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5/12 16:33:35瀏覽108|回應0|推薦0 | |
阿彌陀佛淨土 念佛人往生,是活著走向西方光明大道,而不是死著去的;是精神心靈清楚預知時至。 預知往生時間將到,人很清醒,神識清楚安祥,會看到佛菩薩來迎接,還會告訴旁邊的人:「佛菩薩來了!我看見了!我要走了!最後為大家講一句法語」你就曉得往生是活著走的,不是死後才走的。 跟佛菩薩走時,臭皮囊不要了,丟掉了。可見念佛法門是一生成就的法門,可免除死亡之痛。」萬物眾生皆有生老病死八苦,只有念佛方能免除六苦萬物人類生命皆得歷經八苦,生、老、病、死四種身體之苦,以及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四種精神之苦。唯有念佛則能去除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六苦,念佛功德無量殊勝。 萬物人類生命終必死亡,唯有念佛才能脫離死亡過程及痛苦因為念佛人往生,是未死之前,阿彌陀佛現前接引,靈識就先活著走向西方光明大道,而不是死後才去的。等靈識走向西方世界後,身體才停止機能,但大體全身卻是呈現像活人酥軟紅潤的身體,完全脫離了死亡之過程及痛苦。念佛力量及福報,極為殊勝不可思議也。命終欲往生西方,唯有命終前,應一心念佛,無任何執著勿妄想,並行作諸善不造眾惡,當可往生西方世界無障礙,永生永世不墮輪迴生死受苦受難。 為什麼釋尊力勸我們發願求生,諸佛又異口同聲誠證「念佛必生」呢?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卷下末段取阿彌陀佛的三個願,說明阿彌陀佛怎樣令十方眾生「速」成佛道。我們從而得悉願生彌陀淨土三大原因,也是我們修習淨土法門的三大利益。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云: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 這三個願十分重要,反映大乘菩薩教的成佛之三個關鍵的階段,也反映阿彌陀佛給願生彌陀淨土的眾生三種真實利益,也是我們願生彌陀淨土的三個真實原因。 第一個願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其對象是「十方眾生」。成佛的第一個關卡是罪惡凡夫必須「免三界輪轉」。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的眾生在六道輪迴,流轉生死,無緣出離,因此,阿彌陀佛發下和成就此願,正是為這些罪惡凡夫永離分段生死。生死是六道諸苦的根本。縱使我們有大志,發大心,若未能自了生死,空談度脫眾生,豈非虛願! 第二個願是阿彌陀佛第十一願,其對象是「國中人天」。須知「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他們都是不退轉菩薩,所謂「不退」者,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立淨土一門時指出: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之聚,即阿毗跋致也。 成佛的第二個關卡是菩薩聖者必須「住正定聚故,無諸回復之難」。縱使罪惡凡夫永離分段生死而入聖流,必須修至八地菩薩── 不退轉菩薩,證得無生法忍,才能了斷另一種生死──變易生死。 第三個願是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其對象是「他方佛土諸菩薩眾」,若他們來到極樂世界,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即等覺菩薩,是菩薩的最高位──第五十一位,如彌勒菩薩,祇以願力再一次受生,便成佛道。「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極樂世界「無修而修,修而無修」的生活 首先,認識這個問題,必須要如是信知極樂世界「是報非化」,如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即是阿彌陀佛是「報佛」,真實功德莊嚴的圓滿「報土」,是自然無為、無生無滅的境界,超越一切相對待,乃至時空觀念,等無差別,所謂「平等一相」。 至於極樂世界的眾生,如《阿彌陀經》云:「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眾生生者都是自然化生,全部是「不退轉菩薩」,即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必至滅度,證入涅槃。 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是生出來自得「智慧高明,神通洞達」,自然進入證悟的「無生法忍」的境界,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本能,佛教稱之為「生得」,或「受生得」,包括上述的「生得慧」、「生得通」等。這是阿彌陀佛兌現第十一願所作的承諾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極樂世界的眾生之中,還有很多「補處菩薩」,即如「等覺」位的彌勒菩薩,並能快速成佛;那快速成佛之後呢,就能「廣度十方眾生」。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但法界眾生的數量是不可思議,若能廣度十方眾生,必須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補處菩薩」怎樣能快速地累積這麽多的殊勝功德呢? 答案在阿彌陀佛的第二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念佛是最快速、最有效,攝取和積累最殊勝功德的方法,因為這是十方世界諸佛迴施給來念佛、禮佛、供佛的眾生,而這些功德當然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足以廣度十方眾生,綽綽有餘。 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的願文中,「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說明「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的修行,是超出一般尋常倫理,沒有次第的「修行」,可說是「無修而修,修而無修」;成佛就一定會倒駕慈航來廣度眾生,而這種「利他」的功能,叫做「修習普賢之德」。 一句佛號成就「成佛三步曲」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三言兩言,就講完淨土法門的成佛之道,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第十八願),即入必定(第十一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二十二願)。 曇鸞大師則自設答問如下: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就用「速」來形容極樂世界的「成佛三步曲」,並舉出三個願: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出離生死;第十一願──住正定聚;第二十二願──積累德本,度生成佛。所以,極樂報土沒有所謂修不修的次第問題,一切都是乘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印光大師也有一句名言:「莫訝一稱超十地,可知六字括三乘」。「一稱」是稱念一聲,「十地」是十地菩薩, 「六字」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意思是:切莫驚訝,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超過十地菩薩!因為這六個字,已經包括了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都包含在六字名號裡面。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