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2 22:15:35瀏覽133|回應0|推薦2 | |
好一段時間沒彈古箏,恐怕有半年了吧。彈箏的間隔越來越長,胡琴也是幾乎擱置,琴盒上落了一層灰。 雖然,從事的是人文學科的工作,可是工作之後,感覺上距離這些人文領域的活動越來越遠,越發懷念起以前雖趕著盡快畢業卻還能彈箏、拉琴、偶爾參觀欣賞各種展覽與演出活動的生活。 久久撥動一次琴弦,每每勾起過往的一些感覺或領悟。或許因為練習越來越少,十幾年來不知道彈過多少次的熟悉曲譜,開始產生了模糊的片段,前後難以相接。不過,也沒那個時間或那份心去翻找出曲譜,重新仔細練習。 想起以前常同時拿著幾本曲譜,前前後後地翻閱彈奏許多樂曲。雖然未必都能通順流暢,卻能使心靈在廣泛多樣的樂曲間遨遊,不僅是一種趣味、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心靈的陶養與成長。如今,退步回必須再對著陌生的樂譜去連結生澀的指法,連默記熟練的樂曲都開始生疏,突然想起以前尚未對某些曲目熟加練習時,社團學長關於學習方法所提出的一個看法。他認為,隨著興趣而彈雖然很愉快,可是當身邊沒有樂譜或某些場合想要彈奏幾首時,還是得要拿得出幾首才行。因此,選擇幾首樂曲熟加練習,使之成為自己擅長的核心曲目,有一定的必要性。此種觀念,配合著日後其他學科的學習所碰觸到的「先精後廣」與「先廣後精」之間的方法思辨,以及學習過程中對於情性與興致的磨練或順任的問題,還有學習過程中「加深鍛鍊學習項目」與「感受學習項目之意義與定位」的先後或交錯的問題,逐漸形成了一種非限定於特定程序與時限的學習方法。具體而言,在學習上,肯定某程度的集中熟練,有意識地選定一些發展的重點。同時,又不侷限於一般人所認定的「按部就班」或「自劃範圍限定」或「做一個算一個」的做法,而會隨著心緒與興趣的發展,採取廣範圍的拓展接觸,並隨時在心緒所至或理解到某些項目的意義與定位之下,一再回頭加深接觸過的東西,進而與同時在進行的「發展重點之選擇」相融貫,動態的調整發展重點及各重點之深入層次。根據以往的體會,如此的學習方法,應該是最不違拗性情與興致,且較能逐漸開發出與天賦長處最密切結合之專精領域的方法。而且,能將各相關部分貫通連結而不孤立、不片面,且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也會變成趣味與挑戰的融合,不會成為負擔,更不會成為痛苦。 以「人」為出發點的學科,做的是以「人」為出發點的學習與研究。以人為出發點的學習與研究,理所當然的應該回歸到「人」本身。回歸到「人」本身,這樣的學習方法是理所當然可行的方法之一。不過,它需要較多的時間。相較於填鴨或機械式限期生產的操作,上述的方法緩不濟急。若將樂譜熟背起來,對著樂譜、節拍器與速度和強弱的標準追求百分之百的精準,跟著CD播放的聲音練習到百分之百的一致,以最少的時間集中於上舞台要展現成果的一、二名曲,這樣產生的效果會快速許多倍。 記得以前在社團時學長姐們常討論到所彈的樂曲是否具有感情。一首樂曲彈出之時,雖然節拍、強弱、指法等等都十分「正確」,在多數的情況下,仍然很可能不令人感到好聽,不令人感受到帶有感情,不令人感覺到音樂的律動。正如同許多競逐音樂比賽的小朋友們能彈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樂曲,卻無法令人感到動心一般。 經過許多年的學習,對於彈出具有感情的音樂與聆聽音樂的律動,略有一點體會。訝異的是,填鴨與機械式限期生產的學習,居然無所不在,不僅僅限於中小學,不僅僅限於被父母望成龍鳳的子女,連大學研究殿堂,甚至大學中以「人」為根本的人文基礎學科,都在所難逃。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重新回到了中學競爭考大學的填鴨教育模式裡,除了如同中學時期一般在逃脫不了的框架裡找尋伸展的夾縫以外,恐怕也很難奢談人文學術未來的發展。而關於人文精神的重新鑄鍊與對於社會未來方向的推動引領的思索,當然也就更顯得多餘與不切實際了。 2010.12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