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代水龍紅絲硯
2013/01/22 22:36:53瀏覽2111|回應0|推薦0

*

 

 

*

當代水龍紅絲硯

圖文:陳宗嶽

   山東的紅絲硯,曾在宋代被評為天下第一硯,除了紅底黃絲、或黃底紅絲的色彩迷人,硯臺上滴水就有漿稠的膏狀感覺,磨出的墨汁自然不凡,只是明代以後就絕坑了。

   在經過許多年的蒐尋之後才陸續收到三方古紅絲硯,隔了幾年,發現市場上又有紅絲硯出現,還不只一處有,陸續收了五件之後,才在資料上找到:1995年左右,山東又發現新坑,只是少有大料,新料用老工法,雕刻細緻,只是落名人款時,卻用電腦刻字,平板無切割之痕,漏了餡,但是仍然讓一些老收藏家也打了眼。如今市面上的應該都是新的紅絲硯,應該用

  這方紅絲硯,即屬新料,所雕的龍吐水、團壽紋屬非常細致的仿古工,但是料算大的,只是紅、黃絲不夠鮮明,我只收沒用,不知是否好用,但是"今不如古"是我的看法。

 

參考資料:

 

藏在深閨的紅絲硯的收藏與市場

20120206日《收藏·趨勢》

紅絲硯 龍硯 山泉雙鹿硯 臨朐 80釐米×68釐米×7釐米。

  本刊駐京記者 周文昭

  據紅學家端木蕻良考證說,紅絲石硯即脂硯齋之脂硯也。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說紅絲硯來源於紅絲石,二是說紅絲硯的色彩宛若胭脂。

  如今,紅絲硯這個發端于唐,興盛于宋,消退於清末民初的硯石品種,又神奇地復興了。隨著認識與欣賞紅絲硯的人越來越多,收藏家與愛硯者正在一點點悄悄掀開它神秘的面紗。那麼,紅絲硯的品質特徵與市場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在新年來臨之際,如果想要選擇一方好的紅絲硯,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唐彥猷:名硯之首

  紅絲石,即紋理如絲,紅黃相間的石頭。《淄硯錄》載石皆生於洞之西壁,不知重數,如積壘而成,上下皆青或赤石數重。其中,乃有紅黃,而其紋如絲者,一相傳曰紅絲石。

  紅絲石主要分佈于山東青州、臨朐等地。宋代杜綰在《雲林石譜》中記載,青州縣紅絲石產土中;清乾隆年間的《西清硯譜》中記,紅絲石出臨朐;此外,還有史稱青州紅絲硯的說法。

  山東臨朐紅絲硯藝術館館長傅紹祥介紹說,在歷史上,紅絲硯的開採點主要是青州黑山和臨朐老崖崮,現在開採範圍擴大了,青州的河莊、五裡鎮、王墳鎮和臨朐的栗溝、石灣崖、宮家坡、三陽山、赤良峪等地都在開採紅絲石。

  紅絲石的顏色非常豐富絢麗,主要以紅黃兩色為主。按照紅色的豔麗度,紅絲石又分為紫紅、胭脂紅、曙紅、大紅、朱膘、朱砂等。其中,紫紅當地稱為豬肝色,所製作的硯臺古樸典雅,深受日本人喜愛,而棗紅色,紅中泛紫,色調豔麗,深受中國人的青睞。

  宋代的藏硯、制硯名家唐彥猷對於紅絲硯有著驚人的評價,稱端歙皆置於衍中不復視也,也就是說,有了紅絲硯,端硯以及歙硯他都不願意再看了。唐彥猷因此將紅絲硯列為各大名硯之首。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唐彥猷對紅絲硯情有獨鍾呢?除了顏色豔麗之外,唐彥猷還發現了紅絲硯的哪些特點呢?唐彥猷是這樣說的:

