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文學而活──讀郭強生《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
2014/09/09 01:49:46瀏覽181|回應0|推薦1

讀第一篇〈魔鏡啟示錄〉時,我便想起在我書架上也有的《賣牛記》以及《慾望街車》,加上許久前曾讀過的《台北人》,這三面郭強生的「魔鏡」都算是與我照過面了。由於我平常也從事文學創作,他的魔鏡使我也開始思索,我是否也有自己的魔鏡?第一本讓我感動的書是什麼?答案立刻便浮現了,是艾薩‧卡特的《少年小樹之歌》。讀到此書時我才國一,那是我第一次因為讀完一本書而哭。還記得我一讀完《少年小樹之歌》,很恭敬地把書頁合上放回書桌,走至客廳坐著,安靜好一段時間不說話。直到把整本故事又再回想了一遍以後(彷彿我與小樹曾在一起生活過)我才開口跟一旁的父親說,這本書很感人你一定要去看。

也許《少年小樹之歌》給我的感動,便是使我選擇走往文學的其中一面魔鏡吧。在往後的日子裡,當我讀到令我動容的文字時,偶而還是會想起小樹、他的爺爺奶奶、以及他們的大自然。

「有感」真的是件重要的事,這也是郭強生在書中所強調的。

我一直相信,文學是會讓人有感的。有些作品讀完以後能夠立刻讓讀者心領神會,也有些作品讀後使人摸不著頭緒,一時半刻只有一股模糊的感覺。由此可見,讀完一部作品總是會立即得到一種或清晰或模糊的感覺。而後者的模糊,往往在沉澱一段時間後,或在生活中遇上某件事後,突然有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當初的模糊頓時成了具體的感觸。

然而文學所賦予我們的「有感」,絕不只是針對故事內容而已。在故事之外,文學也讓我們有感於週遭的聲色、人性、美感諸如此類之事。在觸動我們的內心同時,文學也開啟了我們內心的敏銳,不僅對文字,也對萬事萬物。

郭強生在《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一書所匯集的文章中,除對文學與閱讀的看法外,也有較正式的論述作品。但不論是散文式的還是析論式的文章,我想他最想傳達的除了「有感」之外便是:文學,是值得我們為它嘗試,為它冒險的。我在國中時便已決定奉文學為圭臬,永遠為它而冒險,直到現在始終如一。如今恰好讀到此書,算是更加深了我的信念。

我很確定,在多年以後,當我回想起我是怎麼走入文學時,最初的感動還是會悄悄地暖上心頭。文學是值得我為它而活的。作為讀者,我願意為了尋求一種最真誠的感動與美感,不停地讀下去;而身為作者,我願意依循著最自然且誠懇的態度繼續寫下去。文學原就不是個簡單的傢伙,但正因為它的不簡單,才會一直有股動力驅使我不斷精進。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joea03021&aid=1707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