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二八那天的蔣中正在忙什麼?
2008/02/28 22:18:10瀏覽14268|回應37|推薦120

民國三十六年台灣發生了「二二八事件」,當時的中國也沒閒著,國共雙方在東北兵戎相向,死傷之慘重絕非台灣人能想像‧‧;近三個月的鏖戰孫立人將軍的新一軍,約折損二至三個團近萬的兵力,而林彪的共軍雖一直不敢公開死傷人數,但以新一軍在抗戰時期與日軍  1:6  的傷亡比粗估,共軍的戰損應高於六倍,接近、甚至超過十萬人應是合理的。

1946年初,隨林彪進入東北的十三萬餘共產黨軍政人員, 經過將近一年的整補後,由林彪指揮的「東北民主聯軍」,於1947年一月五日,編組十二個師含三個獨立師,外加三個砲兵團的兵力,冒著攝氏零下40度的嚴寒,越過冰封的松花江,向防禦正面寬達 3 0 0  里的新一軍發起「一下江南」作戰」,以近七倍優勢的兵力及靈活的「圍點打援」戰術爭取戰略上支應南滿的目的。

此役,防守的新一軍兩個師的官兵必須以一打七,尤其新 38 師第113團第一營官兵曾在其塔木防區,以兩個連的兵力發起反衝鋒作戰,硬是將攻入陣地的一個團共軍打了出去,其善戰、奮戰精神著實令人敬佩!然而該團團長王東籬力戰陣亡,官兵則在此役損失過半,令人扼腕!

由於林彪認為已經取得東北作戰的主動權,考量凍傷、戰損嚴重無力續攻,於一月十六日撤回松花江北岸,待機再戰。

二月十八日,林彪再度編組含三個獨立師在內的 12 個師的兵力發動「二下江南」戰役,以平均兩個師的兵力圍攻新一軍部之一個團〈新30師第89團〉,至二十三日下午四點戰鬥進行到逐屋巷戰,一直到當晚七時許,以一抗六的第89團近3000名官兵因得不到外援,力戰而竭終致全體殉國!

二月二十五日,共軍逼進長春並調集四個師(內含獨立第二師),配屬兩個砲兵團80門火砲與戰車的兵力圍攻德惠,另派出八個師的兵力負責待機阻擊援軍;總攻擊時間就在二十八日下午五點。  (而就在這一天遠在千里外的台灣同時發生了「官逼民反」的「二二八事件」!)

位於長春以北75公里的德惠,是國軍在北滿的前進基地,守軍為新一軍第五十師的兩個團加地方保安隊,總共約7000人。林彪之所以三番兩次挑新一軍打,主要是這支部隊自成軍以來,與日軍在緬甸戰場對陣近三年,打垮了日軍五個師團約十萬之眾,是所有國軍美械師中的頂尖王牌;但東北戰場氣候地形均與熱帶叢林不同,且東北剿總司令部司令與新一軍軍長間互有矛盾,只要在冰天雪地中逐次消滅這支王牌軍,其他的部隊就會失去作戰意志。

德惠被圍後東北剿總司令杜聿明立刻下令突圍,而軍長孫立人接獲下級通報後,識破又是林彪的「圍點打援」戰法,立即電令守軍堅守待援,不必理會杜聿明之命令,並即編組新一軍、第71軍共 12 個團的兵力緊急增援德惠,並以 12 個團的國軍齊頭向前推進方式,3月1日先頭部隊與共軍阻援部隊交戰;林彪發現由孫立人親率的援軍無法各個擊破,遂於3月2日撤出部隊北返松花江北岸。

「二下江南」戰役結束,德惠守軍第50師149團擊退五倍犯敵,蔣中正欣喜過望史無前例地授予149團「中正團」之榮譽稱號;尤其149團第二連死守松花江北岸陶賴昭橋頭堡,陷於戰線後30哩,被24倍以上共軍圍攻24天堅守成功,更被賜名為「中正連」,並核予正式關防大印。

感想一:若非新一軍上下一心,長官信任部屬,部屬信仰長官,並有堅強的自信心,149團第二連的官兵又如何能在敵後高掛軍旗監視敵蹤、堅守陣地?!

