下來想了解的是:寂天菩薩因何選此九心?其餘的為何沒入選?

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這九種心)統攝了親近承事善知識的所有要領。

即彼九心攝之為四:如果這九心要歸類的話,可分成四大類。 

 

論之本文——p. 03001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華嚴經》說要以九種心親近承事善知識,這九種心可以歸為四類,第一類是孝子心。意思就是說,修行者親近承事善知識要像孝子侍奉父母親的心一樣。孝子的所作所為都是依照父母親的喜怒哀樂,隨順父母教誨去做。修行者這顆心,也要把自己為所欲為的習氣摒除,隨順上師的意願去做

 

研討紀錄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把自在)供養上師,隨順上師。

如孝子心:就好像孝子心一樣。

謂如孝子自於所作:意思就是孝子自己對於所作所為。

不自在轉:不是隨心所欲。

觀父容顏:觀察父母的臉色。消文者按,容顏今多指容貌而言,但衡諸本文,顯應指喜怒哀樂之臉色而言。

隨父自在:隨順父母的教誨。

依教而行:遵照父母教誨去做。

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同樣的道理,(修行者)也應該觀察善知識的臉色去做。

 

論之本文——p. 03002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引《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證成這段開示,經文說:「如理親近承事善知識的修行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捨棄自己的想法,他的心念應該時時隨順著善知識的意樂而轉。」宗大師特別強調,這做法是指在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面前,才可以依照這個原則施行。在其他沒有具足德相的人面前,不可以隨便任由他牽鼻子走。

 

紀錄—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也說。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 漢譯作《般舟三昧經》,又作《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餘詳見辭典解釋。

彼於一切應捨自意:(如理親近承事善知識的)修行者在所有情境之下,都應該捨棄自己的想法。

隨善知識意樂而轉:(心念應該)隨順著善知識的意樂而轉。

此亦是說: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

於具德前乃可施行:在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面前,才可以(照著這個原則)施行。

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在其他(不具足德相的)人面前,不能隨便任由他牽鼻子走。

 

論之本文——p. 03005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親近承事善知識的第二類心,金剛心。修行者與上師的關係應該達到像金剛一般堅固不可破的程度。所有的魔羅惡友都無法破壞,也就是《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所說,應該拋開世間親和融洽與情分面子那種無常的關係

 研討紀錄——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誰都不能夠破壞他與善知識親愛而堅固的關係。

如金剛心:就像金剛心一樣。

謂諸魔羅及惡友等:意思是說所有魔羅和惡友等。魔羅, 惡友,【《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九〈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一〉】:「諸有朋疇引導令作非利益事,名為惡友。」

不能破離:都不能夠加以破壞分離。

即前經云:也就是前面那一部經(指《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所說的。 

末學按,提醒諸位同行善友,莫把《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與《三摩地王經》混淆了。

應當遠離:應該遠離。

親睦無常:親和融洽的關係無常。

情面無常:情分面子的關係無常。

 

論之本文——p. 03007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親近承事善知識的第三類心大地心。修行者承事上師應該像大地承載萬物那樣無怨無悔,無分無別,承擔上師所有事業的重擔,要完全沒有懈怠。就像博 朵瓦對慬哦瓦的弟子們開示時說:「你們很幸運的遇到這樣一個大菩薩,他也是我的善知識,能夠遵照他的教導修行的話,實在是很大的福報。今後承事上師不要覺 得那是一種負擔,而應該視為是增加自身的榮耀。

 研討紀錄——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承擔上師所有事業的重擔。荷負,承當擔負。

如大地心:就像大地心一樣。

謂負一切擔:意思是說承擔所有重擔。

悉無懈怠:完全沒有懶散怠惰(的心)。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就好像博朵瓦對慬哦瓦的弟子們說。博朵瓦,人名,請參考〈善知識博多瓦的歷史〉。

汝能值遇如此菩薩:你們能夠幸運的遇到這樣的菩薩(指慬哦瓦)。 文者注:文者認為這是博朵瓦在開示時讚揚這些弟子的上師,也就是慬哦瓦,本文中之值遇 改以「幸運的遇到」來理解。

我之知識:我的善知識。 文者認為這是博朵瓦的謙辭,因為慬哦瓦與博朵瓦同為種敦巴之弟子。

如教奉行:遵照(他的)教導去做。「依教奉行」。

實屬大福:實在是福報很大。

今後莫覺如擔:從今以後不要認為是一種負擔。

當為莊嚴:應該看作是增加(自身)榮耀。

 

