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1/06 00:17:21瀏覽1567|回應1|推薦31 | |
兩岸抱團一家親(綿陽市天河小學) 大 愛 中 華 ———隨臺灣紅十字組織負責人、浙大客座教授陳長文四川災區行紀事 (文、圖/彭鳳儀 徐曉敏) 2008年5月,原本春意盎然的川西大地,卻因一場特大地震而山崩地陷,江河嗚咽。 2008年12月,原本寒意料峭的災區,卻因一種海峽兩岸血濃於水的同胞愛而暖意融融,充滿希望。 在這個日益寒冷的冬天,災民如何能溫暖過冬,始終是千里之外的臺灣同胞牽掛的問題。 本報記者有幸隨兩岸紅會一起踏訪四川災區,從成都到映秀,從馬爾康到理縣,一路上,我們不斷感受著兩岸紅會牽手共建災區的中華情、民族愛,看到了災區人民身處逆境但仍樂觀對待生活的精神和信心,感動于兩岸紅十字會人員為災民跋山涉水、四處奔波的赤子情懷。這種超越一切隔閡的人間大愛讓人欣慰、讓人感慨。 "不做宇宙中飄蕩的塵埃" 汶川地震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失和悲痛,而災後恢復重建更是一項任重道遠、充滿挑戰的工作。 據悉,這次海峽兩岸紅十字組織簽署的協定,臺灣紅十字會將投入總計15億951萬新臺幣的臺灣民眾愛心捐款,擬在四川、甘肅和陝西三省軟硬體兼具地重建44所學校、43所衛生院和1個殘疾人康復中心,同時將與國內多個非營利組織或大陸民間團體合作,結合兩岸各種社會團體的力量,針對特定弱勢族群,如小孩、老人、殘疾人士提供特殊社會服務方案,協助弱勢災民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為補助受災學校的貧困學生順利就學,臺灣紅十字組織還將通過"寒梅計畫"給予生活津貼補助,該計畫預定每班補助一至二名因汶川地震成為單親或致貧家庭的學生,小學生每人每年補助人民幣一千元、初中生和高中生則分別為一千五百元和兩千元。 在阿壩州朵渣村與藏族大專生斯達拉木初親切交談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