1947年3月下旬,林彪「三下江南」,先重創71軍,再包圍和新六軍的新22師(原新一軍緬甸戰場成員),杜聿明急令新一軍新 3 0 師救援,孫立人又識破林彪企圖,第三次不遵杜聿明命令,囑師長唐守治迂迴救援,避開了林彪的「圍點打援」,林彪見戰機已逝無利可圖,便自行撤兵解圍。

唐守治救援成功,但杜聿明卻在日後的軍事會議中卻指桑罵槐大罵唐守治孫立人當場和杜聿明鬧翻,杜並上呈蔣中正調走孫立人交出新一軍軍長職務(日後改派孫到台灣訓練新式陸軍);從此東北剿共戰事如江河日下,最終導致長春圍城〈如同電影「投名狀」的蘇州圍城,但要悲慘得多〉,數月後造成長春城內軍民餓死、凍死者超過三十萬人之慘劇。

感想二:三十多萬人是多大規模?約等於一整個宜蘭縣的總人口,說起來是夠駭人的了;也難怪戒嚴時期我在基層連隊服務時,一位想家的大陸籍老兵自天橋上躍下撞火車自殺,與他同鄉的老班長爲了幫老戰友留下全屍,竟然拿著筷子在鐵軌邊撿回一塑膠袋碎肉而面不改色;除了袍澤的生死情誼外,或許也是看多了戰場上的慘狀,所練就出來的一種麻木心理吧?

感想三:國府東北局勢逆轉最終並導致「兵敗如山倒」丟掉大陸,當然不全是調走孫立人所致,但蔣中正「把奴才當人才用」、「只信自己人」的用人方式,對照同一時期陳儀主政的台灣,不正是「相互輝映」麼?

在下粗研抗戰、內戰戰史,雖對蔣中正有怨,但並不盲目!

試想在民國36年初,面對關內共軍掌控90%的中原要地山東省、扼住支援對關外林彪的作戰能量,雙方殺得你死我活,而遠在幾千公里外東南沿海的淨土──台灣,卻又傳來台共結合民眾「作亂」的電報‧‧,假如您是蔣中正,您又能怎麼做?

問題思考

一,當年幾十萬「紅衫軍」繞行中樞,若狀況失控,數量優勢的民眾闖進封鎖區,憲警要不要制止,若制止不成要不要開槍?

二,在槍響造成死傷後,憤怒民眾佔領警察局、派出所奪取槍械,要求軍憲警放下武器聽從指揮‧‧,衝進電視台、廣播電台號召民眾「抗暴」;憲警該鎮暴還是袖手漠視?

三,南部地區部份挺扁民眾見狀,群情激憤上街見穿紅衣、帶紅帽、開紅車者一率打、砸、燒,並由地下電台號召集結北上鎮暴,保護元首。

四,主力在北部的紅衫軍也動手反制挺綠民眾,雙方殺紅眼互不相讓!

五,軍警若不動手「平亂」,則最低將觸犯怠忽職守、抗命、作戰失敗等罪責,若像當年彭孟緝一樣下令開槍鎮壓,是否新的「二二八」或韓國「光州事件」等不幸事件將再度重演?

恕在下愚鈍,敢問假如您身處六十年前蔣中正所面對的中共全面「叛亂」狀態,怎麼做才能避免悲劇?

在下相信在「二二八」死難的本省、外省人多數是無辜的,是抗戰與國共內戰苦難的延續,面對的歷史,後世人若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相信苦難是不難化解的!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vn68&aid=1653870
 引用者清單(2)  
2008/07/20 23:12 【cvn68 的網誌】 蔣介石 228日記公開
2008/03/12 08:10 【Think Do, I Will】 不懂耶!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木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很想問那些整天說蔣介石是228元兇的人
2008/03/04 00:34

我很想問那些整天說蔣介石是228元兇的人

如果你們是蔣介石你們會怎麼辦

是派兵出來鎮壓呢

還是跟已經撕破臉的中共說我們暫停內戰一個禮拜,我要去台灣做溝通一下

.