論之本文——p. 03009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

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把孝子心、金剛心和大地心之外的其餘六種心,歸類為承擔上師所有事業的重擔之後,修行者應該有的第四類心。這六種心分別為輪圍山心、僕使心、除穢人心、乘心、犬心和船心。

宗大師開示修行者承擔上師所有事業的重擔之後,應抱持六種心態去做。第一種心是輪圍山心,意思是說,不管遭遇任何苦惱,修行者的心都不會動搖。

 

 研討紀錄—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承擔(上師所有事業的)重擔之後,應該如何做呢?

其中分六:這當中分成六種心。末學按,此六種心合併前說三種心即為《華嚴經》中所說的九種心。

如輪圍山心者:像輪圍山的心。輪圍山,音譯斫迦羅。輪圍山之譯名應是從《集學論》;譯名另有鐵輪圍山(見於《俱舍論》卷十一〈分別世品第三之四〉)、鐵圍山(見於唐‧般若譯《華嚴經》、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金剛山(見於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金剛圍山(見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卷下)等。

任起如何一切苦惱 悉不能動:不管生起什麼樣的苦惱。都不會動搖(的心)

 

p. 03009

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唯今始獲,應堅穩住。」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舉一公案闡釋荷負上師事業擔,再怎麼苦都要堅持忍耐。這公案敘述慬哦瓦住在汝巴的時候,因為天氣很冷,有一弟子公巴德熾身體吃不消而生退心,便向值得依賴的童稱討論去留的問題。童稱告訴他說:「我曾經住過許多次寢具舒適的尊勝宮,但是只有這一次才真正獲機會得以親近大乘善知識,聽聞正法。所以,應該堅持地留下來。」

研討紀錄——

慬哦住於汝巴時:慬哦瓦住在汝巴的時候。汝巴,地名,藏名 待查。

 

公巴德熾因太寒故:公巴德熾由於天氣太冷的緣故。公巴德熾,人名,其中,「公巴」顯係藏文(修習)之音譯;「德」 「熾」為之義譯,詳細資料待查。

身體衰退:身體衰弱而生退心。

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便向值得信賴的童稱商量去留(的意願)。依怙,值得信賴的, 。童稱,人名,藏名 「扎」,義為「稱號」,故略作「稱」,例如宗大師原名 (洛桑札巴)。至於童稱是否為公巴德熾的師長(依怙)?也有待釐清。 行住,去留。

如彼告云:(童稱)告訴(他)說。

臥具安樂:寢具方面之舒適(條件)。臥具,

雖曾多次住尊勝宮:雖然曾經多次住過尊勝宮。尊勝宮,藏名 意思是「勝利者的宮殿」。英文版作 意思為因陀羅的宮殿。因陀羅為印度《吠陀經》裡之主神,司雷雨及戰爭。  

然能親近大乘知識:可是能夠親近大乘善知識。

唯今始獲:只有這次才真正獲得。

應堅穩住:(所以)應該堅持留下來。

 

論之本文——p. 03011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修行者承擔上師所有事業的重擔之後,所應抱持六種心態當中的第二種是僕使心。意思就是說,要像世俗社會中的僕傭一樣,雖然要做所有骯髒的事,但是內心中毫不猶豫,也不會感到羞愧,就像做一般正規的事情那樣的去做

 

研討紀錄——

如世間僕使心者:像世俗社會中,僕人做事的心態。

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思就是說,雖然被要求去做所有骯髒汙穢的事情。

意無慚疑:他的內心沒有羞愧遲疑。

而正行辦:而照著正規的作法去辦。

 

論之本文——p. 03012

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大師闡述了一段公案,開示修行者荷負尊重事業擔要像僕人一樣,不慚不疑。公案描述在一次大型法會時,會場當中有一泥灘,敦巴尊者當時毫不猶豫的脫光衣服, 把地上泥灘掃除乾淨,找來乾淨潔白的泥土舖在上面,並且在阿底峽尊者面前搭起一座供壇。阿底峽尊者見狀笑著說:「在印度也有像你這樣的人。

研討紀錄——

昔後藏中:以前(在)後藏某地。

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那是)所有譯師智者集會的場所。

有一泥灘:(這場地中)有一泥灘。

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當時)敦巴尊者把身上衣服全數脫下來掃除泥灘。

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然後)不知道從哪裡取得乾淨潔白的泥土舖在上面。

於依怙前作一供壇:在尊長(指阿底峽尊者)前搭設一座供壇。

依怙笑曰:尊長(指阿底峽尊者)笑著說。

奇哉:真是奇妙啊!

