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1 12:35:13瀏覽1388|回應15|推薦104 | |
我的朋友辰安和珍萍(皆非真名)的故事藉拙作”Soul Mate”傳開後,得到許多格友善意的回應與虔心的祈福。我把大家的祝福都轉告給他們兩位,他們也要我代為轉達謝意。這期間,他們的獨子一家搬回家中與他們同住,以便協助照顧兩位老者的起居。嫁到多倫多的女兒也回溫哥華和媽媽相處最後一段時光。住在溫哥華的小女兒更是每天回去探望,不曾間斷。由於辰安和珍萍都很低調、客氣,婉拒別人探訪,我們這些朋友只能尊重他們的意願,一方面為他們祝禱,另一方面偶而以電郵問候。 有一天,妻想起來珍萍喜歡吃紅豆湯,乃煮了一小鍋,要我打電話給辰安,問他方不方便帶過去。接電話的是辰安的律師兒子,我說明本意後,只聽得他說媽媽大概就是幾個小時的事了。我聽後大驚,也深感不解。他解釋說:這兩天珍萍的情況急轉直下;因為疼痛難當,醫生只好注射大量的嗎啡之類的鎮靜、止痛藥,讓她安睡。當天晚上,辰安來了電子信函,說明珍萍已在親人環視、不捨中,安然離世。明知這一刻早晚會到臨,惡耗一旦傳來,我們心中的哀痛絲毫不減。她的子女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啟事,將珍萍安息主懷的消息告知親友,描述她賢慧溫柔、樂意助人的一生之外,更重述他們對她的愛與懷念,讀了令人動容。珍萍的喪事遵照她生前遺言,就像她本人那麼低調,只有他們的子女、他們的配偶和孫子女參加,其場面,據辰安後來說,”哀戚、溫馨、虔敬、肅穆”。正如我們想像的一般,雖然我們不在現場,我們的祝福和哀思珍萍想必都感受得到。 喪禮過後幾天,我想辰安家裏大概已經稍微恢復平靜了,乃約他共進午餐。那天,我選的那家酒店的餐廳,客人不多,我得以在寧靜的氣氛當中聽他細訴珍萍走後的一切。 辰安首先簡單敘述了珍萍臨走前的種種,說她是在安睡中離世的,因此沒有痛苦,要我安心。接著,他談到他們兩個人幾十年來互敬相愛的婚姻生活。他說的雖然有些我們以前就知道,聽他細細道來,依然讓我感動;另外,還有些我不曾知道的,聽了之後,更是使我羨慕他們之間的恩愛,也更欽佩他們努力精心經營婚姻的態度。 他們不止兩人相敬如賓,對子女也一直以朋友相待。然而,三個子女大學畢業後就離家,雖然全家常有團聚的時候,但是,苦無長期聚首的良機,為做父母的來說,未免美中不足。珍萍發病前兩個月,他們的子女僱請了一位菲籍看護,本來為的是照顧行動日趨不便的辰安。他們遠嫁到多倫多的女兒,為了”訓練”這位看護,也為了讓辰安夫婦與看護之間有段緩衝的時間,可以互相適應,乃請他們三個人一起到她多倫多家中同住一段時間。兩個月之後,珍萍被診出患有末期的胰臟癌之後,他們連同看護三人匆匆趕回溫哥華,同時計畫整修他們的住宅,以便兒子全家搬回同住。在整修期間,他們單身的么女則另覓一間公寓,四人暫時搬入,一方面等待房子整修完竣,一方面就近陪伴、協助照料父母。兩個月後,房子完工,兒子全家和辰安夫婦與看護一起遷入;再過兩個月,珍萍逝世。對於有如此珍貴的機會和三位子女各生活了兩個月,讓一生篤信基督的他們特別感恩不止,咸認是上主刻意的安排。辰安說珍萍對此念念不忘,感恩又滿足,可說死而無憾。聽他這麼說,我一方面為他們慶幸,一方面也相信辰安有生之年,他孝順的子女一定能帶給他更多的慰藉,以稍微彌補失偶的鉅痛。 在談話中,我可以感覺到雖然他說全心接受上主的安排,他還沒從和愛侶死別的傷痛裡走出來。看他哀傷、無助的表情,讓我不忍。不過,談著、談著,辰安突然精神一振地說:等他稍微恢復之後,他就可以繼續和大家一起努力,在加拿大為我們多難的故鄉盡盡心力,從國民外交、文化傳揚等方面為台灣發聲。他帶著有些感傷、卻充滿信心的聲音告訴我:這是珍萍生前一直支持他努力的目標;她雖然先走了,他有責任繼續她的遺願。看他如此羸弱、又剛逢妻喪,卻念念不忘家鄉,令我又是一陣感動。 中午時分,華人很多的列治文三號路上滿是熙嚷來往的汽車、行人,我們的車子在載辰安回家的路上慢慢地行駛著。他似乎還是籠罩在憂傷裏,一路上都沒開口,我試著安慰他說:我確定珍萍現在正在天上微笑地俯視著我們、為我們祝福。聽我這麼說,他立刻答道:”我一點也不懷疑,而且她正在那兒為我預備位置,等我塵緣一了,就去和她團圓。”我朝他點頭笑笑,沒有答腔,心中卻為他們這對soul-mates祈福地念著:此生已結連理枝 來世仍效比翼鳥! 延伸閱讀: http://blog.udn.com/chsu43/3793820 ( 底下圖片取自gaoswen.blog.sohu.com)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