  以墨試之,其異乎于它石有三:他石不過取其溫潤滑瑩,此乃漬之以水,而有滋液出於其間,以手磨拭之,久黏著如膏,一也;他石與墨色相發,不過以其體質堅美,此乃常有膏潤浮泛,墨色相凝若純漆,二也;他石用訖,甚者不過頃刻,其次止終食之間,墨即幹矣。此若複之以匣,數日墨色不幹,經夜即其氣上下蒸濡,著於匣中,有如雨露。

  按照唐彥猷的說法,紅絲硯極適於發墨,且墨色如漆,數日不幹。而時至今日,紅絲硯被賦予了三美:第一是聲音之美,其聲清越,鏘若金石,即它的聲音清亮悅耳,如金石叩擊;第二是紋理之美,其旋轉團圓紋,常達二三寸而絲凡十餘重,次第不亂,如月暈,如山石,如禽魚雲霞狀,紋彩不一,美不勝收;第三即資質潤美,發墨均勻。

  唐彥猷對紅絲硯的評價並非個例。書法家蔡襄也贊同唐彥猷的說法,稱唐彥猷以紅絲石為天下第一石,有脂脈助墨光。蘇易簡的《文房四譜》中記載了四十多種硯臺,稱以青州紅絲石為第一,斧柯山第二,龍尾石第三,餘皆在中下。

  乾隆年間有《西清硯譜》記載稱,乾隆帝收有三方紅絲石御硯,即鸚鵡硯、字硯、四直硯,並附有題詩。其中,紅絲鸚鵡硯最為精彩,乾隆詩雲,鴻漸不羨用為儀,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禰衡成賦後,鏤肝吐出一絲絲。此硯高五寸,寬三寸三分,厚七分,舊坑紅絲石製作,紫中帶黃,紅絲縷縷,瑩潤如玉,雕刻的鸚鵡亦栩栩如生。

  文物學家鄧之誠則為宣和紅絲硯讚歎道:按《博物志》載,天下名硯,四十有一,以青州紅絲硯為第一,而宣和尤紅絲之冠也。質瑩甚,而朱紋隱起,如紅羽,下如丹葉,故又名朱雀瓊花。當代書法家啟功先生對紅絲硯讚賞有佳,稱石號紅絲,唐人所貴,一池墨雨天花墜。

紅絲硯的收藏與市場

  不過,令人詫異的是,無論是歷史上,還是今天,對於紅絲硯也有很多不盡相同的看法。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對紅絲硯就有另一番評價:

  紅絲石,作器甚佳,大抵色白而紋紅者慢發墨,亦漬墨,不可洗,必磨治之;紋理斑,石赤者不漬墨,發墨有光,而紋不大入看。慢者經暍則色損,凍則裂,幹者不可磨墨;浸經日,方可用,一用又可滌,非品之善。

  也就是說,米芾有兩方紅絲硯,其中一方好看而不發墨,而且必須飲水,也不經凍;另一款發墨而不好看。所以,米芾認為,紅絲石只可做器皿裝飾之用。

  與米芾類似,歐陽修也根據經驗寫到,紅絲硯須飲水乃發墨。杜綰曾在《雲林石譜》中說,青州縣紅絲石產土中,其質赤黃,紅紋如刷絲縈繞石面,而稍軟,扣之無聲,琢為硯,先以水漬之乃可用,石質燥渴,頗發墨。

  當代制硯、藏硯名家吳笠谷先生也認為,紅絲硯來自於山坑,故而石質燥渴,不如端歙,因為後者都出自於河床,用水養著,石質滋潤,易發墨。

  那麼,為什麼同一種材質會出現美惡不同的評論呢?

