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土塊厝
2013/09/13 11:55:05瀏覽587|回應0|推薦1

 

土塊厝,久違了!

 

看到六、七十年前,常在淡水三峽鄉下看過和住過,這類傳統泥土砌成的房屋,我的思潮不由自己的,隨著時光隧道,回溯到我尚未上小學到小學三年級間,我們被美軍轟炸,逼迫疏散到三峽附近成福山區,那些模模糊糊,如幻似真的往事中。

 

過去從長輩的口中,斷斷續續,聽過他們敘述祖父受不了鄉下的窮苦生活,為另謀出路,自淡水灰窯仔搬遷到台北,住到現今成都路底,過了西門國小,淡水河邊的第三水門附近。

 

祖父好像是懂得不少漢字,又學點傳統醫學,會為人開藥單抓藥的土醫或說是密醫吧!但鄉下人窮苦,回報他的很有限,再自日本來台後,被視為密醫,如被警方發現,就有被逮捕,關進監獄或罰款之虞,只有移居台北,設法另謀生路。

 

因此只有在鄉下有祭祖拜神的節慶,我們才會隨著父親回淡水老家去,也在稀疏的記憶中,記得祖父有許多弟弟,住在土塊厝的印象。

 

有位六叔公,就住在大馬路旁,他們前面不遠,就是派出所,這個派出所,我在日本敗戰後多年仍看到它,依舊是我們的派出所,繼續存在那兒,只是掛的不同的國旗。

 

我雖然不敢確定,但感覺上六叔公的土塊厝似乎就是我們的老家,與法鼓山拍到的照片,大同小異,沒什麼太大的差別,只是感覺上大一點兒而已。

 

我記得進了正門就是大廳,大廳正中間有座神壇,左手邊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右面是三太子元帥爺與媽祖神像。下來有方形的八仙桌,方桌左右都是長板凳。大廳左右各有一個房間,房間各有一個小小的窗戶向屋外,窗戶相對的土牆橫擺著木板作的通鋪,六七尺見方,我就曾在那床鋪上跟四、五個堂兄弟擠睡過,房門掛有花布的門簾與廳堂區隔。

 

記得大廳右後邊進去就是廚房,廚房有個大爐灶,印象中他們都燒乾草與碎木片,廚房過去就是牛欄,每次看到水牛的時候,彷彿牠都不停的在吃草,過了牛欄就是後院,長方形的後院有五六坪大小,與後面的小路有一排矮叢樹隔開,但隱約仍可從路上看到我們的牛欄。靠廚房附近,有個小水井,乃全家人畜的飲用水來源,其他空間就是雞啊鴨啦和小黑那條土黑狗的天下。

 

天晴時,沒有感到什麼,但有次我們到了老家,我隨著幾個小朋友出門去玩,碰到一場大雨,急忙趕回家來,哪知道土塊厝的泥巴地板又濕又滑,我們初次來到這種地方,在台北沒赤腳走過路,因為好玩,也學著堂兄弟他們光腳亂跑,就在大廳滑倒了兩次,童言無忌,大喊大叫,好像又批評,鄉下大廳地板太爛,坐在廳堂的六叔公等長輩,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家父則尷尬在一旁,喝叫我說,小孩不能亂說話,要自己小心走路!

 

但這個經驗,使我在多年以後,瞭解到祖父,為什麼談及要躲避美軍空襲,搬遷去成福山區時,他不斷反對的原因,也就是說,住過土塊厝的讀書人,最怕下雨天,因進出屋內屋外的泥巴地,非得很小心不可,且以現代人的眼光看,非常的不便,屋內沒有沖洗式的馬桶,除老年人使用小尿壺外,家裡的老幼婦孺要走一趟廁所,就要跑到屋外十幾公尺地方,你說有多不便?

 

土塊厝最怕地震、豪雨洪水和颱風等的天燃災害,所以我門登山時,看到聳立幾十年的老屋時,即使看起來搖搖欲墜的土塊厝,就知道附近必有水源,它們已經過幾十年天災地變自然考驗,應該非常堅固,也就是最好的避難所。

 

古老的土塊厝雖然不能與現代的洋房相比,沒有現代式的衛浴設備,但只要是座北朝南的,都是冬暖夏涼,起居合宜,即使淡水常颳東北風又多雨水,我們的祖先,不也住在那裡生活了幾百年?

 

如果想到那兒四季變化之美,在晴空萬里,空氣新鮮,晨昏眺望寬闊大海的晨光晚霞,春花秋月,黃金稻穗成熟時等,從內心湧上來的自然喜悅,住在土塊厝的他們也自有他們的歡樂時光。

 

土塊厝的時代已經過去多年,現在只有在台灣很少的地方,可以憑弔那些歷史遺址。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kydevelopers08&aid=846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