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禪宗與密教
2012/08/22 07:20:49瀏覽1130|回應12|推薦105

 

蓮生活佛墨寶—開悟

蓮生活佛畫作—寧靜的玄機

 

          曾經有朋友跟筆者討論禪跟密的區別及喜好問題,來人說修禪保險,故學禪也念佛,至於密宗是啥玩意兒,外面密宗風評可不太好,又是雙身法,又是皈依上師、佛、法、僧,萬一有什麼閃失,那是陪了夫人又折兵,還是念佛參禪來得不易入魔,聽法師講經說法,念佛參禪,是學佛的正道。

本文不想對密宗特殊修法及制度多所辯解,因一討論起來,長篇大論,讀者不見得感興趣,而且之前文章或多或少也討論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本格第二頁「心到底是何物?」文章內回應的問答便可了解一、二。本文只試圖對禪與密做一比較,讓大家了解到,佛陀傳下八萬四千法門,一一法門均是針對適合的眾生而設,一一法門也均能證果,並無所謂此優彼劣,此正彼邪之分,而是要看各法門是否適合自己,也就是自己能否蒙受法益,進而解脫且成就道果,發大菩提,廣度群迷出苦輪。

那麼禪宗與密有何異同呢

其實,禪、密二宗根本相近,且有不可分之處,禪宗祖師亦學密,密宗祖師亦學禪,到如今有禪密不分的感覺呢!密宗是法身如來「毘盧遮那佛」所說。因為,佛陀成道最初七日,以大日如來之身,在金剛法界宮,說內證之法門,便是「大日經」。密宗雖然重視身心靈,修氣、脈、明點,內證欲樂定、光明定及空性定,可是最後是出三界而即身成佛,禪宗則是佛陀傳下之教外別傳,教外是直指,無法無門,無相無住,見性成佛。兩者都重視實修,雖然密宗是由有相分幾步驟修至無相,結果仍然跟禪宗相同。密宗修行分外法(初灌)、內法(二灌)、密法(三灌)、密密法(四灌)四種不同層次灌頂修行。其第四灌亦是大圓滿灌頂,也就是明心見性,又跟禪宗一樣 (雖然禪宗沒有灌頂法)。蓮生活佛盧師尊認為,禪、密二宗根本差別不大,目標又一致,途徑是不同,修者若非大智之人,難解其中之奧義。除此之外,禪、密還有何異同呢?欲知詳情,請繼續欣賞精通禪、密的活佛為我們帶來「禪宗與密教」︰

****************************************************************************

()

人問

「禪宗沒修二灌,那麼他們所看到的佛性是什麼?」

我答

禪宗沒灌頂法灌頂是密教專有的,所以禪宗哪裡會有二灌?

禪宗不只沒有二灌,連初灌、三、四都沒有的

但是

我曾說過禪宗和密教的「大圓滿法」非常的相似,不只相似,等同也可以說。

這是有原因的

、當年「文成公主」進入西藏,把中土的佛教禪宗也帶進了西藏。

「達摩祖師」西歸時,傳說路過西藏,傳了「古里薩法(禪宗) ,以秘密口傳而實修般若法門,創「希覺派」,成就的弟子很多,對藏密有影響。

藏密紅教大圓滿法的祖師之一,「熙日森哈」是唐朝人,唐朝是禪宗最盛行的時候因此,禪宗與大圓滿法合流

、八世紀的時候,唐朝的大禪師摩訶衍那,及很多禪師入西藏傳法,與西藏的密教有三年的論辯,結果密教的蓮華戒大勝,禪宗才退出西藏,但,禪宗早已生了根

禪宗與藏密大圓滿法相似

、禪本來無一物

        大圓滿法本來清淨

、禪實踐實修

        大圓滿法實修一切加行

明心見性

        大圓滿法明心見性

        (兩者皆修頓悟)