  傅紹祥分析說:所有品種的硯臺,並不見得每一塊都是完美的,也不能說每一塊都是發墨的。即使端硯、歙硯也有不發墨的。發不發墨和石質本身有關係。一般來說,石質結構越緊密,就越發墨,但是硬度又不能太高。大理石密度高,但太硬,所以不發墨。而石質太軟的也不行,因為吸水性太強。端硯和歙硯,石質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矽,屬於結晶體,芒較多,所以發墨快,而紅絲硯含鈣高,發滑,芒含量少,所以發墨比較慢。然而,也正是這個特點,符合了當代用墨的特點。今天用墨是在硯臺裡直接倒一些墨汁,然後根據創作需要研磨調墨,紅絲硯的特點是可以使墨更加細膩。紅絲硯的獲得很不容易,得到一塊上好的紅絲硯多半靠運氣。唐彥猷親自開採選擇並磨制,得到的應該是上好的紅絲硯,所以讚不絕口,乾隆帝的紅絲硯應該也是精品。而從米芾和杜綰的講述看,他們所得到的紅絲硯可能是一般的品質,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硯臺的發展與書法的興盛密不可分。蘇易簡《文房四譜》中說,四寶硯為首,充分說明了硯的文化位置。今天,隨著毛筆書寫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書法作為中國傳統高雅藝術的特徵越來越鮮明。硯臺收藏,也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發現和接受。

  作為當代硯文化的推動者之一吳笠穀認為,硯臺是低調的,不像書畫那樣可以懸掛于高堂,明示於人,炫耀於人,它是深沉的,是默默地等著真正喜愛的人來發現,來欣賞,它具有極高的文化內涵。

  那麼,紅絲硯的收藏價值又該怎麼看呢?

  傅紹祥分析認為:紅絲硯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原因有三:

  第一,硯本身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收藏硯能夠提高人的文化品味。

  第二,優質硯石是稀有資源,開採難度大,它的稀有性和不可重複性決定了它具有收藏價值,而且升值潛力很大。

  第三,硯屬於手工藝品,名硯都具有近千年的工藝傳承歷史,而這種手工藝瀕臨失傳,範圍有限,所以會越來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睞。

  吳笠穀則認為:紅絲石的資源稀缺,開採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時,紅絲硯具有歷史傳承,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因此,紅絲硯還屬於收藏冷門,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升值空間有待提升。目前,一塊20公分見方的上品紅絲石,價格在人民幣10萬元左右

  硯文化收藏領軍人物劉紅軍將軍收藏硯臺已有二十餘年歷史,在他所藏古今一千多方硯臺,紅絲硯有二百餘方。他說,紅絲硯鮮豔奪目,紋理變幻無窮,能給人以無盡的想像和思考。當記者親臨他的聚硯齋,他拿出一方紅絲硯給記者看。這塊硯質好無雜,雕工簡潔有致,刻夔紋邊硯池。硯側刻行楷銘文井南居士四字,字體優美。此硯原為晚清書畫家周作鎔所藏,2010年,劉紅軍在一個舊貨市場上花了很少的錢就買了下來。現在有人出價80萬元,劉紅軍仍不忍出手。

  在2011年保利五周年春拍上,一方乾隆帝的御用澄泥伏虎硯,以140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這一結果讓硯臺市場的商家感覺振奮,硯臺收藏向好的趨勢也漸漸顯露出來。

巧藏紅絲硯

  新年伊始,春節臨近,紅絲硯以其富麗、喜慶的暖色調,豐富的文化內涵,被很多人看作新的收藏門類與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那麼,對於收藏與饋贈來說,又有哪些具體的講究呢?我們請專家們就此做出相關分析。

吳笠穀:質地、顏色、紋理、雕工

  主要從紅絲硯的質地、顏色、紋理、雕工四個方面去衡量。石質細膩滋潤、軟硬適中、發墨較好,顏色絢麗,紋理清晰,雕工精美和諧為上品。當然,四者全部佔有的極少。紅絲硯集天然與人工精華於一體,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體現。石頭本身要顏色華美,無雜質,質潤,而溫潤的、絢麗的天然石材,只有加上擅於雕刻的精湛工藝,才是一方完美的紅絲硯,這樣的硯,最值得收藏。

傅紹祥:收藏可小,送禮看人

  中小型紅絲硯便於收藏,因為其集實用與觀賞於一體。紅絲硯少有大塊,大者稀有,故而成為收藏家追逐的對象,但是,大者多有瑕疵,雖觀賞性較強,但不便於收藏,且價格也過高。收藏紅絲硯中也不能認為沒有雕刻就沒有價值,素硯也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並不是雕工越繁雜越好,和諧得體是妙品。

