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05 01:25:39瀏覽2587|回應9|推薦88 | |
地點:基隆義二路 口述:我母親 經過:動亂發生後一群人帶著刀棍、木劍沿路吶喊,先從「小上海酒家」──〈辦筵席的不是陪酒的〉──「募」得6000元,再挨家挨戶敲開大門;隔鄰第三家的「明華糖果行」是母親的三姐夫開的,見到一群綁白頭巾「義憤填膺」之士,七嘴八舌攤開「捐款冊」要他看著辦,此時她的三姐正在樓梯口,立即藉故支開先生,並胡亂簽上「李建輝」的名號後也如數奉上款項,那群人很滿意地離去再到其他商號募款」‧‧。 軍隊登陸前,小上海因動亂無法營生早就人去樓空;開始「清鄉抓人」後,那本「捐款冊」竟然被搜出,軍警便按圖索驥四處盤查,到了「明華糖果行」後當然問不到人,她們因而僥倖沒被波及‧‧。 數日後位於義二路底的一家旅社(年代久遠記不得店名),老闆與老闆娘連同一群人被押往二沙灣海邊,途中被基隆要塞司令部的馬姓軍需官〈等於現在管總務採購的〉發現,趨前問明原委,以該二人與司令部有事未決,出面接手處理,實則帶到司令部保護‧‧。 原因是馬姓軍需官來自廈門,也通台、日語,早期來台時曾落腳過該旅社,家人來眷探時也住過那;老闆夫婦待人和氣、與人為善,雙方因而交上朋友,就在關鍵的時刻平日看似不起眼的人便成搭救老命的「貴人」了! 原本老媽不怎說的,但因看不慣有人刻意消費「二二八」,才主動說出這段塵封多年的往事‧‧。 在下拙見:面對苦難的一段,可以選擇體諒,但不能遺忘,更不可搧風點火! 後記:「明華糖果行」在日據時期店名為「一福堂」,原是日本人所經營的,電話號碼為 1 2 9,用日語唸起來就是與「一福堂」同音。 日人遣返前,母親的三姊返台南老家籌借了不少錢將該店頂下來,不到一年就回本,多年後因為替蔡姓人士作保遭連累,倉庫與工廠均遭查封,為了生活只好將「明華糖果行」剩餘的店面賣給日後發跡的「伍中行」。迄今該地仍屬伍中行所有。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