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12 16:51:57瀏覽1585|回應4|推薦20 | |
「重建之路又長且艱辛,但我們已覺悟並做好準備了」,這是前天才收到日本宮城縣南三陸町佐藤町長感謝台灣紅十字會數度專程到訪南三陸町,希望我們放心的謝函部分內容。日本三一一複合式災難周年前兩個星期,我們再度踏上懸念不已的災區,不同去年五月所見的滿目瘡痍,眼前一片白雪靄靄,但卻遮掩不住一種靜默的悲戚,所幸,災區的朋友們已體認到重建是一條艱辛但堅定的路。 去年此時,地震海嘯襲捲日本,台灣民眾發動愛心捐款,令人感動。一年來,紅十字會同仁多次往返岩手、宮城與福島重災縣,與日本紅十字會、市町政府研商重建計畫,終於在去年底確認了援建公民福祉館、醫院(宮城縣南三陸町唯一的市立醫院)、公營住宅、保育園與課輔中心(岩手縣大槌町和山田町)、老人住宅(福島縣)等六項計畫,預計今年五月到二○一五年三月陸續完工。 這樣的進程是得之不易的。尤其當我們置身災區,儘管嚴冬,仍可看到挖土機在殘垣瓦礫中穿梭,沒有停歇。據告,災區約九一.三%的廢棄物已經移除,但依照廢棄物處理辦法處置的僅有八%,在我們到訪期間,也聽到非災區民眾抗議拒收來自災區的廢棄物,對災區而言,復原重建的第一步就走得辛苦,更遑論人口外移、土壤液化、地層下陷以及土地取得困難等問題。 此外,日本高齡化問題存在已久,這現象在災區更明顯,許多年輕人因為工作被迫外移,地方政府也因產業停擺而歲收銳減,但留下來的老人與小孩所需的社會照顧卻是有增無減。在我們造訪大槌町老人照顧中心裡,老人家看到我們和隨同的泰武國小小朋友都感動的流淚。一位老奶奶抱著泰武國小的小朋友說:「你讓我想起我的孫子!」紅十字會顧問立委李鴻鈞告訴我,當我們要走的時候,另一位老奶奶抱著他說:「你可不可以不要離開?」讓李鴻鈞無言以對。 為因應老年化問題,避免發生孤獨老死的二次災難,福島縣相馬市立谷市長規劃了「井戶端長屋」的公營住宅,全屋仿造五十年前日本人的生活型態,採用挑高木造建築,每座長屋可容納十二戶,設有用餐及洗衣等公共空間,讓獨居或身障老人既可保留自己的空間,也可享有相互照應的生活。台灣紅十字會將在相馬市援建四座(四八戶)長屋,第一座預定五月即可落成。 此行印象深刻的是日本民眾對防災的落實。我們援建的山田町保育園長告訴我,海嘯來前園內剛實施災難逃生演練,當海嘯警報發佈時,她讓五歲的大朋友牽著小小朋友,重做之前演練的情境,所有小朋友都安全地移到高處避難。由小見大,日本民眾將備災工作納入生活中實踐,值得我們效法。 值得一提的,還有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這群來自屏東北大武山下,經歷莫拉克風災重新站起來的排灣族小朋友,透過純真的演出,讓日本的孩子和老人為之動容。而當我看到日本孩子和泰武孩子愉快共舞時,大家都看到了希望。而這也讓我想到山田町的保育園園長告訴我,他感謝台灣民眾的愛心,等孩子長大,他會告訴他們台灣同胞的幫助,要讓孩子懂得感恩、學習幫助別人。 一路走來,讓我想到去年有少數網友質疑紅十字會沒有一次將款項捐出的做法,回首思考,我確信紅十字會的堅持是對的,幫助別人有很多方式,唯有真心把對方當作和家人一樣的理解,並且給予支持,這樣才能讓愛的力量擴大。 最後,這一趟日本行,看起來我們在協助日本「災後重建」,但實際上,卻也是在做台灣的「災前準備」。包括從重建中認識天災無情而學習面對謙卑,在手攜手過程中,認知到跨國界友誼的重要,那是人類面對黑暗最大的心靈支持。我們無法讓災難不來臨,但可以做好面對災難的準備,不只是硬體上的準備,更包括人心感情上的準備。(作者為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轉載自2012-03-12中國時報)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