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06 21:00:28瀏覽1747|回應1|推薦11 | |
巷 隱 細 代 感 傷 師 黃 土 蒸 寒 失 狗 狂
小說 《蘿蔔糕》 後序 編著
小說在文字創作中是滿奇特的東西,寫小說的人要給予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名字、家世背景、年紀、思考與說話的方式、各人物之間的關係。也曾坐了一天,無法下決定某個人物的名字,後來還發現要去對照時序、氣候、季節、年月,人物年紀等,就怕前後會亂了套。 但隨著人物姓名確定,性格刻畫妥當,故事慢慢延續,後來反而感到究竟是我們在虛構這人物的性格,還是這彷彿活生生的人物在牽引著故事的發展與作者手上的筆。角色的個性鮮活了起來之後,有時這些人物似乎會自己對話了起來,我們只不過是順手寫了下來。 有時也會感到對這些有如活起來的角色多有愧疚,因為筆下操弄著他們的命運,有時會想著,這個人物讓他死了沒關係,而另外這個人物要用這般故事來折磨他,似乎不妥或感到不忍。 如果說蘿蔔糕是這故事的主角,周邊人物便都是受其影響的配角了,由蘿蔔糕牽引出來的人、事、物,所造成的影響來讓人更深刻的感受這蘿蔔糕的滋味,滋味或許不單單是食物本身的酸甜苦辣而已,更有心中才能嘗到的五味雜陳。 我們對吃的東西的感覺有時候不只是這食物本身的美味而已,了解其製作的方法,參與過其製作的過程,都會讓人對其感受更深,或在過程中懷有許多的期待,也會讓這味道在吃下肚時的感覺又加深許多。 更有甚者,會受過去經歷過的感受影響,而對食物的味道產生了某種連結,日後再次嚐到這味道,就似乎勾起了那件事的印象,餘韻不散,回味不止。 超越食物本身滋味的感受是屬於個人的,因為只有當事人親身經歷過那些人、那些事,才會有那番感受,我們其他人當然無法品嚐到有此超越食物本身的滋味。 然而領略、認同其所經歷的特殊感受,或許是可以透過文字來體會的。
《蘿蔔糕》 的故事還有一些補充: 後記一 阿貓拎著阿婆所給的蘿蔔糕越過馬路,獨自離開巷口之後......
後記二 阿狗與錢家等人被阿傻一陣亂棍打跑,難道就這麼死心了......而陳家眾人又要如何來應付?陳家大哥被土匪一刀刺在心臟,這筆血債,又該由誰來討? 而婷兒與阿傻之間,究竟是...... 故事不停衍生發展,只好獨立出另一個故事《蘿蔔乾》 看來 蘿蔔乾 會比 蘿蔔糕 鹹多了!
關於以上的阿貓阿狗之事,就暫時不貼在這叨擾大家了! 先祝大家 新春愉快,萬事如意!
以下為工商服務: * 《蘿蔔糕》三民 * 《蘿蔔糕》金石堂 * 《蘿蔔糕》博客來 * 《蘿蔔糕》誠品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