印度亦有類似汝者:(在)印度也有像你這樣的人。

 

論之本文——p. 03101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荷負上師一切事業擔,應該抱持清道夫的心態

研討紀錄—

如除穢人心者:像清道夫的心態。

盡斷一切慢及過慢:澈底斷除所有的慢心與過慢心。

慢:「慢者,謂同類相傲也。如於相似法中,執己相似。又於下劣中,執己為勝也。」這段解釋看來理所當然,對於跟自己程度相同的人比較,自然認為和對方相等;對於比自己程度差的人,自然認為自己比對方優秀。之所以視為過患,其細微處乃在於自己的心態。

過慢者,謂於同類相似法中,執己為勝;或復他人勝於己處,執為相似,言我與他同也。」與慢相比較之下,這段解釋則是明顯的過患,跟自己程度相同的人比較時,認為自己比對方好;而跟比自己優秀的人比,卻認為自己和對方一樣優秀。

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和上師相比較,應該知道自己程度之低劣

無論如何,絕不可拿自己的成就與上師比較,即便是青出於藍,也一樣不可。

 

論之本文p. 03101

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峰頂諸高起處,青色遍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引敦巴尊者與慬哦瓦尊者的話,為除穢人心作補充開示。敦巴尊者說:「我慢就好比是一座高高隆起的土堆,不可能湧出功德的水。」慬哦瓦說:「在春初的時候,應該仔細觀察青草首先在哪裡長出來,是山頂上還是山底下的溝坑邊?

 

文者按,慬哦瓦尊者的開示有其地理因素,思惟時必須觀想雪域的山川景緻,時間設定在冬末春初,重要的是要先了解自然界的現象,再思索慬哦瓦尊者的教誡

研討紀錄——

如善知識敦巴云:就像善知識敦巴尊者所說的。

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我慢像一座高高隆起的土堆,不可能湧出功德的水。

文者按,隆起的土堆,根本不會有泉眼,當然不可能湧出泉水來。高坵並不是高山,若是高山的話,很可能有泉眼,或者積雪,那麼若說「我慢高山」可就不究竟了。

慬哦亦云:慬哦瓦尊者也說。

應當觀視春初之時:應該注意觀察初春的時候。

為山峰頂諸高起處:是山頂上。

青色遍生:到處長滿青草。

抑於溝坑諸低下處:還是山底下的溝坑邊。

而先發起:先長出來。

 

論之本文——p. 03103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荷負上師的事業擔,要像車輛載重的心態一樣,再重再難走的路,也要勇敢接受,然後毅然決然的去做

研討紀錄—

如乘心者:像車輛的心態。乘,原為古代車輛(尤指馬車)計算單位,轉義為車輛,即車乘也。

謂於尊重事:也就是說,對於上師的事業擔。

雖諸重擔極難行者:雖然種種重擔非常不容易執行。

亦勇受持:也毅然決然的接受並且持守。

 

論之本文——p. 03104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荷負上師的事業擔,要像狗對主人忠心的那種態度一樣,也就是說,不論上師怎麼百般辱罵,也要對上師毫無忿恨的心。

研討紀錄——

如犬心者:像狗(對主人)的心態一樣。

謂尊重毀罵:也就是說,上師辱罵。

於師無忿:對上師毫無忿恨的心。

 

論之本文——p. 03104

如朵壟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這個公案,闡釋荷負上師事業擔,受到呵責時,應該無怨無悔,而且視為一次加持。

研討紀錄——

如朵壟巴對於善知識畫師:譬如朵壠巴對待善知識畫師的方式一樣。朵壟巴,人名, 朵壟為地名,《藏漢大辭典》釋云:「堆龍,朵隴。地名。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北面堆龍河流域地區。」唯詳細資料仍待查。

