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27 22:25:03瀏覽1481|回應0|推薦4 | |
我在窗台上看到一排的柿子,顏色鮮豔可愛。我素來喜歡吃柿子,柿子營養豐富,滋味也特殊,纖維含量多,更有助於排便。《酉陽雜俎》上曾說:「俗謂柿樹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滑,可以臨書也。」《西遊記》上第六十七回也曾引用。唐朝詩書畫三絕的鄭虔據說早年就是以柿葉練出一筆好字的,若不是霜葉肥大,恐怕是用不得的。柿餅尤其好吃,清朝輕薄文人袁子才《隨園食單》上卻說:「柿餅甜而無趣,殊不見佳,遜於金桔遠矣。」可恨,可恨! 只要有新鮮柿子或柿餅可食,我很少錯過。只是近年來,無論是鮮果還是柿餅,多半是尚在青澀,便取下用人工催熟,單寧過多,常常澀燥到難以入口。此外,空腹多食,更容易與胃酸結合,造成結石,於是很久沒有再特意購來享用了。 蕙瑛告訴我柿子是在枝頭熟透才摘下的,所以我放膽大嚼,甘甜柔膩,吞下三個,才想起要問在哪裡摘的。原來柿子是父親和母親離開時留下的,我在台灣還有教學工作進行,都是蕙瑛伴著他們一起行動,於是便向我說明柿子是郭老莊來的。 父母親一起回了趟啟明村的郭老莊,老莊的景象改變不大,但是人事已非。老一輩人全已故去,與父親同輩的人也不多了,父親要去拜訪的是我的大媽。 所謂大媽,是父親在遷台前家裡訂下的親,短暫的相處後便離家就學,後來便未及返家,輾轉赴台。此後音訊兩隔,各自婚嫁,多年後才得通信。如今,來去不成問題,父親、母親和大媽也見了不只一次。祖父早逝,大媽改嫁後,艱難的狀況下,還多少對祖母有些照拂,父親是心存感激的。老家的狀況,父親記憶多已衰退,還要大媽提醒和補述。 母親向來對此大度,認為是時代的播弄,還多次匯款相援。親友都以為怪,而母親更伴隨父親親往探視,並且談笑甚歡,更是令知曉的親友嘆服。三位老人相聚,沒有齟齬,沒有感傷,沒有怨懟,有的是和煦如春風般的諒解和寬容。 母親為了讓父親能夠私下和大媽談話,特別留在戶外,問了其他家中晚輩門口的柿子可不可以食用。發現當地人因為柿子隨處可見,根本不太食用,取食卻異常甘美。於是蕙瑛自告奮勇,爬到樹上摘取了不少,母親則在下接取,父親從屋內走出,只看到婆媳兩人爬上爬下,嘻笑如孩童,不覺莞爾。 母親特別愛吃老莊摘回的柿子,我也喜歡。那柿子熟極而潤,沒有一點苦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