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9 23:32:34瀏覽4342|回應1|推薦33 | |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提到「2008年台灣男性自殺死亡率,是女性的2.1倍,25~44歲的男性,更是自殺高危險群」,讓我又想來談一下男人的「ㄍㄧㄥ」。 長久以來,男性的形象都被視為「剛強、勇敢」,很難跟「一哭、二鬧、三上吊」連結在一起。不少男人從小就強忍著淚水,因為,每個人都跟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你是男生耶!怎麼這麼不勇敢?」 儘管我不是男人,但我一直都為此感到不平!為什麼女人落淚就是「楚楚可憐」、「梨花帶雨」,而男人的眼淚卻無法得到相同的待遇?男人在受傷時不會痛嗎?生病時不難受嗎?遇到人生的大挫敗時不會沮喪嗎?每個人都有承受壓力和痛苦的限度,為什麼男人在壓力超大的時候不能痛哭一場呢? 很多男人向來很ㄍㄧㄥ,覺得找人(特別是專業的人)傾訴或者整理自己,好像就承認了自己的無能。也有些男人無法接受任何同情或體貼的對待,總覺得自尊因此受了傷。在我來看,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 我知道不少男士認為男人就該「打落牙齒和血吞」,不管怎樣都要咬著牙撐過去;但,親愛的叔叔伯伯哥哥弟弟,請聽我一言:也許你覺得咳嗽不看醫生也會好,但你並不知道它到底是感冒還是肺炎,萬一是更嚴重的狀況,你輕忽了它,就是對自己不好。當你對自己不好成了一種習慣的時候,後來的情況就更令人擔心了。 你至少該為你最愛的人多愛自己一點。 有些人會說,我有朋友、我有家人、我有自己的教會。沒錯,有些時候這些支持系統就夠了,但很可能有些事你不想跟家人說,也不好意思常麻煩朋友,還有,可能某些「好心」要幫忙的人卻是壓力的來源。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把「尋求專業諮商」考慮進去。 假如你的壓力已經到了臨界點,而你剛巧看到這篇文章,請你放下無謂的堅持,不要在乎「面子」,伸出求助的手吧! 男自殺率偏高 遇困擾應尋求諮詢 客家電視 更新日期:"2009/07/27 20:15" 【徐慧玲.蕭鴻翰/台北】 一般男性在家庭中,常被教育成要堅強剛毅,扮演保護者的角色,這也造成男性在遭遇情緒困擾時,比較不輕易尋求協助,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97年男性自殺死亡率,是女性的2.1倍,25-44歲的男性,更是自殺高危險群,自殺原因多為情感因素,其次為自身憂鬱及工作經濟問題。 去年底全球爆發金融大海嘯,因為工作經濟問題,自殺事件時有所聞,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也發現,97年自殺死亡人數為4128人,其中男性為女性的2.1倍,而25-44歲是男性自殺高危險群,自殺原因情感問題占最多34.3%,其次分別是自身憂鬱困擾24.3%,工作經濟問題達16.2%。 自殺行為發生,多半是因為內心積壓已久,沒有紓發管道,最後導致罹患精神疾病而不自知,學者就建議,家人平常要多互相關心,尤其是比較不輕易尋求協助的男性,一旦發現他們的行為,精神異於平常就要特別注意。 除了家人的關懷,男性朋友也應主動尋求,適當紓壓管道,並且依身心困擾嚴重程度,尋求心理諮詢與醫療服務,避免憾事發生。 (引用網頁: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27/90/1nut0.html)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