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19 10:39:02瀏覽801|回應0|推薦1 | |
大學時,有一回和系刊編輯人員安排一趟新竹行,說是要訪問溜滑板的青年,了解青少年街頭文化云云。
由於我在班上的兩位好友恰巧都是編輯人員,從他們口中得知這個行程,覺得很新鮮,便厚著臉皮的跟去。一到新竹,我們先在Sogo吃Aunt Stella's(!),至於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安排,我已經忘了,接著去吃冰,然後去逛影像博物館。
影像博物館內的館藏不是很豐富,不過看著那些古董機和電影的歷史簡介,倒也覺得有趣。後來不知道是誰說那時段播物館內恰好在播放電影,我們一行人便走進瞧瞧,而那部電影正是---活著。
我對活著這部片記憶不深,因為當時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坐我隔壁的謝小姐(當時和她才剛認識不久)身上,深怕她發現我邊看邊哭,這樣還蠻糗的。
回台中後,我在唱片行外的VCD區看到這部片,便把它買了下來。這回身旁沒人,不用擔心出糗或什麼的,完完整整的重看一回,覺得葛優的演技很好,光靠他一人就撐起這部戲。劇裡那些描述人民公社和文革的片段,也讓我覺得很新鮮。
重看這部片時,我沒再流淚,改以一種正面的態度去看劇中人物的生離死別,對生命也有了新的體悟。
前陣子去逛政大書城,看到余華的《活著》,才知道原來電影是從小說改編而來。不過我習慣在網路買書,所以回到家後才上網訂書,除了這本之外,還買了余華的另一本小說。
花了幾個小時讀完這本小說,再在腦子裡比較電影和小說的差別,覺得兩者各有所長,但我比較喜歡電影。
印象中電影裡少了小說中那位收集歌謠的年輕人。他出現的次數雖不多,但他的出現讓福貴得以開口闡述自身的故事,更能在一次次故事中斷後,接續著前頭說下去。這部分我覺得很累贅,所以去掉了也不見的不好。
*余華自己在本書的前言中寫到,他原本是想用第三人稱創作,但卻發現寫作無法順利進行,最後改以第一人稱書寫,才將本書完成。
不過,文字敘述有時會強於影像,尤其當男主角是葛優的時候,整部戲的焦點都擺在他身上,週遭的人就只剩下模模糊糊的印象。相對來說,小說裡的人物就比電影中來的立體許多。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