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7 07:24:49瀏覽2201|回應10|推薦78 | |
我曾在某大學開過一門課「人際關係與溝通」,因為要備課,看了很多人際關係方面的書,印證自己的人生經驗之後,也有一些體會。最近跟一位好友談到這方面的問題,興起了一個念頭,想寫一篇文章,談談人際關係中最難拿捏的課題:怎樣避免「交淺言深」。 也許您會同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確實很奇妙!同樣的話語,由「甲」說出來,就跟「乙」說的感覺不一樣。很可能你跟甲的親密感已經深到「胡言亂語」都無所謂的程度;跟乙呢,只能談些泛泛的話題,而且,稍有不慎,就會覺得對方說的話讓人不舒服。這裡面,我覺得應該是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問題。 我有一個現成的例子:最近我有機會對一群專業人員演講,因為主辦單位邀請我講的是跟「性」有關的題目,我格外地謹慎安排內容,甚至包括呈現教材的順序。儘管學員都是專業的社工員,但一進會場我就發現他們彼此之間似乎並不熟稔,或許是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單位,互相不認識,很少人彼此交談。我衡量了現場的狀況,本來預定一開始就進行的活動,決定挪到「中場」才舉行。 當天我預計要做的活動是:為了闡述「性」並非骯髒羞恥之事,而是最神聖、最美好的禮物,也是上天的賞賜;我設計了「性語言」的活動,要幫助學員「去敏感化」。我打算將學員分成四組,每一組分配給他們一個最常見的、跟「性」有關的字眼,讓他們寫出所有的別名、暱稱,比賽哪一組寫得最多。我很清楚這種活動在陌生的團體根本不可能做;成員之間因為害羞,一定會覺得尷尬,就算勉強按照主持人的指令做了,也會因為不夠熱絡,失去了預期的效果。 於是,那天的三個小時裡,我先講述了重要的概念,然後才以這個活動炒熱氣氛(還出現了很多原住民的用語呢!),最後做個總結,學員臉上的笑容和逐漸「熱」起來的現場,證明了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又一次達陣成功!YA! 其實,除了演講時要注意「親密感不夠時不能說的話」,一般的人際關係裡也是。例如:對剛認識的朋友大談自己觸礁的婚姻或孩子的不受教,可能就是不合宜的。就算那個人看起來很友善,也不見得想要跟你分享這麼私密的事情。當他(她)沒有選擇地聽到這些時,你要他(她)怎麼辦呢?跟你繼續討論下去?熱心地給你建議?還是為你保密?……,這些沈重的責任實在不該由一個剛認識的人來承擔啊! 有時候想想,中文的智慧實在了不起!避免「交淺言深」這幾個字的確是人際關係最好的提醒。這個原則幾乎在所有的人際關係裡都用得著,包括我最熟悉的溝通與工作方式:演講。不知道您以為然否?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