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13 12:47:42瀏覽1403|回應0|推薦1 | |
清乾隆「逸公製」朱泥平蓋折肩圓壺
2020.9.12 陳宗嶽寫於台北
長11.5公分、寬7.4公分、高6.1公分。 壺底以竹刀銘刻:白雲一片去悠悠 逸公製
近日整理朱泥小壺,才發現自己收藏的「逸公」款朱泥壺還不少!這是其中之一。
判斷這把「朱泥平蓋折肩圓壺」的製作年代為乾隆時期的三個因素: 1、通常「平蓋圓壺」的壺形流行於乾隆時期,而且形美工巧,胎質細膩泛透明清亮光澤。 2、在壺底刻寫唐代詩、賦佳句的做法,在乾隆以後到同治以前十分流行。 3、惠逸公主要活動時間在乾隆時期。
惠逸公(約公元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藝人。惠逸公生於清雍乾年間,他大小壺兼制,善制小壺,以工巧聞名,可與惠孟臣相提並論。《陽羨砂壺考》云:惠逸公雍、乾時人,製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工巧一類可與孟臣相伯仲,故世人將其與明朝的惠孟臣並稱「二惠」。只是惠孟臣的作品以渾樸精巧出名,比較而言,惠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樸不足。 但逸公製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且長於工巧,而渾樸不逮。逸公書法楷行草書俱備,楷書尤有唐人遺意,而竹刀、鋼刀俱備,刻鐫或飛舞或沈著。其壺泥色最奇,小壺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壺之古樸可愛也。
明清時期製作小品壺的名手有張君德、惠孟臣、惠逸公、陸思亭等,壺品小巧精妙,皆為傳統經典壺式,有的方中寓圓、古樸典雅,有的線條簡潔、渾然天成,因而成為後世朱泥小壺的代名詞。閩南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