我個人如此認為,禪宗雖沒有灌頂法的次第分明,而且沒有說明修氣、脈、修明點。沒有特殊說明內法的修行過程。

但,要達到

不受外境干擾

心不動亂

其實,密教入「三昧」,也正是禪宗的目標,彼此的目標是一致的

禪宗一樣也以各種方法入「三昧(禪定)的這個大原則。

沒有二灌「氣「脈「明點」的行持。

然而,我看了達摩祖師《易筋經》《洗髓經》,發覺到這不是「內法」嗎?表面上是脫胎換骨,實際上和「氣明點」均有很大的關聯性。

禪宗的開悟明心。

密教大圓滿的「徹切」。

是一樣的。

禪宗的易筋洗髓」。

密教的「氣明點」。

是一樣的。

(修法不一定相同,但見證佛性是一樣的)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西藏密宗明心見佛性和禪宗明心見佛性,無二。

一樣

佛性根本無二,是同一佛性。

據我所知道,有部份禪師,當他們開悟明心」之後,並沒有繼續實修見證佛性」,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有人抱持著這種見解,這是值得商榷的。

我個認為:

「明心」--見道。

「見性」--究竟。

見性」須要二灌」三灌」的實修,才能達到四灌」的大圓滿的。

 

蓮生活佛畫作—月下的幻夢

()

曾經有弟子寫信問我:「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那麼禪宗也可以『即身成佛』。但是為什麼禪宗不用修『氣,脈,明點』就可以直接成佛?為什麼密教要修『氣、脈、明點』,要修『虹光』才可以『即身成佛』呢?」
 

我在這裡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有些人修行根器很好,有些人修行根器比較差,一般而言,都是中等。根器很好的可以直接去修禪宗,其實『禪宗』又叫『無相的密宗』。」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禪宗有兩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禪宗是直接的去認識佛性,很直接點出你的佛性。

第二個,就是去實驗。知道了佛性以後,又要去實施佛性。你經過點醒了,知道了佛性以後,要去實施佛性,互相去印證。

你得到印證了,你就可以成佛,這個是禪宗。但是這一定要大根器者才能修

一般宗派是有相的,禪宗是無相的。密教是有相,然後再漸漸地進入無相,最後和禪宗是一樣的但是密教的接引眾生比較廣泛,先由有相再進入無相,其實是一樣的。

禪宗為什麼不用修「氣、脈、明點」,不用修「虹光法」就能夠直接成佛?因為禪宗利用一個方法就是,先讓你印證時空(時間和空間)。以時間而言,(金剛經)上曾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當然不可得:現在的漸漸在變成過去,也不可得:那麼未來的還不知道,還沒有到。這三個心都不可得。

也就是在時間上的根本不可得,去印證時間上的空,證明物質世界上的空,時空皆不可得。由這種理論去實驗,進入空性,在禪宗是很難修的。

曾經有人向禪師說:「我已經開悟了。」

禪師問:「什麼開悟了?」

那個人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一切都是空性,是空的。」

那禪師就拿一個束西往他腦袈一敲——ㄎㄡ`」。

他說:「好痛喲!您怎麼打我呢?」

禪師說:「你什麼都是空,怎麼我打你,你就空不了?」

這個意思明顯的,理論上的空並不是事實上的空。所以理論上你明白空性以後,你要去實現,去實驗。不是大根器者很難了解,一般小根器者不易明白。密教已經算很大根器的人,也不一定能夠修證成就。

能夠真正體會到空性以後,把你自己的身心完全和空性融入的話,你一樣能夠證得「虹光大成就」。這就是理論和事實通通一致。你能夠把自己的身心和虛空相應,自然你也能夠得證的。

我講過一個事實,禪宗真正進入坐忘,身心皆忘,融入虛空,宇宙意識的「能」自然會進到你的身體裡面與你合一。

在密教裡面曾經說過,當你真正進入三摩地的時候,你身體的生命元素全部會回流到「天心」的地方。修禪宗,你真正能夠坐忘,你全身的氣脈自然就通。因為你已經都空了,在你身體的物質「氣、脈、明點」都呈現空和透明的這一種狀態時,你自己全身的氣、脈都已經通的。

