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圖利財團有錯嗎?
2006/03/17 13:31:36瀏覽2990|回應2|推薦18

  因為最近政府一連串標售國有土地的事件,引發了是否圖利財團的爭議,比較好玩的部份是,在新聞最熱的那幾天之中,各報的民意論談版上不斷出現一種聲音:「政府為何不能圖利財團?」

  這些文章通常都以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如何在外爭取波音、空中巴士、高鐵的契約,論斷政府本來就有義務圖利財團,我有點懷疑這些文章都是政府官員寫的,更諷刺的是他們所舉的例子通常都是外國在爭取中國的訂單,比較起我國政府對待果農的態度,真的不知政府的心態是什麼。

  上述文章的另一個觀點是,一塊信義俱樂部可以賣個上百億,價高者得,即然有合理的對價,那裡有什麼圖利財團旳問題。

  事實上「政府是否能圖利財團」並是不是真正的議題,真正的議題是:我們的政府是用什麼態度來處理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性。

  羅馬帝國在擴張的過程中,有一個從未改變或修正的態度,就是贏者全拿,羅馬人一向認為,只要我打敗了你的國家,我就有無限的掠奪權利,但東方卻很少發生抗暴事件,而在日耳曼的反抗活動卻從未停歇,自奧古斯都以來,對抗東北疆域的叛變,一直是羅馬軍事活動的重心,但羅馬人卻毫無解決之道,最後終於導致西帝國的滅亡。

 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純粹是因為日耳曼民風剽悍?還是羅馬人在此區的統治較為殘酷?除了上述的理由,還有一個較會被忽略的經濟因素。羅馬人在東西方都是強取豪奪,尤其是原有統治階級所有的貴重金屬(黃金、白銀),但羅馬人對東方奢侈品(中國的絲、中東的香料等等)有難以理解的強大需求,所以黃金會回流到原來的經濟體系中,因羅馬統治而受到傷害的貴族與富賈商人並不多,他們大多數仍擁有權力(只是多了一個太上老闆),又掌握了東西方間的貿易管道,也因此東方的社會欠缺對抗羅馬所需的領導力量--或許基督教是唯一的例外。

  但在日耳曼卻是另一種情況,他們沒有羅馬人需要交換的商品,黃金無法回流,對各部落的領導人而言,黃金是一種象徵領導權的神物,也是交易的重要媒界,缺乏黃金變成了生存問題,這才是日耳曼一直反抗羅馬的真正原因。

  政府圖利財團並不是整件事件問題的核心,歐美各國政府在外爭取飛機或高鐵的訂單,企業固然獲取了利益,但那些公司的高薪員工才會有工作機會,才能將消費資金導入國內巿場,政府也才能穩定稅收。而臺灣政府標售土地的行為,我們看到的是政府為填補預算缺口的顢頇思維,看到財團飆高房價,圖利自己赤裸嘴臉(而且還不繳稅);對於一般國民,我們獲取了什麼利益,我們的薪水是會因此增加?還是我們只能看著不斷衝高的房價及財團高速擴充的資產興嘆?

  很想問問政府,憑什麼我們不生氣,憑什麼我們不反抗,給我一個好理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minmau&aid=207029

 回應文章

植物(晴晴--好可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善惡
2006/11/09 10:52
惡人行善法,善法亦惡.

chunminma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沒有人回應呢?
2006/03/20 09:05
網路文章寫久了,看的人有多有少,但總覺得,為什麼回應的人這麼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