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30 02:28:42瀏覽18499|回應9|推薦61 | |
前幾天我在報紙的娛樂版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是:「范瑋琪不接受逼婚」報導內容提到她曾經在六年前被醫生「宣判」她是重度憂鬱症患者,一周後這位心理醫生卻燒炭自殺了,她說:「我把藥全都丟了,靠親情、友情、信仰走出來。」
范范說,她才出一張唱片就演《愛情白皮書》,因擔心演不好壓力大,「怎麼辦?我哭不出來,大家都在等我醞釀情緒,我好怕拖累到別人。」因此陷進黑洞低潮,飽受焦躁、掉髮、爆瘦的痛苦。身高170公分的她,瘦到42公斤,「我一直掉頭髮,走在馬路上,只要有超過3個人迎面走來,我就會淚流滿面,不知為什麼。」 她去看心理醫生,奇妙的是回家看到媽媽跪在床前幫她禱告 ,「媽媽的背影給我好多力量,我想到我還有信仰啊。」那時候大小S常約她出來喝下午茶,要她不要搞自閉。她就靠友情、親情和信仰的力量走出憂鬱。 (以上報導摘自:2009-08-20 朱梅芳、賴怡鈴╱中國時報綜合報導)
從這篇報導(還有我無意間看到的電視專訪),我發現范瑋琪也像很多人一樣,搞不清楚「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有什麼不同。若您現在才開始看我這格子的文章,請參考:「台灣有沒有「心理醫師」?」一文。 范范提到的那位自殺的醫師,我很清楚,他是精神科醫師,而且極可能就是我說的那種沒受過嚴謹心理治療訓練的醫師。從多家媒體的報導可以拼湊出他自殺的動機:這個醫生曾因勡竊他人作品而被控告,最後官司敗訴;他曾與整型科醫師合開富麗堂皇的診所,但經營不善;他在藝人倪敏然自殺案透露個案隱私,衛生署曾表示要追究,他公然違反專業倫理,聲譽大大受損;最後,聽說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數字週刊發現他竟然會跟病患借大筆金錢,也跟病人有情感的糾紛;還有……。唉,實在是「罄竹難書」啊! 這樣的一個醫師,他所觸犯的,光是「醫師法」就已經數不完啦,其他的專業人員倫理守則就更不用提了。最糟糕的是,身為精神科醫師,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應該最有自覺,卻沒發現自己的憂鬱症已經到了需要向別人求助的地步,這也透露出他的專業素養的確不足啊! 也許正在閱讀文章的您比較厚道,會覺得:「人死為大,何必再批評他?」我重提此事並非要批評這個人(上述我列舉的事情都經媒體報導過),而是,當我看到生病的人以「醫生之死」做為不吃藥、不治療的理由,我怎能沈默?當然要出來說幾句話。 首先,醫師也是人,他有盲點,也有脆弱的時候。一個飽受挫折又專業程度不夠的醫師,選擇走上絕路,只是一個單一的個案,不代表所有的醫師都不可信賴、都沒有能力治療精神疾病。范范「把藥全都丟了」似乎有點太衝動、也太大膽(冒險)。 目前已經有不少研究顯示,憂鬱症可能受到生物學或生化方面的因素影響,換句話說,就算有外在的壓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壓力事件僅僅只是誘發生病而已,倘若你本來就有這方面的體質(生物學因素),才容易導致生病。這時,適當的投藥往往可以快速改善症狀,挽救不少可貴的生命。至於藥物的副作用,應該是精神科醫師會關心的,您若不放心,儘管向醫師提出問題,醫師大都能給出讓您滿意的答案。為了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諱疾忌醫,我認為太可惜了! 范范說她靠著友情和親情走過憂鬱,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也許有,但往往曠日廢時;很可能這些支持系統還沒「到位」,你已經撐不住、活不下去了。很多因為憂鬱症而自殺身亡的人也有親情和友情的滋潤,但在憂鬱症的急性發作期,有些人根本無法向親人朋友求助,也等不到這些支持的力量,甚至從親友那裡聽到的反而都是風涼話:「你日子過得這麼好,不愁吃穿,有什麼好憂鬱的?」、「哎,你就不要想這麼多就好啦!」這些缺乏同理心的話語,恐怕會讓病人更鑽進自己的牛角尖裡。 醫師本應助人,若無法產生幫助,至少應該「無害」。像這樣突然遭到背棄的病人,所受的衝擊實在不小,范范顯然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很幸運地,拋棄藥物和正統的療法,還能得到陽光的結果;有多少人能像范范這樣幸運呢?說真的,我曾想過,假如我在具有公權力的主管單位任職,我一定會去追蹤當年曾經在陳醫師診所看診的病人,看看他(她)們如今適應得如何?這才是負責任的主管機構啊! 最後,我也誠摯地希望,聽過范范分享她「走過憂鬱經驗」的人,要記得這也只是一個個案,不要因此也丟掉所有的藥物。拜託,請你還是要跟醫師合作,你的身心健康才有保障啊! 延伸閱讀: 〈台灣有沒有「心理醫師」?〉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