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7 16:32:42瀏覽8673|回應0|推薦113 | |
(本文為應邀在實踐大學諮商中心「微楓尋語」電子報所撰) 我曾經希望擁有這樣的孩子:勤奮節儉、沈穩內斂、行為中規中矩;要謙遜有禮,還要能文能武;不只是讀書成績好,也要能夠在社團活動上嶄露頭角,生活得多采多姿。當然,身體一定要健康,個性一定要開朗,最好能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上網;喔,還有還有,儘管還有兩個月才期中考、期末考或要交報告,他(她)已經開始在準備功課啦,從來不需要別人提醒……。很好笑,對吧?癡心父母古來多,不瞞您說,我也是其中的一個。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的願望其實跟很多父母都一樣。儘管寫了好幾本談親子教養的書,也在大學開過「親職教育」、「家庭溝通」這一類的課,但我和自己的孩子互動卻還是戰戰兢兢、不敢掉以輕心,經常「不恥下問」,虛心請教兩個小孩:「你們希望我怎麼做?」也許是我的態度夠誠懇,也許是我家小孩看我可憐、願意「有教無類」,這些年來我從孩子身上真的學到了好多,特別是當我家孩子進入大學之後,我們的感情並沒有因為他們到了離家三百里以上的地方就學而變得疏遠,反而更加親密。不少親朋好友問我是怎麼做到的,我想了很久,覺得這件事自己的功勞並不大,應該歸功於我有兩個不吝於跟老媽溝通的孩子。他們是怎麼做的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一、打開溝通的大門:前文說到我家的孩子都離家就讀遠方的大學,能夠見面的時間其實並不多,那麼,要靠什麼來溝通呢?首先當然是手機,盡量辦同一家手機公司的門號,以便「網內互打」不用錢,這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然而,有了手機也要願意打才行啊!我跟孩子們說,我希望他們每隔幾天能夠報平安一次,讓我知道他們一切安好,才能放下懸念。儘管女兒翻了一下白眼,故意耍酷說:「就上課而已啊,會有什麼不平安的?」但還是按照我們的約定,經常打電話給我,我就能在電話裡跟她聊上幾句。 除了口語的溝通之外,還有網路可用。當時還沒有Skype或Line,最方便的網路通訊軟體是MSN,我只要看見兒子女兒上線了,就會呼叫他們,跟他們「聊」上幾句,送出幾個逗趣的表情符號,不知不覺打字的速度也大有進步。有一次,女兒洋洋得意地轉述了室友說的話:「剛剛那是你媽在跟你MSN啊?她打字的速度怎麼這麼快?我媽連用電腦收信都不太會哩!」女兒得意,我也很開心。看到沒?多一個溝通的管道,讓彼此更瞭解、更親近,真是好處多多呀!現在就拿出手機,把爸爸媽媽加入你的Line吧(假如爸媽不喜歡打字,記得送他可以用手寫的軟體)! 二、製造溫馨的記憶:感情是需要培養的,這句話不只適用於愛情,也適用於親情。很多人開始念大學之後,多了許多外務,作息跟家人很不一樣,和爸媽見面的時間就變少了,假如讀的是外縣市的大學,也許一、兩個月才能見上一面呢!缺少見面的機會,沒有時間培養感情,感情自然會漸漸疏離。儘管理論上來說,親情應該是血濃於水、經得起考驗的,但親子之間越來越陌生總不是一件好事。我強烈建議: 還住在家裡的,至少每天跟父母吃一頓飯,製造一些時間好好相處,聊聊學校裡的事,或向父母討教一下人際關係的「眉角」(你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面父母通常比你強得多啦!),讓父母覺得你願意親近他們,也覺得自己還是很重要的; 家在外縣市的,請盡量定期回去看望父母,不要等到母親節、爸媽生日這些特定節日才回家。儘管交通的費用非常可觀,但親人團聚的溫馨記憶是千金不換的,日後你一定會覺得這種「投資」很划得來。 我家的孩子知道我常盼著他們回家,總會在社團活動或約會的空檔之間盡量抽空回家;而我,絕對不會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而是心存感激(想想,大學裡這麼忙,週末抽空回家有多不容易啊!),趕緊準備豐盛的飲食,好生款待歸鄉的遊子。於是,他們的「口」和「胃」滿足了,我的「心」也滿足了,豈不是皆大歡喜?偶爾我們也會安排出遊,短程的就不在話下,有一次我們還安排一起去泰國普吉島,度了一個禮拜的快樂假期哩!我很感激孩子願意跟我一起營造這些溫暖的記憶,我相信這些都會讓親子的感情大大增溫。 三、時時將心比心:人與人之間,最難的就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假如你愛一個人,最能表現出愛意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你知道對方喜歡什麼,就做對方喜歡的事、說對方喜歡聽的話,這就是紮紮實實的愛。我覺得親子之間也很需要這樣的愛意表達,例如,我家兒子知道我擔心已經十年不住在家裡的他,經常外食會影響健康,他就租了有小廚房、可以煮簡單食物的房子,跟室友輪流煮食,還常常問我:「有什麼菜既好做又好吃?」跟我交換食譜。知道他已經開始照顧自己的身體,這就讓我大大地放了心,這就是一種愛的表現。以這個例子來舉一反三:假如你的父母常擔心你騎機車的安全,除了常常報平安之外,你應該讓父母知道:你每次騎車一定會戴安全帽,無論市區郊區一定慢慢騎車,絕不超車搶快……,這不就是「將心比心」嗎?反過來說,你也可以邀請父母親跟你一樣,學習為對方著想。譬如:父母總叨唸著你的深造或就業,可是明明你對自己的生涯也有你自己的規劃,假如父母能夠不干預而給予支持和祝福,那就是一種體貼了;這時你可以用你已經學會的「將心比心」示範給父母親看,我相信他們也有能力學習這樣的良性溝通。親子之間假如有越多的同理心,就越能夠替對方設想,親子關係又怎會不和諧呢? 四、有話一定要說:很多年輕人一進入青春期就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很多事會自動省略、不告訴父母,有時候一件小事很可能會演變得不可開交、不能收拾才讓父母知道,這對親子都很不利。我的經驗是:無論這件事是否討喜,該讓父母知道的還是盡早讓父母知道比較好。倘若親子之間有了一些不愉快,更是應該把它說開來,不要冷戰、累積不舒服的情緒。儘管大多數的時候是孩子有話不肯說,說了父母也無法接受;不過,有時候我也看見:父母勇敢說出心裡的話,反而是孩子無法接受,情緒非常激動。我會建議,遇到這種情況最好跟父母親一起去找專業人員談談,至少做一次「家庭諮商」,抒解多年的心結,建立更好的溝通模式。我要聲明,這一點和第三點並不矛盾:說對方愛聽的話是一種體貼;但,鼓起勇氣說出心裡的話,卻是建立長久的關係不可或缺的。至於,如何分辨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就有賴每個人的智慧了。 我想我是幸運的。儘管我家的兒女都不是我原先所想「要」的那種,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對他們都很滿意,這也是為什麼我敢於在此野人獻曝,分享這些心得。我最想說的是:美好的親子關係是要靠父母與孩子共同創造的,「孩子」這一方的努力,「父母」一定看得見,大家一起來加油囉!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