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使無訟乎!《獲刊聯合新聞網》
2009/06/20 17:54:25瀏覽903|回應1|推薦19

引用文章150學者連署 批旺旺中時

旺旺中時集團槓上NCC,引發社會關注,正反不同意見方興未艾,日前又對一些持批判之言的學者與記者,發出存證信函揚言提告,傳播學界為之譁然。閱聯合報刊出有爭議的批判言論,得窺其全豹,「聽訟」之餘,略申數言。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原指法官的審判,需客觀的「聽訟」,再作合情合理合法的公正判決,「無訟」通常指「無濫訟」,是法官懸為至高的使命與境界,才能真正定紛止訟。吾人論事,也應根據「兩面俱呈」的事實,本於專業知識與良知,猶如法官一般公正,作持平之論。 

NCC的行政處分未能謹守「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這些學者有沒有指責NCC?旺旺中時刊登廣告抗辯的動作是否允當,當然可以批評,但是指控其「介入政治」、「對中國官方卑躬屈膝」,指蔡家是「紅」頂商人,這些批評可有事實根據?「報告主任,我們買了中時」,暗指蔡家買下中時後向國台辦報告,是否妥當?對一個本質為企業的媒體來說,有什麼理由要承受無端的指控與傷害? 

為什麼從退聯合報運動、TVBS關台風波到本案,都跟抹紅有關?學者既然責紅可曾問綠?三立電視台製作「二二八走過一甲子」特別報導,畫面卻移花接木造假,這樣的節目居然還名列廣電基金公布2007年第一季優良電視節目。這件錯誤的事實,不知這些學者可曾本於專業良知,加以口誅筆伐?一旦中時發出自衛的警示,就是「殘害言論自由和新聞專業」,就是「威脅表達異見者」?一百五十位學者並且揚言提誣告之訴予以反制。到底是誰威脅誰?難道學者、記者就可以有特別的言論自由? 

十九世紀德國法學家耶林有一句經典名言:「任由敵國佔取一寸土地而不抗爭的國民,最終必將失去全部國土;任由他人強奪一塊錢而不抗爭的人,最終必將失去全部財產」。日前正有馬總統為伸張人權與倡導改革司法,對侯寬仁檢察官的筆錄不實堅持採取法律行動,這一步,讓我國的法治跨入更嚴謹的階段。刑罰的最高境界是「刑期無刑」,「以訟止訟」也是同樣的道理。旺旺中時及早發出警訊,應是本於「使無訟」的善意,只可惜出手重了些也急了一點,如果發存證信函只是婉言促請就事論事,批評若非根據事實,請即予更正。至於警示將予提告,應該等待下一步。

然而,論事為文嚴謹的學者、記者,實在也該虛心自修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in88&aid=3060727

 回應文章

paul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面這句話非常正確
2009/06/25 09:48

{旺旺中時及早發出警訊,應是本於「使無訟」的善意,只可惜出手重了些也急了一點,如果發存證信函只是婉言促請就事論事,批評若非根據事實,請即予更正。至於警示將予提告,應該等待下一步。}

是現在這世代的[非藍即綠非白即黑]的極端主義造成躁進傾向所致吧!..??

長虹歌手 也是築夢(coin88) 於 2009-06-26 21:07 回覆:

謝謝paulao的回應

行事與應對,都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往往增一分則太胖,我認為旺旺此舉稍微重而急了一點。

但是想一想,從沒有人願意戴綠帽子,也不會有人願意帶紅帽子,總得要處理。

旺旺迄未對學者撤銷存證信函,應該就不會撤了,要撤在拜訪學者時就會撤,不會等到現在還猶豫,如果這一點都拿不定主意,就不叫蔡衍明了。

揚言提告是為以正視聽,卻又在社論表明四個不告的理由,表明其氣度與承擔,「特別是尊重容忍對自己為不利言論的自由」。軟中帶硬硬中帶軟,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