這個可以說是無師自通,沒有修密,事實上已經證明了密。密教是實際上去修密,禪宗是沒有修密,但是證明了密。因為你「氣、脈、明點」也會變成空的。所以禪宗是很直接的去證明密的一種「氣、脈、明點」的空性,而密教是直接用「氣、脈、明點」的有,去證明未來的「氣、脈、明點」的空性,到最後二者是相通的。

大家了解這一點以後就知道,為什麼禪宗不用修「氣、脈、明點」就可以直接證得「即身成佛」、「虹光大成就」。密教是以「氣、脈、明點」三個東西為根據去修出虹光,去證明空性,是先由有東西去實驗,去證明而得到的,而禪宗是很直接的,連「氣.脈.明點」都變成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的漸漸移向過去,也是不可得。大家都知道,未來的事也是不知道,所以也是不可得。事實上有什麼東西可以得呢?

根本就不能得。你去證明了、去實驗了,你就會非常的超越。所以,禪宗是非常超越的一個宗派,密教到最後也證明了禪宗。今天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

() 音樂為「秋水」;影片為「文殊師利菩薩心咒(梵音)」;

 

很多人聽法聽很久了,理論上他都清楚,但他在力行方面沒辦法,力量又不夠。
密教是講「實行」的,你一定要去實行,不是在佛理上去分別真的、假的,
而是你去把你的理論實行出來。
你尋找了自己本身的自性,然後把光明通通顯露在你一切的行為上面
(完全是屬於真如跟般若的),這一點應該是最重要。

—蓮生活佛金句— 恭錄自《偕汝談心()

 

蓮生活佛畫作—飲茶風生汗後涼

 

蓮生活佛畫作—接天寺

 

(。阿拉巴雜那底)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674270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蘭若花仙子(祈世界和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8/22 11:16

不契 改 不棄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2-08-22 23:01 回覆:

花仙子菩薩您好

謝謝您再訪

沒問題的  可見  您很慎重

 

秋水潺潺  涼風輕拂

飄盪心間  幾許禪意

祝您法喜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蘭若花仙子(祈世界和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流水清涼滌盪心經 ~~~~秋氣息
2012/08/22 08:56

其實方法是不同 其心之用無別   在能力(誠如你所言 ..看根器)

及端看個人階段性之修行因緣

禪密不分

密之高................禪

禪之妙................密

最愛淨................不離不契

感恩俗客菩薩解深密經 只能以精彩萬分來形容它 此文以下了 最美的注腳 

殊途同歸 感恩十方

分享聖嚴大師  普照大家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2-08-22 23:04 回覆:

花仙子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呵呵  禪密方法差別很大   但是殊途同歸 

禪宗在唐朝盛行  那時有多位禪師有成就  至宋朝已式微 

明朝時則更少    憨山禪師算是少數中之一了

密宗也是在唐朝傳入中國  但沒有發揚光大  反而在西藏發揚光大了

藏密成就者在唐朝時亦不少  代代相傳  也是越來越少成就者

盧師尊的體悟  禪—無相無法  故很超然  須大根器才能頓悟  禪之參話頭  參公案

及禪定 算是修學的一部份

密—有相入無相  有修入無修   無修不是不用修法  而是已經融入法界  已成就了

一舉手一投足 皆是身印  一開口  就是法語  就是經文

禪密皆難  修學者多  成就者少  密宗墮金剛地獄者很多  反應出大法難成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所以戒律實在非常重要啊

盧師尊傳完時輪金剛很多法之後  就會開始講戒律  因為如果不守戒律

再好  再快的法都沒用  對於不明法義  及不守戒律的修行人  一切也將流於虛妄

這張聖嚴大師法相很莊嚴  謝謝您

祝您法喜吉祥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