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28 15:04:51瀏覽1884|回應8|推薦92 | |
久遠劫前,有位行者成佛,其佛號是「無所有起如來」。為什麼稱此佛號呢?因為祂成佛時上升到虛空中,走七步,說了句: 「一切諸法悉無所有!一切諸法悉無所有!」 這聲音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這時地神展轉相告有位佛說這句話,所以祂的佛號是「無所有起如來」。 祂成佛時,所有樹木叢林藥草都出聲音:「一切諸法悉無所有!」同時,此佛所在整個世界也大聲說:「一切諸法悉無所有!」 當時有一位王子,名叫「思惟大悲」,他的形貌端正,為人所愛戴,心行調柔,他向無所有起如來請法,如來教導他「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王子聽後生起淨信,就出家實修這種三昧,並且為他人廣說這種三昧,以此善根於二十劫不墮惡道。每一劫都遇到二億佛,等到二十劫後功德圓滿成佛,名號為善思義如來。 釋迦牟尼佛為月光童子說此故事,並說此三昧有此威力,實修這種三昧之後,可以「招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道。《月燈三昧經》(*1) 《月燈三昧經》裡面的經文,是由月光童子問佛陀,要如何修行才能有如來無邊之智慧?希望如來為我等宣說到彼岸的法?如何長久修法不懈怠,得到光明及智慧?深心持戒而不毀戒,智慧顯現能夠不退轉?如何安住阿蘭若(廟宇) 及得到般若智?如何深入那麼好的佛法之中,樂於守戒而無悔恨?如何得身業清淨,去除嘴巴及意念之惡行?怎麼樣離開雜亂汙染的心,意念無漏?怎麼樣沒有貪染汙穢的心去修行,得到三業清淨? 根據蓮耶上師(*2)的解釋,月光童子所問的問題,其實就是怎麼樣才能在修行路上淨化以前的身口意業,又不會再犯新的身口意業,樂於佛道、智慧顯現而不退轉,最後成就究竟的佛果。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基礎(根)、方法與程序(道)、最終究竟的成就(果)?那麼以現代修行知識來說,就是大手印的修持方法,凡夫修行,透過既定儀軌,淨化自己,一直到成就佛道。所以,《月燈三昧經》裡等於是月光童子請佛陀教導大家大手印成佛法。 月光童子其實也真不簡單,經中開頭就先介紹祂已於過去供養諸佛,善根深厚,自己知道自己的宿命,信樂大乘、安住大乘大悲相應。而佛陀經月光童子請法,一開始並未直接回答,祂只說,由一法相應之功德可以速成無上道,自然會諸法相應,因為可以心念中毫無罣礙,也不會對人事物有著喜愛或憎恨的意念,當然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假如還可以進步,讓自己具備平等心,自然可以得到平等智,而且,修持平等後,可以遠離嗔恨的意念,也能消除諸煩惱。總而言之,行者一法相應就有平等心、救護心、無礙心、無毒心;換句話說,行者只要相應,就有這四種心。說相應,卻不能做到平等、利他、無礙、無毒,就不是真實相應! 這種見佛性、離憎愛、平等心、去煩惱的生活好不好呢?佛陀最後作了結語:「彼能獨顯於十方,福德光明遍佛土;既得登於寂滅地,調伏無量諸眾生。」既然那麼好,那就來修三摩地吧?只要我們修成了「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摩地」我們自然可以過著如上述般的生活了。 未完待續… -------------------------------------- (*1) 《月燈三昧經》也有翻譯為《三昧地王經》、《三摩地王經》。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2)有密法根基的釋蓮耶金剛上師,在發願不想再輪迴及發大菩提之後,其實在短短半年之內就由基礎的四加行、上師相應、本尊相應、內火明點、金剛法相應,一直修至大圓滿法,真的是進展神速!因為一般人可能一輩子修四加行而未能相應呢!上師的簡介,請參閱新格第七頁「故人」及第一頁「千年父子情」,謝謝。 (註)本篇文章根據《月燈三昧經》經文及多篇蓮耶上師讀《月燈三昧經》之心得彙編而成,筆者在此感恩蓮耶上師條理分明、清澈剖析、事理不二、平等圓融的心得分享,此經之解脫法門得以讓有心學佛者知悉,真是功德無量;音樂為「Soothing Music—MySoftMusic」;圖片為廣西山水美景,取自網路,若有版權,敬請告之,自當速速拿下謝罪,謝謝。 笑話(一) 妳當選了 放學回家,一對雙胞胎兄弟興奮的告訴媽媽:「今天,我們的全班同學要選一位最美麗的媽媽,結果妳當選了。」母親就很高興,問:「怎麼會當選呢?」雙胞胎兄弟就講:「同學們都投自己媽媽一票,我們有兩票,所以妳就當選了。」
笑話(二) 你自己知道 有一個女人路過一家商店,店門口有一隻鸚鵡,見她過來,就說:「妳是一個醜女人。」她聽了很生氣就離開了。第二天,她又路過那個商店,鸚鵡又叫:「妳是一個醜女人。」這女人很氣,就告訴店的老闆鸚鵡不可以這樣講,老闆就將鸚鵡打了一頓。第三天,這女人又經過這個店,看到了鸚鵡,就對鸚鵡講:「我怎麼樣啊?」鸚鵡就叫:「我不講,你自己知道。」
笑話(三) 這次切那裡? 有一位吳先生,他嗓子痛,到醫院以後,醫生就講:「你的扁桃腺發炎,最好將它切除掉。」他就切除了。半年以後,他的腹部疼痛了,醫生說:「你的盲腸發炎,必須切除。」幾個月後,吳先生又來找醫生,醫生問:「你又哪裡不舒服了?」吳先生鼓起勇氣講:「醫生,我不敢對你說,這一次,我是頭痛。」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