  至於送禮,那就要看送給怎樣的對象了。如果對方是愛好書法的好硯者,最好是實用一些。從實用講,紅絲硯的發墨性是最重要的,清紀曉嵐認為凡是瑩潤發墨者,都是上品,而有研墨、蓄墨的地方也一樣重要,國畫大師李苦禪曾要求制硯名家石可先生制一魯硯,唯一的要求是應以寬且深實用為要!愈深、寬最能實用另外,實用的硯應以亞光為好,但是紅絲硯如果處理成亞光,將直接影響顏色和紋理的美觀,所以建議將硯池部位用稍粗的砂紙稍微打磨,然後再用。

  如果對方是收藏硯,以觀賞為主,則可從天然和人工兩方面考慮,天然的石質所具有的溫潤如玉的質地,豔麗多姿的色彩,變化莫測的紋理都是要考慮的因素;雕工精湛,有內涵,有主題,有意境的最好。

 

 

曾為天下名硯之首,價值穩步上漲

專題采寫及圖 記者梁嬋  通訊員鄒永生

  提起硯臺,也許你會馬上想到端硯、歙硯等。然而,有一種硯昔日被認為是眾硯之首,如今存世總量極少,受到不少收藏家的追捧。它,便是紅絲硯。

  紅絲硯是魯硯的一種。與其他四種名硯相比,它具有千姿百態的獨特紋理,一硯一世界,從一開始就具有與奇石一樣的觀賞價值。

  它究竟有著怎麼樣的身世?其獨特魅力在什麼地方?是否具有保值價值?為此,記者日前走訪硯香閣主、廣東省中國文物鑒藏家協會副會長何國均。

昔日名硯之首儲量稀少

  紅絲硯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產於山東省濰坊地區的青州黑山和臨朐老崔崮,是一種制硯極佳的石料。唐宋時期被列為四大名硯之一 (即紅絲硯、端硯、歙硯、洮河硯)。歷代典籍對紅絲石、紅絲硯多有記載,有許多文人墨客以詩辭賦高度讚譽,把它推崇為名硯之首。

  然而,紅絲硯在後來卻衰落,如今名氣遠遠比不上端硯、歙硯。其主要原因是紅絲石的儲量極少,礦層較薄,開採困難,明清以後已經沒有紅絲石出產,因此它在四大名硯的位置也被山西澄泥硯所代替。如今,行內習慣上仍把紅絲硯和澄泥硯並列為中國名硯第四位。廣東省中國文物鑒藏家協會副會長何國均說。直到1970年代,人們在山東臨朐老崖固新坑發現質地較堅、滑而不損毫的紅地黃絲石。前幾年曾在二沙島嶺南會展廳展銷這些現代山東紅絲硯,色質頗佳。但何國均認為,相較之下,舊產紅絲硯臺更佳,但卻很罕見。

脂硯就是紅絲硯?

  據一些研究者最新考證,紅絲硯與《紅樓夢》還有聯繫。《紅樓夢》數個版本中,最受紅學研究者器重的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多數學者望文生義,認為脂硯就是調胭脂的硯臺。但有研究者根據考證指出,脂硯就是黑山紅絲石硯,脂硯齋主人應該是當時青州人或者與青州有密切聯繫的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著作《楝亭十二種》中的《硯箋》關於紅絲石硯的記載中說:紅絲石為天下第一石,有脂脈助墨光,紅同脂,故得名脂硯。絕大多數紅學學者們認為稀世珍品脂硯只有一塊,就是傳說中名妓薛素素所藏,後為曹寅所有的那塊,因為其內有紅絲脂痕和一段文字,被曹寅視為珍寶,逢大喜才示人,這在張雲章《聞曹荔軒銀台得孫卻寄兼送入都》詩中可知。另外胡適等人也認為脂硯齋就是曹雪芹的化名,並把脂硯解釋為愛吃胭脂的頑石。所以說,脂硯是青州特產紅絲石硯,青州人將脂硯齋用作筆名是有這種可能性的。

