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2 09:56:44瀏覽820|回應0|推薦16 | |
當讀者您在閱報的此時,筆者與多位紅十字會同仁及工作夥伴們,正在從北京飛往西安的路上。接下來的一周內,我們要訪視二○○八年汶川大地震中,台灣紅十字會運用民間愛心善款負責援建的陜西、甘肅及四川三個重災省份災後重建項目,希望透過此行,看看三年來我們幫助災區民眾的工作成果如何?更關心的是,歷經重大災難衝擊後的他們近況如何? 這已是三年多來我第三度踏上震驚世人的五一二汶川地震災區土地了。腦海中浮現的,除了當時電視新聞不斷傳送著一幕幕呼喊親人、守護家園的畫面外,更不時憶起當時台灣民眾不分黨派、同心協力,用最溫暖的行動,表達對汶川災民的關心,空前熱烈的響應賑災捐款。我一直覺得,那是兩岸人民用愛心超越彼此隔閡的動人時刻。 我更常常掛念,在二○○八年年底曾經造訪被地震摧毀的四川省德陽市壽豐中學的孩子們,那時學生都只能擠在冬寒夏炎的板房(我們稱為組合屋)內上課,他們內心都期待著學校早日重建新生,好讓他們每天都可以安心地上課學習。 這三年多來,不僅台灣紅十字會的工作同仁跑遍了四川、甘肅、陜西三省的災區,還有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的工程師們、五一二川震台灣服務聯盟的夥伴們,在我們援建的偏遠地區,千里跋涉、不辭辛苦,為的就是能夠為災區艱鉅的重建工作奉獻一份心力。在這一千多個日子裡,我們時時刻刻都和受災的村民們在一起,體會他們所受的苦、所懷抱的希望,以及看到重建契機的喜悅。可喜的是,如今,眼看著由台灣紅十字會所援建的學校、衛生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等八十七項硬體重建工程都已陸續完工,為當地村民帶來嶄新氣象,村民和學生們臉上滿溢的笑容,就是台灣同胞愛心滿溢的最大回報。 自從學生們陸續搬入本會援建的學校,再加上各項社會服務方案的逐項推動,如「寒梅計畫」持續發放學生獎助學金、社區與生活重建計畫漸入佳境後,我們就不時收到來自大陸各省災區學生託駐地人員轉送的感謝信,孩子們紙短情長、單純簡單的筆觸,如今反倒成為持續支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熱情保溫的源頭活水。 一位甘肅省西和縣興隆鄉下廟小學六年級的王姓女學生在今年來信中寫道:「我們的學校,以前是土木結構的房子,由於年久失修,破爛不堪,當遇到陰天的時候,教室裡光線陰暗,還到處漏水,無法上課,自從得到你們的資助後,學校修了兩層雙面教學樓,同學們搬到新教室上課後,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學校的教學成績也一直名列全學區前列。」 在新生活契機的開啟下,女孩兒在字裡行間也洋溢著對生命的樂觀與熱情:「我的家庭在最困難的時候,是你們資助了我,我很感謝你們。從未有過這樣的激動、從未有過這樣的期盼,期盼著黎明,期盼著春天,期盼著屬於我自己的教室。……從此以後,我只有刻苦的學習,不斷的前進,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你們。」 我彷彿看到許許多多像這位女孩一樣,從災難中重生的年輕學子臉龐綻放的微笑花朵。天地無情、人間有愛,是來自全世界各地人們的愛心,讓劫後餘生的孩子們再度對世界充滿了希望,給了他們飛越苦難的翅膀,祝福他們從今以後如稚鷹展翅上揚,轉身更化作人間的小天使,讓愛綿延傳揚。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