善知識畫師, 釋義為:「塑神像者,神像塑匠」,這與我們對「畫師」的理解,出入很大,唯其詳細資料仍待查。

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每次前來謁見(朵壟巴,朵壟巴)就大聲呵斥他。

畫師弟子娘摩瓦云:畫師的弟子娘摩瓦(便對上師)說。娘摩瓦,人名

此阿闍黎於我師徒:這個阿闍黎對待我們師徒(的態度)。

特為瞋恚:(顯得)特別忿怒。瞋恚,

畫師告云:畫師告訴(弟子)說。

汝尚聽為是呵責耶:你還當他是在呵斥(我們)啊。

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我每次受到上師這種形式的教誡。

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就覺得)好像是獲得一次黑茹迦的加持。黑茹迦, 為藏文 之音譯,《藏漢大辭典》釋云:「⑴飲血。⑵勝樂金剛。梵音譯作呬嚕迦。⑶忿怒神總名。」此中應作「勝樂金剛」理解之。加持:「為護念、加護之意。」

 

論之本文——p. 03106

《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了善知識畫師的公案之後,又引《八千頌般若經》證成修行者應如犬心來荷負尊重一切事業擔。就算是上師生氣責罵,甚至不理不睬,也不應該有退轉的念頭,反而應該更加倍努力希求正法,敬重上師依教而行

 研討紀錄——

《八千頌》云:《八千頌》說。《八千頌般若經》,漢譯作《小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略稱《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小品經》、《新小品經》、《小品般若經》。鳩摩羅什譯,計有十卷。相當於《大般若經》第四分。

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如果說法法師對求法的人顯現出好像生氣責罵的樣子。

而不思念:而且對你不理不睬。

然汝於師不應退捨:然而你對法師不應該有退轉捨棄的想法。

復應增上希求正法:反而應該更加倍努力地希求正法。

敬重不厭:敬重法師並且不厭離。

隨逐師行:跟隨法師的教誡去做。

 

論之本文——p. 03107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開示荷負尊重一切事業擔,應該像船隻載物一樣的心態,無論承載多少,無論去或來,都完全沒有厭惡的念頭

 研討紀錄——

如船心者:像船心的意思。

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就是對上師的一切事業,無論承擔多少。

若往若來:或者去或者來。

悉無厭患:都完全沒有厭惡心。

 

論之本文——p. 03109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對這科文的理解——

這是科文己二、意樂親近軌理的第二科科題,原科文為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主旨在於闡釋信心為一切功德的根本。

 

論之本文——p. 03109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

對這段本文的理解——

宗大師引《寶炬陀羅尼》闡釋信為根本的道理,詳見下列各句之說明。

這段偈頌我以下列標點符號之形式理解: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信能)生、守護(及)增長一切德;(信能)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信)能令離慢;(信)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信是)攝善之本,猶如手。」

 

 研討紀錄——

《寶炬陀羅尼》云:《寶炬陀羅尼》說。寶炬陀羅尼,  直譯為《聖─寶炬─名─陀羅尼─大乘─經》,漢譯有《寶光明陀羅尼所說偈》或《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信為前行如母:信心是(所有修行的)先決條件,就像母親(是每一個人的根本)一般。前行 :「先鋒部隊。」

生守護增長一切德:(信心能夠)滋生、守護和增長一切功德。 

除疑度脫諸暴流:(信心能夠)淨除(所有的)疑惑,(能夠協助)度脫四大暴流。諸暴流,指四暴流,即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及無明暴流。

信能表喻妙樂城:信心能夠表示比喻(到達)最殊勝快樂的地方。

信無濁穢令心淨:信心能夠盡除染汙使心清淨。

能令離慢:信心能夠使人遠離慢心。

是敬本:信心是恭敬的根本。

信是最勝財藏足:信心是最殊勝的寶藏,也是(能令我們走向妙樂城)最殊勝的腳。

攝善之本猶如手:信心是攝持善法的根本,就像手一般。

 

論之本文——p. 03111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再引據《十法經》的偈頌,闡釋信為根本的道理。《十法經》開示我們信心是最殊勝的交通工具,透過它才能到達佛地。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依靠信心。沒有信心的人是生不起一切善法的,這好比被火燒焦的種子,根本長不出綠芽

 

研討紀錄——

《十法》亦云:《十法經》也說。十法,指《十法經》, 根據大正藏第十一冊收錄資料顯示,梁僧伽婆羅譯全名為《佛說大乘十法經》。  

由何出導師:佛菩薩是怎麼產生的?導師

信為最勝乘:信心是最殊勝的交通工具。

是故具慧人:因此,有智慧的人。

應隨依於信:應該依靠信心。

諸不信心人:所有不具信心的人。

不生眾白法:生不起一切善法。

如種為火焦:就好像種子被火燒焦之後。

豈生青苗芽:怎麼還能夠長出綠芽?

