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漢芳齋』藏『缶中之罐』」 ~一眼望盡300年紫砂演變
2021/01/23 23:05:35瀏覽1217|回應0|推薦0

觀「『漢芳齋』藏『缶中之罐』」

~一眼望盡300年紫砂演變

        2021.1.15 陳宗嶽寫於台北

        2021112日下午,特別與老友小余相約到台北市安和路二段179號的「平藝術空間」去觀賞漢芳齋收藏的「缶中之罐~明清紫砂藝術選粹」。展出的紫砂罐分一樓與地下一樓分別展出明代與清代的紫砂罐,明代部分有31個罐子與一把缺提樑與蓋的殘壺;清代部分有43個罐子,其中包括4個粉彩圓罐、1個段泥彩繪喜上眉梢四方罐,共計75件紫砂器。配合展出同時出版了一本較A4還大的版本,392頁的精裝工具書「缶中之罐~明清紫砂藝術選粹」,書中有黃健亮先生所撰「貯此芳香思何極~略覽各地出土與館藏明清紫砂罐」專文,以及各個紫砂罐的細部影像,應該是所有有志於探究或收藏紫砂古器者都應該握有的一本工具書。

        紫砂罐相對於紫砂壺則屬於「小器」,然而小器如出自名家亦有可觀之處,尤其『漢芳齋』主人李哲政窮盡十五年時光,閱過近千件紫砂罐,幾經淘汰,方尋得這近百件明、清二代間的各式紫砂罐,其中不乏存世孤品,其嘗試以「時間軸」為經,「泥料」為緯,剖析紫砂罐種種箇中奧妙,尤其配合藏主認定的「泥、工、型、款」鑑定紫砂器的四項標準,少有作假的紫砂罐在「泥、工、型」三項上提供了大量的標準器效用。

        在觀賞這些展出的紫砂罐之時,與策展人林奕良先生有著會心的交流,一項藏品收藏的數量達到一定數量之後,自然可以歸納出一些收藏心得,我自己也收藏有十件清中至民初的紫砂罐,對照此次展出的展品,以及策展人林奕良的解說,我有以下六點心得:

        一、明代紫砂器的用料成分是「砂大於泥」的砂料,康熙以後逐漸呈現「泥大於砂」的泥料。

        二、窯火愈高紫砂的成色愈深沉。

        三、窯內的不同空氣氛圍會產生不同的窯變色調,展品中的蟹殼青就是窯變的一種,因為罐子的表面雖為蟹殼青,但是罐子的內部依然是紫砂色調。另外有一個展品呈現一半蟹殼青一半紫砂色的並存現象。

        四、唯一的一件白泥紫砂罐製於明末清初,策展人林奕良先生曾上手過一件康熙朝的白泥紫砂壺。另外,明代周高起所著「陽羨茗壺系」名家篇徐友泉一文中曾記載:「泥色有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黃、閃色、梨皮。」足證明代已有白泥,只是爾今已失傳。

        五、清中期的「段泥彩繪喜上眉梢四方罐」是文人加持的精品,開光的一面泥繪「喜上眉稍」圖,另一面書「小鳥來何意,飛鳴亦有時。半耕主人題於碧竹軒」應為乾隆朝的精品,泥繪層薄,極易磨損,留存至今,實屬罕見。

      六、這些紫砂罐最好的歸處是紫砂博物館,因為它們不僅見證了紫砂器的崛起與流轉,也是紫砂器「泥、工、型」的斷代標準器,應該由博物館擁有向大眾開放,為明清紫砂的鑑賞提供佐證。

臉書圖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860460230/posts/3807011652670813/?d=n

新浪博客圖文網址: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b1b3e26e0102ypvi.html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556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