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5 03:05:20瀏覽4179|回應37|推薦107 | |
(文)和人一樣,「文明」亦有上智下愚。最高層次的文明或可稱之為靈性文明。然而當個人的靈性智慧提升到了某種程度後,也就不存在著所謂的文明或文化了。「朝聞道,夕死可矣」,古今哲人苦苦思索的道理,其實就是「無道理」。 東周的老子是在「去智」,祛除「分別心」之後,才參透生死,順應了自然大道。後人極留痕跡地描述了當他騎牛西行前,是應守衛的要求,才留下了一生智慧的結晶。一篇五千字的道德經,隱晦莫名中,卻又透著清朗。兩個世紀後莊周抓住了那吉光片羽,洋洋灑灑地企圖以時人能懂的寓言來傳其道。 藉著文字留下的智慧,是否就成為他們力主去智的反諷?這些超越文明框框的自由人,冒著被時人譏為飾智驚愚,或被後人歪曲解讀的危險,以有限的文字來傳達無限。也因此哲人雖已遠,其氣仍沛乎蒼冥,繼續感召著有同樣追求的人。這裡面沒有神化,沒有儀式,沒有應許。 中國哲學的優異性之一,在於其不受神的干擾。這種真智超越了宗教、種族、性別的文化藩籬。而幸運的中國人,因一脈相傳的文字,文化背景,對此靈性智慧,特別容易會心領悟。這是任何意欲「脫古」或「去中國化」者,所無法進入的層次。 西方的文明很容易懂。因以人為本位的思維,邏輯清晰,文字條理分明,規矩井然。以此衍生的文化,完全充分地應人的需要而發展。為了感官肢體的更大舒適與便利,發明就層出不窮了。當心思藉科技日益機巧,慾望貪念便相對地過度刺激,使此文明不免流於形下物質。其致命點在於不知適可而止,張力已瀕臨界,卻仍要再更多、更快、更遠。 十四世紀的西方人,因回頭思索古希臘先哲的理論,找到了人的力量,走出了黑暗。自此奠定了理性邏輯思維模式。希臘文化可謂是西方文明的源頭。然而,大哲如亞里斯多德,據說臨終前是處於半瘋狂狀態。不難想像這位重邏輯的哲人是如何地陷入了自設的知識迷障裡,把學問鉅細靡遺地分類再分類,而導致了神智焦躁。 他的學生,來自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挾利劍橫掃千軍,戰無不克,最後也因日漸狂亂,不知為何而戰,而致眾叛親離,客死異域。我們隱然地預見了西方機械物質文明,帶著類似的瘋狂因子,一步步地走向了自我毀滅的軌轍。 每個文化都有盲點與暗角,都需要藉其他文化來提點,修正及照亮。故沒有任何一個文化,該因不適潮流而被淘汰,甚至滅絕。中國人一直沒有像西方文藝復興那樣的時機,可以回頭思考與實踐古文明智慧。與希臘文明同期的東周可謂東方文明的基石,然而其九流十家,百家爭鳴的多元智慧,自秦重法家,漢尊儒術後即嘎然而止。所幸那些智慧種籽從未滅絕。在逐漸僵滯的社會制度中,總會在一些人心中繼續萌芽,茁長,傳承。 在人本的物質文明與神本的宗教文明衝突益見尖銳的今天,人類需要一個更超然的思想來引領出路。中國古文明正提供了這個大方向。道家的列子藉童子之口,曾清楚地提出「物類平等」的主張。老莊的自由平等思想,之所以凌駕西哲,即在其根除了人本主義的迷思,這將是解構人因「分別心」所築起的文化藩籬的最有效力量。 去除「人本」,不是反人性,而是藉求知來認識人性,以自發的靈性來去偽智。人是習慣複雜的動物,即使老子也是在遍覽群書,深刻思索後,才得到超脫偽智的真智慧。莊周也需藉不斷地辯論,批判,才讓自己的觀點更清楚。這些過程,其實是相當儒家的。儒學或新儒學是種知性文明,可視為過渡到靈性文明的必要階段。 目前的中國,或可利用其尚不民主的現行體制「優勢」,在強力「師夷人之技」時,同時行之以改良的儒學。重視「誠意正心」的人文教化。當理性強固後,再逐步減輕五倫的框架。只有當大多數人成了知性人後,靈性文明才有可能實現。長路漫漫。且就循著大方向,邊想,邊做,邊走吧! (寫於2001年) -------------------------------------------------------------------------- (寫於9/24/10) (簡答格友,有關儒學)
他的警世之言超越種族性別,孔子教人要當君子,不要做小人,看,多明確! 他真真實實地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用的是淺顯的文句,沒有語意的含糊,詞彙的瞹昧,他從不裝神弄鬼。一介布衣的孔子所創的儒學影響了後世2500年,除了中國人,還有日本,韓國,越南人。以儒家為核心的中華文化,精美絕倫,反映的是人文細緻的光輝。它不用靠武力傳播,人們接近它,通常是因為感受了其中的美好,而自動地接受了熏陶,代代傳承。 把儒學放在心中的人,可以讓人從外表看出,無論男女,都是謙謙君子,文質彬彬,毫無戾氣,這就是教化之功了。因為人和野獸間的差別其實是很小的,文明的外衣一戳即破。真正受到儒學影響的人,會有不忍人之心,雖然這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儒學幫助人類放大了這個天賦。孔子教我們九思,告訴我們遠離險惡人性。他希望我們享受人生,不靠神鬼之力,就能達到四端平衡。那是由自內煥發的活泉,甘美不絕。 其學說或曾被政權誤用,有惱人的層層階級與程度不同的剝削壓迫,但不可諱言,這個框架,幫忙抑制了狂野的人性,維繫了人倫,與社會的安定。政權有消亡更迭,但儒學中所倡導的人生真諦永不會被封建僵化或物慾橫流的社會所窒息。 孔子講的是你是我是他,超越時空地界,共同的美。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