如果假設今天台灣也發生了軍事內戰

在野的國民黨和執政的民進黨正殺的昏天暗地

然後綠島人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大喊台灣人滖出綠島

民進黨會跟國民黨說我們停戰一個禮拜,我要去綠島搏感情嗎

我不是說派兵鎮壓是正確的正策

但是那些整天說蔣介石是228元兇的人,要告訴我們他們會怎麼做才是


Tom
民主
2008/03/03 12:42

我倒是認為政府對待製造對立,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的"紅衫軍",

太客氣, 仁慈了.......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紅衫軍如果攻入總統府一事
2008/03/03 03:33

如果數十萬紅衫軍以無武器方式攻入總統府,總統府守衛應只可做形式上的抵抗,儘速保衛總統離開,不得對民眾進行攻擊。

一國總統如此失去民心,應該考慮辭職,以謝國人。而國家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示威,代表領導人廢立制度出現問題,國會應儘速研究改善的方法。

軍警是用來保國衛民,抵抗外侮的,不得對以和平方式示威之民眾發出一槍一彈。

如果民眾以武裝方式攻擊軍警和政府,那是革命行為,那又是另外一個邏輯了。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人殺起中國人
2008/03/03 03:22

中國人殺起中國人,其狠勁顯然不比日本人殺中國人差。

日本進入南京的大屠殺據說也是殺了三十萬人。據說洪秀全進南京時,殺的人更多。二千多年前,長平之戰,秦軍一夜之間就坑殺了趙卒四十萬人。好像武器愈差,殺的人愈多還愈快速。


廣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摑人的悲哀
2008/03/01 12:32
兩個人的理念不同,弄的如此局面,死的恐怕不止此數,中摑人的悲哀.
廣慶

植物(晴晴--好可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恩
2008/03/01 11:37

雖然同時代的人活在同一個時間洪流裡,但卻活在不同的<空間>裡!所以沒有人可以看到歷史的<全貌>。

我們只是靠著不同空間的描繪<拼圖>,來看(不完整的)歷史。然而對當下的描繪,又往往出於描繪者本身的主觀意識(當然也包括筆者在內),而難免失之公正/客觀/超然;我們是否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制於>描繪者的主觀意識?我不知道二二八國X黨/民X黨的版本是否都會扭曲真相?

僅管我們可以對當下的政治做主觀而嚴厲的批評-畢竟們活在當下!但對歷史的批判,則應該更為客觀與包容,畢竟我們很難去想像當時的情境,否則我們永遠是<以今非古>!

六十一年前的歷史!我們能否想像當時的<時空環境>?尤其是那個年代人的教育/思想背景?比起當代的我們,他們是遠遠的落後-畢竟我們有教育/資訊的絕大優勢!

二二八那天的蔣中正在忙什麼?無論如何,至少我們知道:當是是陷在<內戰>中,相對(於土地大小或重要性)之下,台灣的二二八自然容易被國民黨政府所忽略-無暇處理,也是無可厚非。(雖然未見公平,但換作你我,也會顧大不顧小)

無論如何,台灣是在蔣中正領導下,對日抗戰八年而光復的,能無感恩之心?

如果我們不能看清政客的陰謀,政客就永遠在操弄仇恨;

如果我們不能跳出歷史的洪流,我們就永遠陷在泥沼中!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您的認知呵──
2008/03/01 09:28
Queen1970

請問您貴庚?您真的認識台灣歷史麼?
您的文字,是來自真誠的認知麼?
做為一個台灣史的研究者,與藝術的喜好者──
我很理解,傳說中貝多芬把原來要題獻給拿破崙的曲子,必須把原題詞畫掉,改為「英雄」的道理──
越是偉大的藝術家,把藝術為政治服務是否應該越小心呢‧‧‧

