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巳時脾經養生
2010/10/05 21:30:18瀏覽1452|回應1|推薦2
巳時脾經養生
巳時,0900---1100,脾經

脾經起於足大趾,循行於腳內側,經過內踝(內腳眼),並沿著大腿及小腿的內側直上,進入腹腔,與相聯繫,在體外,經脈上行至胸部,直達喉嚨及舌根,在體內,經脈則從脾分出,上至心經。分佈於足大趾、內踝、下肢內側中間,胸腹部第三側線;起於隱白,止於大包,左右各21穴。

脾主運化,而脾(足太陰)與肺(手太陰)同屬太陰,就是他們具有分配的功能,肺分配全身的氣血,而脾主要是把胃消化的食物養分氣血,輸送到肌肉紋理當中去,脾的工作是肺的前置作業。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從西方生理學角度看,脾是一個滿布血管的淋巴組織,它充當了血液的貯存庫及過濾器,它亦是身體早期的造血器官。然而從中醫的角度看,脾並不負責這些功能,脾的功能包括消化系統、血液凝固系統的功能,亦與身體的水液代謝有關。

「脾主運化」,而「運化」有運輸及轉化的意思。按中醫理論,脾是主要的消化器官,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用以產生氣血的精微營養。當食物進入身體後,脾提取食物及飲液的精微營養物質,這在中醫理論中稱為水穀精微。然後這些水穀精微會用以產生氣、血及津液,運行全身。水穀精微中的水液會由脾上輸於肺,經肺的宣發肅降送達全身;而另一部分的水液則會下達於腎及膀胱,化為尿液排出體外,這方面的功能中醫稱為「運化水濕」。

若脾氣健運,即脾主運化的功能健旺,則氣血生化之源便會十分充足;另一方面,若脾的健康失調,其消化能力便會受到影響,並會出現腹脹、腹痛,泄瀉及四肢無力、疲倦等。

脾喜燥而惡濕。在臨床上看到許多水腫的症狀,都和脾失去燥濕的功能有關。血漿外滲是水腫形成的一個主因。

「脾主升清」,食物經轉化為水穀精微後,會上輸於心肺,通過心肺作用再轉化為氣血,並送往全身,這便是中醫所謂「升清」。脾主升清,而胃﹝與脾相應的腑﹞則主降濁,降濁指胃將消化道內無用的物質往下輸送。透過升清與降濁,中醫學指出了消化系統內的平衡。

「脾主統血」,「統」有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不謹運化水穀精微以生化氣血,還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中運行的作用。若脾氣健運,氣血生化充足,氣可有效地固攝,使血在脈道﹝即血管﹞內行走。若脾失去統血的功能,則血會溢出自己的路徑,從而引致嘔血、便血、皮下出血、牙齦出血、尿血、崩漏﹝月經過多的失調症狀﹞等。

「崩漏」,這是因為脾不統血,也就是因為脾氣不足,氣無法攝血而造成血液大量流失。但若進一步細分失血所造成的病症,如果是因脾不統血,那麼症狀上除了經血大量流失之外,其經血色澤會比正常情況鮮艷,流量也較多,而且會頭暈、臉色蒼白,這是它的特色。若經血顏色深黑,則是因熱迫血外流;若帶有血塊,則是因血瘀所致。這就不是因為脾氣不足所致的出血,需加以區別。

「脾主肌肉,開竅於口,其華在唇」。中醫認為肌肉及四肢運動有賴脾的動力。若脾氣健運,身體的氣血滋養充足,則肌肉及四肢健康強壯;然而,若脾氣虛弱,便會出現肌肉瘦弱及四肢倦怠無力。此外,中醫亦認為口唇及口腔與脾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若脾氣健運,則口味正常而能辨五味﹝酸、苦、辛、甘、鹹﹞,口唇亦紅潤光澤。若脾失健運,便會出現口中乏味、唇色淡白、乾枯等症狀。

重症肌無力的問題,實際上也是由脾病造成,有些老年人會發現其眼皮都塌下來,其實上眼皮也是為脾所主,眼皮鬆弛說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問題。

中醫認為「飲食勞倦傷脾氣」。換句話說:大饑大飽、暴飲暴食及長期過度耗損體力,皆有傷脾氣。「吃飯七分飽」、「飯後百步走」皆有助於脾胃保健。若是偶而胃腸功能不佳,可以減食的方式或以比較容易吸收的清淡飲食來調理腸胃。

若以「五味入五臟」來看,甘脂類都入脾。若脾胃虛弱,消化系統不強,就應盡量少吃太甜、尤其是太油膩的甘脂類食品,如油炸類食物,這樣脾胃的負擔就比較輕。至於五臟的補瀉,食甘味可以補脾;食苦味可以燥脾濕,皆可強化脾臟功能。