收藏:應看石質、工藝、年代

  與瓷器、字畫等相比,紅絲硯如今是一個相對冷門的收藏類別,廣東藏家喜以端硯為主。何國均卻有自己的看法:一個真正的藏家,能同時擁有各地其他名硯會更好。紅絲硯存世總量稀少,要擁有一隻紅絲硯更講緣分。

  紅絲硯,尤其是古紅絲硯,如今在民間流通頻率並不高。這當中的一個原因是玩家若好不容易淘到一隻紅絲硯,多數不肯割愛。現在一隻新的精美紅絲硯價格要過萬,更不用說古代紅絲硯。何國均最為鍾愛的一隻龍紋紅絲硯臺,七年前從景德鎮淘回來,現在已升值十多倍,但他決意不賣。

  而在拍賣市場上,古硯這種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內涵的收藏精品,在被淹沒了百年後,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價值重估運動,國內外收藏者開始關注紅絲硯等古硯的藝術價值,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正在不斷體現。

  2008年的春拍中,有一方清代乾隆鐘紋紅絲石硯,估價5萬至8萬元,成交價卻高達30.24萬元。而在去年的秋拍中,還有一方清代英和銘鳳紋紅絲石硯,估價5萬至8萬元,成交價也漲至15.68萬元。

判斷紅絲硯的價值高低,與其他硯臺有不一樣的地方。在何國均看來,在年代相差不遠的情況下,首先要看硯臺的石質,觀察其紋、絲的搭配,圖案美觀、賞心悅目者為上品,同等條件下,大的硯臺比小的硯臺更具價值。其次是看工藝,判斷形制和裝飾的優劣。硯臺的人文背景對其價值影響也非常大,俗話說,硯貴有名,身價倍增,如果是名人硯臺,另當別論。

識別古硯六法

  一、看。看硯的質、工、品、銘、飾與新舊,是否經過修補等。如果硯修補過,與硯的原色總會有些差別。

  二、摸。拿到一方硯,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來感覺像小孩皮膚一樣光滑細嫩,說明石質較好,有粗糙的感覺,則石質較差。

  三、敲。用手指彈硯,聞其聲。若為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為下。而歙硯敲擊則以清脆的鐺、鐺金屬聲為最好,如果發出噗、噗的聲音,就說明該歙硯多泥質,為下品。

  四、洗。古硯因硯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硯的自然美紋,也分辨不清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硯的墨痕,看是否有修補過的痕跡。

  五、掂。用手掂硯的分量。同樣大小的石硯,硯石重的較結實,顆粒細、輕的說明較結松。掂的方法尤其對歙硯比較適用。

  六、刻。對硯石熟悉者只要在硯石上輕輕地刻上幾道,馬上就會辨別出硯石石質的優與劣。

硯臺保養小竅門

  配匣。一方佳硯必須配製好匣,起到硯的保護映襯作用。硯匣的材質以紫檀、紅木、花梨、雞絲、金絲楠木為上,硯匣的子口要吻合嚴密,啟蓋靈活,使用方便。

  用硯。硯的使用,主要是磨墨。使用新墨時,應在硯堂施水,輕輕地旋轉墨錠,待墨經浸泡稍軟後再逐漸地加力磨墨。佳硯不可用劣質墨,以免損傷硯面。

  洗硯。硯使用後,應及時洗滌,不能留存蓄墨,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燥損硯面。用硯磨墨後必須用清水洗去硯上的積墨,將硯置於木盆內,用絲瓜瓤或蓮房殼慢慢洗滌,滌去墨垢,又不傷硯,以皂角清水洗硯最佳。最後將洗滌乾淨的硯取出風乾,放於硯匣內。

  藏硯。將硯置於窗前、案頭,應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質易乾燥。在玩賞時,桌上宜鋪毛氈,不可使硯接觸金屬或玻璃器物,更不可將硯重疊放置,以防碰傷。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72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