 

論之本文——p. 03111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分析宗大師前面所引《寶炬陀羅尼》之經文「信為…。信無…。信能…。信是…。」皆為正面列表方式之說明,

而《十法經》則正負各一,「…信為最勝乘,…。諸不信心人…。」藉此闡釋信心為一切功德之根本,因為修行者若具信心,自當精進修習而增上;若不具信心則不修習乃至退轉,致使不生眾白法。

 

論源分析——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佛說大乘十法經》

 

信為最上乘 以是成正覺 是故信等事 智者敬親近

信為最世間 信者無窮乏 是以信等法 智者正親近

不信善男子 不生諸白法 猶如焦種子 不生於根芽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八

元魏三藏法師佛陀扇多譯

〈大乘十法會第九〉

信為增上乘 信者是佛子 是故有智者  應常親近信

信是世間最 信者無窮乏 是故有智者  應常親近信

若不信之人 不生諸白法 猶如燒種子  不生根牙等

 

論之本文——p. 03112

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

 

 研討紀錄——

由進退門:從修習或不修習這兩方面來分析

進,精進(行)。退,退轉(止)。【《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七〉】云:「…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不修習故,說名為退。…」

文者按,不具信心故,不修習乃至退轉,致使不生白法。若具信心自當修習乃至精進增上

而說信為一切德本:而闡釋信心為一切功德的根本。

 

論之本文——p. 03112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在這裡舉了一個公案,敦巴尊者有見於藏地有很多修行者,卻無人獲得殊勝功德,於是向阿底峽尊者請問其原因。阿底峽尊者的答覆是,大乘的功德生起與否,全賴於上師,但是藏地人對其上師只作凡夫想,因此功德無從生起

 

研討紀錄——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敦巴尊者向阿底峽尊者請問說。

藏地多有修行者:藏地有很多修行者。

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但是沒有人獲得殊勝功德。

何耶:這是什麼原因。

依怙答云:阿底峽尊者回答說。

大乘功德:大乘的功德。

生多生少:能生起多少。

皆依尊重:全賴於上師。

乃能生起:才能夠生起。

汝藏地人:你們藏地人。

於尊重所:對待上師。

僅凡庸想:只作凡夫想。

由何能生:這哪能生起功德呢?

 

論之本文——p. 03201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再引阿底峽尊者在藏地的一個公案,強調信心極為重要。這個公案說有人大聲直呼尊者名諱,要尊者傳授教授。這樣顯得對上師極不恭敬。因此尊者以聽力很好笑答,並且告誡對方,所謂教授就是信心!信心!信心!

 

研討紀錄—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有人對阿底峽尊者大聲叫說。

阿底峽請教授:阿底峽請傳授教授。

如其答云:(阿底峽尊者)對他回答說。

哈哈:(阿底峽尊者)大笑

我卻具有好好耳根:我反倒是有很好的聽力。

言教授者:所謂教授。

謂是信心信信:就是信心!信心!信心!

信為極要:(所以說)信心極為重要。

 

論之本文——p. 03202

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再強調,一般所謂的信有信三寶、信業果和信四諦等,不過,這裡所說的信,是專指信尊重而言

研討紀錄—

其信總之亦有多種:總之,信又可分幾種。

謂信三寶、業果、四諦:譬如信三寶、信業果和信四諦等。三寶,業果,「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四諦,又稱四聖諦或四真諦, 即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苦諦, 三界生死之果報,畢竟苦患,無有安樂之性,此理決定真實,謂之苦諦。」集諦, 「集,招聚之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稱集。諦,審實不虛之義。審察一切煩惱惑業,即知其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之苦,故稱集諦。」滅諦, 「滅,滅盡、息滅之義;諦,審實不虛之義。謂人類若能滅息苦之根本(欲愛),即可從相續不斷之苦中獲得解脫與自由;如實審察了知此一真諦而無絲毫虛謬,即稱滅諦。」道諦, 「指滅除煩惱、趨向涅槃的修行方法。通常是指八正道而言。」

然此中者:不過現在這裡所說的信。

謂信尊重:是專指信尊重。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4001c6f&aid=16913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