您的認知呵──

泥土敬白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年蔣所忙的,不僅是國內的──
2008/03/01 09:00
當時衝突的發展概要如下:
1945年8月27日,來華調處國共關係的美國總統特使赫爾利赴延安,迎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至重慶,共商和平民主大計。國府公布其於15日所簽訂的,以「中蘇友好同盟防日三十年」為宗旨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全文 。
9月17日,國共會談順利,商定國共軍隊縮編比例為六與一,共軍讓出八解放區; 18日,中共毛主席在參政會茶會致詞,表示今後將為和平發展與建國,團結統一,在蔣主席領導下,徹底實施三民主義。其末更高呼「三民主義萬歲」、「蔣主席萬歲」的口號。24日,國共為軍隊分配與政權處理問題出現僵局。25日,五國外長會議,俄國欲共管日本;美拒絕討論,英、中支持之。
9月下旬,雲南盧漢部奉派赴越南河內主持日軍投降與接收,10月2日,雲南省主席〈主持雲南軍政18年〉、昆明行營主任兼陸軍副總司令龍雲,因所留守部與國府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部衝突,被國府免除本兼各職,轉調軍事參議院院長。杜部執行上項任務時,再發生衝突;美軍也出動警戒。各方震動。
10月10日,中共毛、周來渝與國府會談43天以來,尚稱順利,此日雙方代表簽字,史稱「雙十會談紀要」。11日,毛自重慶返延安;行前談話,謂「國家前途樂觀」;周恩來留在重慶繼續談判。12日,延安「解放日報」稱,國共會談已獲重要成果。19日,延安「解放日報」仍發表社論「必須實現雙十協定」,其實,該會談本身並未成功 ;但給與盼望和平的人們無限的希望。
那是,由美國雅爾達密約所造成的蘇俄在東北撤兵問題,在該國共會談期間,竟因前述美國拒絕蘇俄分治日本問題,中俄友好共同防日問題,更與前及美國干涉中國內政各問題相糾纏,而逐漸造成國軍登陸東北問題的重大障礙 。從此也就展開了國共爭奪人口五千萬,富源無數的東北之戰後「內戰」的序幕。此時,駐華美軍總司令魏德邁卻不但先在北平發表談話,希望中國停止內爭,後更在上海指責國府,謂「國府專政,政權無力、軍隊貪污、政治缺乏人生安全保障」 等,並強調美軍不涉入中國內戰;似乎該一導致國共重開內戰的重大問題完全起於中國自身 。

在盟友這樣的「支持」下,國府雖有形式上的奧援,中共卻得以先展開其往後「國共內戰」的優勢局面──及早滲透富庶的東北;美國因赫爾利事件認定政策有誤,即以其赫爾利大使辭職而重新開展其政策,1946年初,杜魯門總統派前參謀總長馬歇爾將軍為特使來華,它改以「調停者」的角色自居,以督促組織包括各黨派的「聯合政府」為目標,而謀求其使命的實現;由馬氏與國、共代表組成三人小組,調處「國共爭端」,希望藉國共「雙十會談紀要」中決議的「政治協商會議」而促成「聯合政府」的成立。然而,此期間,因昆明西南聯大師生發起「反內戰」集會 與軍警衝突,從此「反內戰運動」漸起,社會動盪;加上戰後經濟問題嚴重,內爭之下,重建無期,自然物價高漲,人民生活無著,「反饑餓運動」也應運而生。

不過,此時對於國內情勢更有決定性者,卻是民族主義所造成的民心向背的問題,國府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雙方因「政治民主化」與「軍隊國家化」兩問題而相持不下,「一黨專政」的國府乾脆逕行把「聯合政府」解為「擴大政府」與部份民主黨派直接召開國民大會,同時,國府的盟友美國在其戰後的日本政策上,則不僅拒絕蘇俄參與治理日本,並且,由1946年我台灣人在東京澀谷被日警慘殺事件開始,明顯地出現扶植日本的種種傾向,這對於曾經飽受日本侵略毒害的中國民眾言,當然是難以忍受的事態發展;同時,國府竟在此時同意了前述由美國主導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協定」──它們讓美國給與中國民眾的印象,不但是扶植侵略者日本,並且還是強烈地輕蔑與玩弄中國的──這大大傷了中國民眾的心,就形成了影響廣大知識份子心向的所謂「反美扶日運動」 。
由於承擔八年艱困抗戰而成為「民族救星」的偉人,此時起遂黯淡了其初時燦爛的光環。以致於儘管1946年底時內戰局勢於國府尚屬有利,甚至於1947年3月19日,國府軍還曾一度攻佔共軍的根據地延安,看似形勢極佳;但是,經過1947年8月底,曾任駐華美軍司令的美特使魏氏訪華後,提出東北五國共管或託管說;10月,剛奉派隨魏使訪台,在緬與美軍併肩作戰,表現卓越的留美將領孫立人,被蔣任命為新兵訓練司令,到台灣鳳山主持訓練工作。到1949年1月21日,國府蔣介石──不久前的「民族救星」,就在大勢之中被迫下野,三日前剛奉派兼任台省警備總司令的新任台省主席陳誠,自台北來迎。

請參考。

J教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像是錯字
2008/03/01 07:50
一率→一律

YannB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往事如煙
2008/03/01 05:26

若說怨恨  孫將軍的後半生有多少怨恨?

只能放下   看淡一切   隨它去吧!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