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生命之根;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將腎與脾之間,看為先天與後天的關係,他們相互滋助,相互促進。

若腎陽虛弱,不能如常地溫煦脾,導致運化失常,就會引起腹瀉症候。如《景岳全書.泄瀉》篇指出:"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陰氣盛極之時,即令人洞泄不止。"臨床上常見有年老體衰,或久病傷陽者,出現-的腹瀉症狀,大多是由於陽氣不足,脾失溫煦所致。此外,常常於黎明時間腹瀉,所謂"五更瀉"病者,治療亦應從溫腎暖脾方面著手。

若脾臟功能不好,會導致消化功能不良,並造成中氣下陷。例如:人體內包括膀胱、子宮、胃等器官的下垂,所謂的胃下垂、子宮下垂等,也都和脾臟中氣下陷有關。因脾臟氣不足,所以才有這些病變,甚至婦女的月經崩漏症,也是脾統血的功能不足所致。此外,「脾主肌肉和四肢」。有健康的脾臟,才會有結實的肌肉和強健的體魄,得以從事每天的勞動工作。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其大意是說中央主長夏,氣候濕潤,才能使五穀繁茂。由於土中長出五穀,五穀之味為甘,所以說「土生甘」。甘味先入脾。脾健運,能使人肌肉豐厚,故「脾生肉」。肌肉充盈,肺氣乃健,所以說「肉生肺」,也就是「土生金」,說明脾與肺之間的關係。脾開竅於口,所以脾有病,可以從體表之口唇表現出來。在自然界為濕潤之氣,所以說「在天為濕」。在大地為土及其種植的莊稼,即「在地為土」。在人體為肌肉,故謂「脾主肌肉」。其色黃,五音為宮。在聲為歌,變動則為噦。憂思傷脾,一個人為事情憂思久坐,首先傷到脾。而怒勝思,即「木剋土」。自然界的濕邪首先傷到肌肉,而風可以勝濕,多食甘味則傷肉,因為甘味入脾。而酸勝甘。從中醫五行所代表的五臟,及其相生相剋規律,可以了解五臟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生長和相互制約的關係。

脾臟有「藏意」的功能,脾在志為思,這與人的思慮能力有關係,脾功能發達頭腦會很靈活、關聯性強。一日之計在於晨,若不吃早餐,就可能因營養不足而使上午腦筋思考的靈敏度減低。此外,用腦過度、思慮過渡(思傷脾)、脾氣鬱滯,會影響食慾而胃口不開,人會消瘦,這是「脾藏意」的特點。因此以脾的生理功能來看,早餐是很重要的體力補充來源,不可不吃。一般來講,若脾臟功能不是很強,就容易營養不良,影響腦力的思考,對繁瑣細密的事務處理,也會較不敏銳。

「多數肥胖的人有脾虛的體質」,人體處於脾虛的狀態時,人體運送廢水的能力就不足。當脾臟的能力不足時,人體經絡中的體液不易流動,心包容易產生積液,使得心臟的能力不足,心臟是人體血液的泵,當泵的推力不足時,整個身體的活力都降低,自然廢物就無法排出了。當幼兒剛出生時,身體通常都是非常乾淨的,體內沒有太多的細菌,而且防禦體系也非常靈敏,當有外來的細菌侵入時(這種感染多半來自成人的唾液),會立即做出反應,出現拉肚子或腸胃炎等症狀。持續的感染,很快就消耗掉幼兒的血氣能量,使幼兒失去對細菌的抵抗,脾臟的能力日漸低落,就形成了脾虛的體質。這時的幼兒會出現逐漸發胖,而且容易流口水的現象(脾液為涎,就是口水),這些現象其實是脾虛的真正症狀。大人流口水,除脾虛外,也較懶。總之,諸濕腫滿,皆屬脾。

糖尿病其實也是一種脾病,也稱消渴症,有三多,多尿、多喝、飢餓多吃、軟弱無力、體重減輕等(參考
http://su5118.myweb.hinet.net/Handbook4-10.htm)。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疾病。是中老人常見、多發病,具有病程長,致殘率高之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帕金森病以往多從肝風論治。但臨床觀察發現,脾虛在本病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脾位中央,脾虛則五臟俱虛。腎精虧損,腦髓不足,筋脈肢體失主而發為顫震;肝虛血少,陰虛陽亢化風,發為頭搖、肢顫;脾虛痰阻、瘀血阻絡也是本病發病的基本病機。脾虛貫穿於本病發生發展全過程。以健脾化痰,通絡熄風為帕金森病的基本治法。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rtisyen74&aid=4473666

 回應文章

Tad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立論精闢
2010/10/05 23:26

小弟對您所言

「以健脾化痰,通絡熄風為帕金森病的基本治法。」

非常的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