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乾隆「惠逸公」款朱泥蓮子大壺
2020/10/13 13:10:35瀏覽1708|回應0|推薦2

乾隆惠逸公款朱泥蓮子大壺

 

    2020.10.10 陳宗嶽寫於台北

 

壺長16公分、寬11公分、高10.5公分

 

  這把壺是罕見的朱泥大壺,壺底有常見於康熙年間的「惠逸公」三刀刻名款,壺身有清初特有的透明清亮層,壺蓋與壺口輕叩有窯燒堅實的金石聲。壺底有旋轉痕跡,壺內沒有刮修痕跡,壺內土質是沒有經過千錘百鍊拍打工法的鬆空狀態。壺把處有接片痕,壺蓋的壺牆底部有黏接痕。

 

  「蓮子」與「秋水」與形類似,把下均有垂耳,器形都渾圓穩重,只是蓮子壺圓潤似蓮,秋水壺的身段則更顯高挑,類似橄欖,美人肩,細長頸。蓮子壺出世的早,晚明即出現。秋水稍晚,大約乾隆後期的清中期才出現,而且存世只見中小壺,未見大壺。

 

  由於「蓮子」與「秋水」過於形似,我以為「蓮子」可能是「秋水」的前身,先是壺嘴變的如出鞘的利刃,只是頸領還沒再高些,身形還沒變的再高挑些,所以這階段還是算蓮子壺,否則早就在壺把下或是壺底刻上「秋水」兩字。

 

  綜合以上,我以為這是一把乾隆時期的「蓮子」壺,只是已經逐漸轉身為「秋水」的身形。但是這麼大的壺身卻是極為罕見,至少我目前只看到這一件。

 

※惠逸公

  惠逸公(約公元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藝人。惠逸公生於清雍乾年間,他大小壺兼製,善製小壺,以工巧聞名,可與惠孟臣相提並論。《陽羨砂壺考》云:惠逸公雍、乾時人,製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工巧一類可與孟臣相伯仲,故世人將其與明朝的惠孟臣並稱「二惠」。只是惠孟臣的作品以渾樸精巧出名,比較而言,惠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樸不足。 但逸公製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且長於工巧,而渾樸不逮。逸公書法楷行草書俱備,楷書尤有唐人遺意,而竹刀鋼刀俱備,刻鐫或飛舞或沈著。其壺泥色最奇,小壺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壺之古樸可愛也。

 

  對惠逸公的記載還不如惠孟臣多,但零星出現。據《陽羨砂壺圖考》載:「不耽閣藏紫砂泥小壺一具,底鐫‘丁未仲冬惠逸公製’八字,大抵雍正五年(1727年)之丁未也。」(見《紫砂古籍今譯·陽羨砂壺圖考》231頁)

  《陽羨砂壺圖考》又說「《海珠邊瑣》錄,云逸公為乾隆時人。」(見232頁)而此壺製於丁未仲冬,疑是雍正五年,距乾隆之世不過數載,與《海珠邊瑣》的作者金武祥之說很近。金武祥(1841年—1924年,享年84歲),江陰人,著名著述家,詩人,「桂林山水甲天下」便出自他的筆下,曾校勘過周高起《陽羨名壺錄》和《洞山岕茶錄》。在他的筆記《海珠邊瑣》中說:「潮州人茗飲喜小壺,故粵中偽造孟臣、逸公小壺觸目皆是。」

 

  這可能是《全集》斷定惠逸公是雍正、乾隆年間人的理由。

  逸公壺有紀年的很少,出土的更為罕見。最近《任富收藏》出版的《海絲茶煙》,刊發了一百餘套出土於海上絲路的壺、盤、杯等,其中有9枚惠逸公款壺,壺保留著「未曾泡養的出土樣貌」,均是乾隆時期的陪葬品,其中有紀年的二枚,一壺底印款為「乾隆逸公」,一壺底刻款「丙子仲冬,惠逸公製」,丙子為乾隆21年即1756年;有墓誌銘紀年的一枚,入土時為「乾隆己卯年(24年)即1759年」。

 

活躍於乾隆

  惠逸公於雍正五年即1727年的鈐印「丁未仲冬惠逸公製」作品,大致是作於而立之年的時光。因之,他是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左右出生,也以享年75歲計,可能於1775年(乾隆四十年)左右去世。

  若此,《海絲茶煙》出土的逸公壺便是有力的佐證。刻款有「乾隆21年」,入土有「乾隆24年」,印款有「乾隆逸公」。由此可見乾隆前四十年(左右)可能是惠逸公最為活躍的時間。

 

歷經清三代

  至於吳騫寫作於1785年的《陽羨名陶錄》記載惠孟臣只有一點點,而惠逸公連一句話也沒有,這可能與市場有關,孟臣小壺的主要銷區在功夫壺盛行的福建廣州,而其他地區很少見。以今可以知古。大名鼎鼎的《砂壺選粹》、《粲雅軒藏壺》兩部巨著,各收藏了一枚孟臣壺,而從福建、廣州一帶尋寶記載的《朱泥寶記》卻基本都是孟臣壺式的小壺。明末的大家文震亨就說供春大、大彬小,泡茶以半升為好,對小小功夫壺看不上眼。

  由此,惠逸公大致是1700年至1775年左右人,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活躍於乾隆前40年(左右)。若如此惠孟臣與惠逸公不僅文脈相承,也可能見過面。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5152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