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堂不撤守─絕不鄉愿:獨善其身或兼善天下?
2008/09/01 22:13:00瀏覽2453|回應1|推薦45

中國時報  2008.09.01

天堂不撤守絕不鄉愿:獨善其身或兼善天下? 

陳長文

     中國時報邀我撰寫專欄,想了近十個欄名,最後決定以我曾寫過的文章中的一句話「天堂從不曾撤守」,濃縮作為專欄欄名。不管是文章中或專欄裡,我想說的是,「天堂」不只是一個場所,更是一種情操、一種堅持、一種期待。社會有許多有高尚情操、關懷弱勢的人,所以天堂存在於人間;有許多人堅持正直、不與惡妥協,所以天堂不會從人間撤守;有許多人從不因負面事件而氣餒、始終抱持著幸福期待,所以天堂暖流可以穿透炎涼世態,直抵人心。 

     簡單交待欄名的原由,第一篇專欄文章,我想繼續談過去我常常投書報端談的「不鄉愿」這三個字。 

     我覺得社會可以概分為四種人:兼善天下是最高尚的人;獨善其身者是次高尚的人;次低劣的人是獨惡其身者;最低劣的人是兼惡天下者。 

     最高尚的人不鄉愿,不僅會以「善的標準」求諸其身,誓與遵行,也會以「善的標準」求諸天下,糾舉不義。這樣的人容易折損,故在社會上,尢其是政治場域裡是少之又少、但又絕對必須。王建煊即屬於這樣的人。 

     而次高尚的人,會以「善的標準」自我要求。但會不會以「善的標準」要求他人則要看情形了。可能看的是「人情」,關係愈深,人情干擾愈重。可能看的是「利益」(包括金錢、權力、名位等等)。有些人不會為「利益」作出不正直的事,卻可能會為「利益」容忍別人做不正直的事。 

     一位敬業、絕不貪汙的人,面對上司或同事貪汙不法時,會不會舉發?當舉發可能會使他丟工作、無法養家活口時,他可能選擇「沉默」。這仍可以譴責,但會是帶著同情的譴責,因為,他們的選擇不多。 

     還有一種人當他選擇不鄉愿時,也許他的利益會受損,但他卻有「較大的能力」承受。以馬英九與蔡英文為例。馬英九「自己」有「道德潔癖」,這一點沒有多少人會質疑,因此,他絕不會是另一個陳水扁。蔡英文,從有限的資訊看起來,應該也是個乾淨的人。馬英九與蔡英文至少都稱得上「次高尚的人」。 

     馬英九對政治場域上自己以外不正直的人或事,會試著改變,但遇到強大壓力時,有時則可能會「獨善其身」地迴避或做一半(例如黨產和軍購的處理)。蔡英文則對陳水扁及其週邊的人涉弊一事,從頭到尾的曖昧、閃躲,令人失望。馬至少還會「試」著改變,蔡卻連「試」的勇氣都看不到。 

     和其他有生活壓力的人不同者。若馬、蔡兩人在從政之初就堅持不鄉愿,以政治現實論,一個可能選不上總統,一個可能當不了民進黨主席。但他們還是有很多可以安身立命的職業選擇。 

     此外,當他們「不鄉愿」時,對國家社會的影響力將會是極大的。過去做不做得到不鄉愿先不計較。若此刻開始,馬總統不鄉愿,將會是國家社會更正義、更清廉的保證;蔡主席不鄉愿,將會是民進黨斷絕過往深涉貪腐的強大力量。所以,他們如果鄉愿,該受的責難將大於那些選擇無多,或者代價太大的人。 

     第三種類型|獨惡其身的人,多半是一些個人犯罪,茲不深論。

     第四種類型|兼惡天下的人,是最惡劣的人,陳水扁前總統可謂顯例。因為他的職位、身分,他廣涉貪腐等於為國家社會、他所屬的政黨乃至他的家庭子女,都全面地做了最差勁的示範。 

     而這四種人中,第三種與第四種難以期待。第一種人,因為個性剛直,要在政治場域中不折損是鳳毛麟角。於是,在追求公義社會的目標上,最該被期待與要求的,將是第二種人,若他們突破過往「獨善其身」的態度,對不公義的事勇敢撻伐。對重振綱紀、促進廉能政風將會發揮極為強大的影響力。 

     最後,文章中雖然舉了政治上貪汙不法的例子,但不鄉愿抉擇其實在生活與工作的場域中時時會遇到,當同事在業務上犯錯時,要就事論責,還是要顧念情分?當朋友、親人有做不對的地方時,該指正還是該沉默呢?這些選擇都不容易,鄉愿與否,取決的是對自己當為何人的人生態度。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vchen&aid=2182145

 回應文章

長虹歌手 也是築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謙卑的察納
2008/09/12 09:27

教授長先生不僅對馬總統以諍友諫言,也對民進黨的希望之星作砥礪,激勵二位展開方寸之戰。其實,馬蔡二位,幾乎都已是墮入滾滾紅塵,頻頻犯錯的凡夫俗子,他們不僅需要國師之言點化,也需要小老百姓的直言批判。就看他們能不能謙卑的察納。


歌如長虹 心如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