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肥胖與瘦削──讀埃米爾.左拉《巴黎之胃》
2016/02/15 12:53:28瀏覽593|回應0|推薦6

《巴黎之胃》(Le Ventre de Paris)是左拉「盧貢-馬卡爾家族」(Les Rougon-Macquart)系列小說的第三本[1]。故事發生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1852-1870)的食品集散市集「巴黎大堂」(Les Halles),此地也就是書名所指稱的「巴黎之胃」。胃,當然是一個隱喻,不僅各式各樣的食物,就連慾望、猜疑、流言蜚語、八卦以及密謀,都在這巨大的胃裡消化醞釀。胃裡的每件物事,都關係到人們生活乃至於法國政局的消化順暢或不良。

書中的一切由食物開展,進而延伸到人物的內心、處境、階級或生活的各層面,因此左拉對於食物的深刻描寫也就格外引人注意。比方說在描寫魚市裡的漁貨時,左拉仔細地將三十六種魚類的色澤、形象傳神的書寫出來,每一種魚都有不一樣的描述,讓人幾乎都能感受到陳列在魚攤上每一個「過分敏感的靈魂」。此外,不論是蔬菜、花卉或是肉品,左拉的描述也都一樣豐富。食物有時甚至會與人物有些連結。其中有一段被稱作「起司交響曲」(symphony of cheeses)的著名段落(p305-311),極富想像力地描繪了名稱各異的起司。起司彼此在架子上飄散著各種不同的氣味,彷彿演奏著交響曲一般隨著人物的言談與情緒,奏響著相應的氣息曲調。質地、形象、氣味濃淡全然不同的起司,細數之下,竟有二十三種之多。

如此豐盈眼前的食物視覺印象,實際上卻暗暗反襯著社會政治醜陋的樣貌。正如本書較早期(19世紀末)的英譯本書名「The Fat and the Thin(直譯:胖與瘦)所示,書中顯然有胖與瘦、強與弱、剝削與被剝削、權貴與平民、貪圖安逸者與革命志士的對比。故事的第一章中,整個豐饒肥胖的「巴黎之胃」,即與主角佛羅鴻(Florent Quenu)飢餓乾癟的胃形成了極強烈的對比,而佛羅鴻往後遇到的幾個重要人物也都是屬於豐腴的體態。這些表面上的胖瘦的印象,揭示了上述更為隱喻性的對比。佛羅鴻的朋友畫家克羅德將人類分成「胖子與瘦子」兩種,並援引《聖經》中的「人類第一樁謀殺」,認為謀殺者該隱(Cain)是個胖子,被害者亞伯(Abel)是個瘦子。在此他正由「胖與瘦」點出了人類社會層層剝削、弱肉強食的狀況,有權的「胖子」坐擁資源,而無勢的「瘦子」則被吞食。

此外,針對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增長整體繁榮」的演說片段,瘦骨嶙峋的自由教師夏威(Charvet)嘲諷地說「他說的繁榮還真美,所有的人都快餓死了。」由繁榮與餓死可以看到,帝國政府與中產、工人階級對於社會現狀的認知有落差,帝國違憲、腐敗、剝奪自由與平等,繁榮也許只是謊言或者表象。人民也因此決定要密謀革命推翻第二帝國。然而,人民中終究有「安於現狀」與「有志革命」兩種類型,在克羅德的眼裡,那些安於現狀的人也盡是些「胖子」,只要自己的生意仍能繼續運作,他們不介意帝國的統治。那些阻礙消化的「謀反」反而妨礙了他們的生活運行。

左拉在書寫《巴黎之胃》前曾仔細觀察過巴黎大堂每天的生活以及各形各色的人事物,也因此他屢屢能將巴黎大堂中的格局人物食材寫得傳神到位、活靈活現。單單欣賞當中的飲食文化風貌也相當有趣,若將飲食與人物的互動以及流竄其間的主義思想結合,則更能看到19世紀法國的時代背景以及社會狀況。左拉對於事物的描寫很精采,對於社會與人性的刻畫更是深入。不同階級的人如何說話、如何反應,都寫得很貼切。

左拉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的作家,特別著重遺傳與環境對人物性格與行為的影響,所以他整個書系寫的是家族,而《巴黎之胃》也環繞在第二帝國、巴黎大堂這樣的時代、環境之下。所有人物的所作所為,都受到此世代背景與環境的驅策。在此書中,「巴黎之胃」的肥始終沒有消失,彷彿不斷用其豐饒的意象反襯著一群「瘦子」的悲劇。



[1]此系列共有二十本小說,啟發自巴爾札克的《人間喜劇》(La Comédie Humaine),為左拉的重要著作。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joea03021&aid=46898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