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13 23:55:50瀏覽473|回應1|推薦6 | |
今年我讀了三本談及戰爭的書。一本是吳茗秀的《三郎》,一本是袁勁梅的《瘋狂的榛子》,而最後就是這本歐馬的《如詩的地毯》了。《三郎》的故事從二次大戰末尾的臺灣開始;《瘋狂的榛子》述說中日抗戰與文化大革命;《如詩的地毯》描述的,則是軍閥割據及塔利班當權時的阿富汗。從臺灣、中國讀到阿富汗,戰爭下的各種苦難、無奈,並未因為時空背景的差異,與我產生疏離感,反而一次比一次更感同身受。也許因為《如詩的地毯》是一本回憶錄吧,使我每一次翻閱,都無法忘記這些事皆真實發生過。 凱斯的成長歷程,正好見證了阿富汗數年的動盪。各地軍閥派系,不僅割裂了阿富汗,更割裂了人民原有的幸福美滿。狙擊槍、火箭炮的聲響此起彼落,遍地死屍,空氣逸散著血腥氣息,縱然白晝也得不到絲毫溫暖。若你在閱讀時仔細想像所讀到的一切,你將看到許多不忍卒睹的場面。緊閉雙眼不視,反而更加真實難忘。這一連串的鬥爭與戰火,迫使人們流離失所。在這些離散的歲月裡,他們懷念著昨日的美好、慶幸今日的安康,並擔憂著明日的未知。 雖然戰爭帶來苦難,但我們也因之看見了作者家族內的深厚情感。不論自己將逃往何方,凱斯永遠不會忘記大家族內的所有成員,總希望能一起走,而不是自己一個。畢竟,戰爭殘酷地強迫一個人去面對生死離別。今天見不到面,怕是再也見不到了。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一句「我在這兒,我很好」,抵過世上一切財富。戰爭期間,平常互相吵架捉弄的堂兄弟姐妹,變得在乎彼此的安危。原來,家人的團聚,是如此美好又珍貴的福分。 同時,書中也讓我們領略了伊斯蘭文化美好的一面。在逃亡的途中,凱斯一家得到一位慷慨的老人援助。老人將偌大的房子與庭院分與他們居住。他好客、睿智、謙卑、感恩、樂善好施,將自己所有與所做皆歸予真主之賜。一心只為有難之人敞開屋舍的大門,使得他們在流離中也能有遮風避雨的所在。 戰爭總是少數掌權者為了私利而發起的掠奪行為,人民根本不需要這些。《如詩的地毯》充滿力道的書寫中,時而帶有溫情,時而帶點睿智,不僅讓我們看見阿富汗多年的戰爭苦難,也藉此讓我們更加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和平與美好。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